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建议(1 / 1)

(一)制定中长期的平台建设规划

集中全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人才,从学校层面制定教学、科研、办公、信息化等硬件平台的建设规划,以及包含专利、文化等无形资产在内的软件平台的建设规划,完成指导资产配置的蓝图。

(二)掌握学校现有资产的详细情况

学校现有资产的数量、分布、购置时间、管理队伍、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维护维修等详细情况是资产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新增资产是否必要的重要依据。只有清楚掌握现有资产的信息,才能为新增资产预算审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资产配置后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三)制定各类资产的配置标准

高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以及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特别是办公、基础教学以及后勤保障的设备和基础设施,都有相对稳定的用途、使用周期,因此根据国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各类资产的配置数量、最高金额限价和使用寿命等的标准,不仅能解决资产配置过程中的必要性问题,也可更准确地把握资产配置的可行性,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奠定基础。

(四)制定各类资产的配置程序

随着各类专项投资的不断增加,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学校在经费配置中的统筹作用。为了避免资产配置计划编制的应急性,提升其系统性,学校需要按照规划目标,依据配置标准,明确各职能部门在资产配置中的职责,制定规范的资产配置程序。其主导思想是通过实施资产配置年报工作,将每年度的资产配置计划论证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结合进行,即在每年的预算编制前,各单位完成资产配置计划的论证工作,论证通过的项目列入年度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并根据学校自有资金和各类专项投资的情况,分配使用不同的经费。

(五)发挥政府采购的积极作用

政府采购是当前高校新增资产中最为主要的配置方式,也是沟通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桥梁”。政府采购执行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的预算管理和执行力,直接影响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及时有效地将政府采购的相关信息反馈给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相关部门,将极大地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六)统筹进行资产与购置经费的绩效考核

资产管理、预算管理,乃至政府采购工作的系统推进,其目的是提高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益。因此,必须有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及时反馈结果,评价和指导前端管理的得失。同时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现有资产的调剂、调拨,以及确定新增资产的数量和规格。

(七)加强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保障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指出的是不仅要加强资产管理职能部门的队伍建设,更为关键的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二级单位资产管理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和实验室管理队伍。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方面,要合理制定工作流程,通过系统规范字段,尽快完成“天津师范大学资产管理数字化平台”和“天津师范大学采购管理系统”的对接,以及与“财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并做到实质性运行;另一方面,各系统将现有数据进行全面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