我校在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仪器设备管理缺乏宏观控制,思维落后

目前,高校的设备管理和采购部门在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缺乏充分、有效的可行性论证,或是没有对所购设备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又或是没有考察现有设备的情况,造成设备的重复购置等,对于使用率较低的仪器设备不能及时有效地实现部门之间的顺利调剂。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前期的论证、购置、验收,中期的使用、维护,后期的报废处置等环节,因此其管理涉及多种职能部门。对仪器设备的宏观控制和管理不到位是目前造成仪器设备使用率偏低的最根本原因。长期以来,学校对仪器设备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力度不够,缺乏全局观念,导致已有仪器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难以在院系之间和学校之间实现共享共用,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使用效率较低。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浪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科研的开展。

(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高校的办学条件、科研水平都有所提高,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引进人才,却忽视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对能熟练使用和维护设备的实验员的培养。大型仪器设备非常贵重、精密,技术含量高,必须要较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来管理、操作、维护。目前,我校大型仪器设备都由实验室人员操作,但是都是非全职的设备操作员。有的设备操作员一人管理维护好几台设备,难以实现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以及设备功能的再开发,这就造成了设备的浪费,从而影响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我校在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和考核上没能制定出不同于教师的管理模式与考核标准,而且实验室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同时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使得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普遍偏低,而且发展空间相对较小,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仪器设备缺乏有效运行机制和共享激励机制

截至2017年年底,我校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共计459台件,高性能的仪器设备为学校科研和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这些仪器设备分布在学校的不同院系,大部分设备不能全校共享,更没能实现社会的开放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对使用环境、测试材料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日常的运行维持费和维护保养费用也较高,制定测试收费制度用来补偿机器的日常维护费用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学校缺乏相应的开放管理办法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有偿使用机制,仪器设备所在单位缺乏提高使用效率的动力。正是由于学校在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上全局观念的缺乏,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仪器设备所在单位对外开放共享的热情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