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

目前,我国尚无规范性法律文件集中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多校区办学的冲击凸显了现阶段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源利用率低下,资产流失现象严重”的问题。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众多高校通过新建、扩张或合并后,资产的数量急剧增加,资产经费来源、占用形式以及资产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但是高校资产管理体制并未随之更新。各分校区仍沿用新建、扩张或合并前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滞后。第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是财政拨款的公有办学体制和投入机制,高校高度依赖国家投资,注重资产预算安排,但不注重实物管理,不关注资产使用的长期性和综合效益。第三,部分高校沿袭着管理主体多元化的体制,资产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中,在管理环节上存在着交叉、重复和不衔接。而高校的多校区办学使得不同校区不同部门间的沟通更加复杂,凸显了资产管理的机制不畅和主管部门的职权不明问题,资产管理松散、重复购置、随意处置的现象相当普遍。第四,高校缺乏对资产使用性的考虑,维修保养制度不健全,尚可维修的资产闲置的现象降低了资产使用率和投资效益。

(二)多校区资产分配不均,资产配置不合理

高校资产数量庞大,由于缺乏统一的配置标准,同一高校各校区之间资产配置存在“贫富不均”的现象。

多数增设校区的高校,新校区耗资巨大,校园占地面积更大,建筑配套设施更完善,却极大地消耗老校区资产,这对高校合理分配多个校区资产来说无疑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合并重组的高校其资产理应统一管理,但各校区分布零散且格局复杂,在教学质量和设施建设等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高校在合并初期管理混乱,资产分配不合理。

(三)缺乏有效的资产共享机制,资产利用率偏低

由于校区分散、距离远、基础条件存在差距等因素,多校区高校的资产管理相对混乱。尽管多数高校对资产实现了微机化管理,但停留在登记造册,记录数量增减的水平上,无法动态反映资产的存量,高校资产“家底”不清,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十分严重。

个别分校区为了经济利益,利用监管的漏洞,盲目投资,争相申请购买高档仪器设备,却没有有效运用和调配,造成资源闲置浪费,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同时,多校区办学的高校,部分校区由于学科性质不同,人数较少,相关资源如专业设备、图书资料等却过剩,由于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很多过剩的资源无法实现最优调配,造成了资源浪费。

(四)管理人员编制少、素质低,管理方式不规范

目前,高校新校区的资产管理多采用“一部门多职能”的精简机构形式。部分高校出现将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党政部门、综合职能部门、后勤部门等职能范畴。由于工作内容较多,难免出现重此轻彼的现象。在用人机制上,高校多采用了适合当前发展趋势的精简高效的聘任制或委派管理制,专职的资产管理人员编制偏少,与快速发展的校区规模相矛盾。同时,管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层次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部分高校资产管理方式规范性有待提高,其资产管理工作者在工作时不按照办事细则操作,导致产权关系不清晰,资产管理存在漏洞。例如,资产管理中过于注重发票,高校资产验收流程过于简单,仅根据发票数据就可完成验收手续,而直接跳过验收实物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