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是教学、科研、管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其中用于教学和科研的仪器和设备,不仅占用的资金数额巨大,而且技术含量高、品种多,管理起来十分复杂。因此,从如何对高校资产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益,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流失的角度来看,焦点问题是建立良好的资产管理制度和高效的管理方法。从目前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多校区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创新资产管理制度,科学完善资产管理体系

创新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实现统一管理多校区资产的有效举措。多校区高校的资产管理远比单校区高校资产管理复杂,为达到资产管理有序、监督到位的目标,可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体制要求,对学校的管理力量进行系统优化与整合。在学校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置三级管理机构进行资产管理。

一级管理机构是指专门设置的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对全校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并制定相关制度及政策。二级管理机构是指为管理归属的某类或某几类资产而设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科学划分归口管理范围和职责分工。各归口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来审核范围内资产的增减和业务变动,保证本部门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具体资产的具体管理和维护任务进一步分解到基层使用单位。三级管理机构是指资产的具体使用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管理本部门的资产基本信息,监控使用情况,做好资产的运行、使用、保管、日常维护、变更使用部门等工作。

同时,对资产进行分类管理,理顺并明确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与后勤部门、产业部门、服务中心、图书馆、信息中心、网络中心等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建立校区、部门、院系(教研室)分级分层负责的管理体系,上一级对下一级负责,根据业务特点和部门优势,进行合理分工,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用管结合、运转流畅的资产管理新机制。

(二)规范资产管理各个环节,构建协调流畅的运行机制

详细制定各项资产在初期预算和购入阶段、中期使用和维修阶段,以及后期回收阶段的专项制度,应对资产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修、盘存、转让、报废及残值处理等,使学校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在初期预算方面,对资产的购建活动实行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和申报、论证、审批制度,全面推行校区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果,避免各校区在资产购置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采购方面,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学校采购或由分校区严格按规定程序自行组织招标采购,提高采购质量,节约投资,防止腐败现象;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严把验收关,防止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维护学校的合法利益,降低学校资金运营风险。在中期使用阶段,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加强资产保管和养护工作,对资产的变动、处置、出租出借严把审批程序和审批手续,完善各校区资产的登记制度,做好资产转让工作,避免各校区出现产权关系混乱的现象;重视资产档案管理工作,对资产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及时收集归档。

(三)加强校区功能定位和学科融合,优化资产配置

校区功能定位的关键在于明确各校区在大学总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校区发展与学校的远、中、近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校区促进大学的发展,通常可采用“学院整体搬迁型”“基础发展型”“混合型”等模式对校区的功能进行定位。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应减少“基础发展型”校区的定位,避免因学科专业相同而在不同校区重复建设专业实验室、重复购置图书资料等所带来的资产浪费现象,增加“学院整体搬迁型”校区的定位,优化各校区的学科结构,加强学科融合,实现房屋、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因学科的低水平重复设置所带来的资产重复投资现象。

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科综合优势,找到学科内容上相融的耦合点,取消小规模的专业实验室,建立综合性的实验中心,努力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减少资金的浪费。

(四)建立资产共享管理机制,提高高校资产使用效率

高校开展多校区办学必须树立“一个大学”的管理理念,建立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资产管理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度、运行办法等,克服资产重复购置、谁使用谁占有、不外借、不流通等现象。利用信息化资产管理技术及信息平台,对高校教学设备、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规划。针对利用率不高的设备资产,制订多院系共用计划。

针对多校区对设备使用及教学工作的需求,现代高校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应与高校规划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将相关实验教室、多媒体教室进行统一规划,以此实现多院系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资产利用率。

(五)加快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

在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变化快速多端,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只有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才能实现资产的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

利用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对高校资产进行编码,在此基础上,将高校资产编码纳入数据库,在高校资产普查基础上完善高校资产数据库信息,确保高校资产信息的完整性。还应利用编码技术与数据库技术掌握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以此为基础避免重复购买等问题的发生。在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加强资产的处置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面或部分校区的资产清查工作,查明账实情况,有效保证财务机构的总分类账、归口管理机构的分类明细账和分户明细账、使用校区的明细账、资产卡片等账账、账卡、账实相符。针对高校分校区与总校间距离问题造成的资产信息滞后问题,高校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化资产管理时还需要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及数据库技术,实现统一的资产信息化管理,提高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

(六)创新多校区高校资产管理观念,增强教职工爱护资产的意识

高校应把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建设规划之中,明确资产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和专业性,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高水平、高素质资产管理队伍。无论是专职资产管理人员还是兼职资产管理人员都应参加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以及时了解相关的资产管理政策和法规,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有序化。

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资产经营观念,在发挥资产运营效益的前提下,加大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要充分发挥高校所有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如何正确管理多校区资产”等相关主题的培训活动;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高校内人员节约资源和实事求是的意识,增强各校区加强资产管理、爱校护校的意识。

综上所述,多校区高校资产管理中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高校进行资源整合、实现高效发展十分不利。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持久的政策性工作,校方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合理措施,从强化管理意识、建立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等几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高校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玮玮,陈瑶瑶.浅谈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的管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2):42-43.

[2]蒙灵芝.关于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6(38):73-74.

[3]黄小敬.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J].学术论坛,2012(5):196-199.

[4]安晓红,郭兰英.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9(25):79-80,84.

[5]康健.多校区的H大学资产管理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8.

[1] 作者简介:赵强,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