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音乐经常在人们不经意时出现,有时在电视或电影的背景当中,有时在舞蹈的节奏之上,有时在人们放松精神的咖啡之中,其中包括他的间奏曲、奏鸣曲、小品、协奏曲等。拉赫马尼诺夫虽然不是音乐史上写作钢琴协奏曲最多的音乐家,但是,他的钢琴协奏曲却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甚至每当人们听到他的名字时,也会很自然的在脑海中涌现出《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名字,虽然记忆中音乐的线条可能并不是那么清晰,但是当音乐再次响起的时候,人们又重新将宽广浩瀚的音乐与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结合起来。
《第二钢琴协奏曲》是拉赫马尼诺夫在1900-1901年写成的。写作这部作品前,作者经历了人生中一次重大的打击,他精心创作的《D小调第一交响曲》在圣彼得堡首演时遭到了观众的冷遇,并且,音乐评论界也对他这部作品给予了尖刻的批评,这部作品在一诞生时就被判了死刑。拉赫马尼诺夫从未尝过如此呛人的失败的味道。当时24岁的拉赫马尼诺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作曲能力,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心中的某种东西被打碎了……甚至反反复复地追问,我终于明白了,我得放弃作曲……我已经对作曲没有感觉了。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我躺在**为被毁灭的艺术生命而叹息。”
这段时间,拉赫马尼诺夫已经打算从事别的行业了,幸好有一位朋友——俄罗斯富商、音乐爱好者、私营剧团的经理萨瓦·马蒙托夫帮助了他。他邀请拉赫马尼诺夫担任自己剧院乐队的指挥,并说服他在这个职位上干两个音乐季。拉赫马尼诺夫发挥得非常出色。这段经历不但没有使他放弃作曲,反而让他更加了解乐队的特点。此后,他在辞去这份工作后担任过家庭教师,同时也开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重新在音乐界活跃起来。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包括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
拉赫马尼诺夫开始重新写作一些小品,他逐渐恢复了自己的灵感和创作能力。一度,他甚至在托尔斯泰家做客的时候紧张到双手冰凉,原因仅仅在于他不知道如果大师要求他弹点什么,自己该如何是好;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拉赫马尼诺夫在接受了一系列专业治疗和自我调节之后,在1900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又开始创作一部伟大的作品,当时灵感如冰雪消融,从作曲家头脑中流泻下来,这部作品就是《第二钢琴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虽然以严肃的钟声似的和弦开始,但是作品的基调是明朗的,充满着欢乐的情绪和温柔、真挚的抒情诗色彩。在这首作品中,人们能够隐约感受到拉赫马尼诺夫在生命中刚刚体会到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绪。这也使得《第二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形象特别丰富,它兼备严峻的戏剧性和明朗而奋激的抒情性,这种对比用两组不同的音乐形象来体现:其中一个是充满意志力的主题,它节奏明晰,但带有阴暗而严厉的色调,是荆棘丛生的蜿蜒小路;另一个则是情绪激昂、宽广自由地流转的歌曲性旋律,是穷尽之后豁然开朗的情绪。这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就是在这样的不同形象的对此基础上写成的,这也使它成为作品中最戏剧性的一章。
在乐曲的第二乐章中,作曲家恢复了温柔的倾诉,他依然对于未来的态度不太坚信,但是旋律的基调是积极而热情的,噩梦结束之后,黎明的阳光必将照射到人们心中。第三乐章是找到答案的乐章,作曲家的信心终于在这里坚定下来,他采用了各种技巧表现自己涅槃之后的生命力,其中蕴涵着珍贵的感悟,同样也有对帮助他的家人与朋友的致谢。
《第二钢琴协奏曲》被公认为拉赫马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这首作品除了在构造上以宏大之美取胜以外,同时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将其绝佳地统一起来。作品没有经历坎坷,《俄国音乐杂志》这样记录首演的情况:“很久没见到如此多的人去听一场音乐会——自从鲁宾斯坦的‘历史’独奏音乐会结束之后。很久没有如此热烈而狂热的鼓掌声在贵族大厅里回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