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轻人的阵地(1 / 1)

敏感的性格、敏锐的洞察力和文学积淀决定舒曼能在音乐评论事业上走出一片广阔的世界。1834年他创立的《新音乐》杂志轰动了整个音乐界,成为当时新音乐思想的阵地,也是青年音乐家们精神自由驰骋的空间。

少年时的舒曼就热衷于各种活动,12岁的时候,他曾组织了一个小型管弦乐队。出于对文学的热情,他还组织了一个文学社,并开始写作关于艺术和诗歌的论文。舒曼在文学世界里接触过许多名家的作品,充分感受到浪漫主义的时代脉动。有一部小说可以说让舒曼终身难忘,也是这部作品唤起了他的灵感,那就是让·保罗写的小说《妄自尊大年代》。现在也许不再有人熟知这部作品,但它的确是浪漫主义时代人们心灵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对舒曼影响最深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瓦特”和“伍特”是一对不同个性的双胞胎兄弟,他们也代表了“现实”与“幻想”两种不同的人性理念,两方面理念都影响了舒曼的人格发展,并且在舒曼年轻的思想中形成了一种制衡和矛盾。从1831年开始,舒曼在撰写乐评时,常以“弗洛雷斯坦”和“尤赛比乌斯”为笔名展示两种不同的思想与个性,“弗洛雷斯坦”是大胆冲动、直言善变的现实家,而“尤赛比乌斯”则是寂寞内省、敏感妄想的幻想家,这两个人物是舒曼内心的写照,想必也与当年读到的小说不无关系。

舒曼的创作与音乐评论相得益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带动,他的音乐评论主张直接反映到他的音乐创作当中。1838年是舒曼创作和音乐评论撰写最繁盛的时期。那时,舒曼的每一部作品都洋溢着青年特有的热情。他的作品受诗歌作品影响,旋律富于歌唱性,在句法上也体现出简洁、不虚华的线条。有时候,他的情感内敛而含蓄,有时候他的歌颂大胆而张扬。这种内在强烈的对比性格,使得舒曼的音乐时常奔腾在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冲突中,呈现出活跃、富有创造力的精神世界。

舒曼不仅仅在钢琴创作风格上敢于与传统对抗,在钢琴作品的形式上也标新立异,比如说他在钢琴套曲创作上作出了很大贡献。舒曼的钢琴套曲不同于古典时期的钢琴奏鸣套曲。钢琴奏鸣套曲往往有固定的三个乐章的程序,结构比较庞大,内容也相对复杂;而舒曼的钢琴套曲则由一首首短小精致的曲子组成,形式灵活,形象生动,是艺术珍品的集合。这些小曲在一个总题目下,由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每个小曲又冠有标题。这些套曲具有十分鲜明的标题音乐的性质,但又不同于同时代作曲家李斯特和柏辽兹的标题音乐。舒曼似乎是个更“现实”的作曲家,他不注重大型题材和哲理思想的表述,而对妥帖逼真的描绘却更感兴趣。

舒曼在创作中体现的风格正是他所推崇的音乐风格,他的世界中早就有一片专属于年轻人的音乐阵地,这里的青年作曲家们反对陈腐的音乐风格,他们渴望从凝固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理想世界。舒曼全心全意地投入建立一个公开的园地,为音乐界褒善贬恶。作为乐评家的舒曼致力于推荐新人和新作品,向大众解释说明这些作曲家的意图,于是“大卫同盟”出现了。当时能够理解舒曼意图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认为舒曼是个狂想者,不切实际,过于极端化,但是舒曼坚持认为这应该是浪漫主义的本色。

舒曼对“大卫同盟”这个想象中的乌托邦情有独钟,他的浪漫主义精神通过这些与他志同道合的年轻作曲家得到放大,他敢于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内在情绪,将情感直接透过音符呈现,而不拘泥于传统音乐形式。但是,这些年轻人的音乐并未获得当代的好评,甚至被批评为形式不完整、内容空乏、结构凌乱,舒曼的作品也在其中,比如著名的钢琴套曲《狂欢节》就遭到了当时音乐界旧势力的强烈反对。

1834年至1835年间舒曼创作了钢琴套曲《狂欢节》,这是一部由21个乐章组成的钢琴杰作,也是舒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狂欢节”一曲中,舒曼大胆使用不协和和弦描绘出节庆的欢乐气氛,其中曲式多变,代表作曲家性格中不稳定的特质。舒曼借狂欢节向“庸俗分子”宣战,嘲讽当时音乐界中那些顽固不化的音乐家。

在组曲的21个乐段中,每个标题都明确带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有的像一张人物速写,比如“肖邦”、“帕格尼尼”、“齐亚拉(描写克拉拉的片段)”;有的是一段情景记录,比如“回答”、“相逢”;有的作为间奏调节气氛,比如“漫步”、“告白”;还有一些轻快的舞蹈,比如“优雅圆舞曲”、“文字舞”、“德国风圆舞曲”。很多作曲家——舒曼的朋友,他的“大卫同盟”成员,都在这部乐曲中粉墨登场,这其中还有舒曼自己。他的两个笔名,也是他性格中两面的代表,在这部作品中也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尤赛比乌斯”是舒曼富于冥想的一面,“弗洛雷斯坦”是舒曼活泼的一面。

除此之外,舒曼也塑造了一些不受欢迎的人物,比如“轻浮女”——非常谄媚的女孩、“潘塔隆与哥伦宾”等。作曲家用这些形象讽刺乐坛中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是“大卫同盟”的反对者,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力和勃勃生机让他们感到恐惧。乐曲最后,所有年轻、进步的音乐家一起向陈词滥调发起攻击,用热情和全新的精神建筑起属于自己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