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舒伯特的钢琴独奏作品中选出最优美、最恬静的几首,我想应该首推《即兴曲》吧!不会有人不为这沁人心脾的旋律打动,无论是流畅、快乐的,还是沉静、悲伤的,不管大调小调,舒伯特总是以和谐及纯粹之美征服欣赏者,那些充满幻想、期待的小曲,是回忆甜蜜时光的最好伴侣。
舒伯特一生共创作了8首《即兴曲》,它们旋律优美,意境悠然。和一般意义上的“即兴”有所不同,舒伯特的即兴曲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信手拈来,是即席而作的乐曲。相反,舒伯特在这些小曲的构思上花了不少心思,为了使它们成为结构严谨、曲调优美、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他反复修改,尝试过多种表现方式。据说,他在创作它们的时候,晚上睡觉不愿摘下眼镜,就是为了随时在灵感到来时起床修改。
舒伯特的《即兴曲》虽然没有宏大的结构,没有高超的技巧,但它们是后来门德尔松、舒曼、肖邦等浪漫主义作曲家创作钢琴小品的楷模和先驱。同样,这些作品在今天也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舒伯特钢琴作品中被演奏家选中、登台演奏最多的作品。
《即兴曲》以丰富的音乐内容表现出了舒伯特的各种情感,有的安逸、宁静,如诗一般美妙、虚幻;有的悲壮有力,充满戏剧性;有的热情而轻快;有的沉思般地引人入胜……但不管怎样,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风格,那就是舒伯特所特有的抒情性。舒伯特将自己一生中最真挚、最纯净的情感融入旋律当中,这让《即兴曲》摆脱繁琐复杂,用最简洁、明快的音乐语言表达了钢琴音乐之美。
舒伯特的《即兴曲》在创作上受其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很大。其中,旋律的歌唱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舒伯特通过这些优美的旋律,刻画出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歌唱般的声音”在每一首即兴曲中都可以轻易找到,这是舒伯特对钢琴音乐的理想,也是他自身性格的表达。舒伯特善于借鉴歌唱的方法表现钢琴音乐,在很多乐句中,他都会用细微的力度变化将歌唱的气息融入其中,枣核形的强弱变化让乐句的上行和下行都变得如流水一般自然、流畅,乐句之中没有重音,音符光滑而温暖。这也是舒伯特的《即兴曲》中虽然较多地使用音阶,但是却不会像练习曲一样乏味的原因所在。
在舒伯特的《即兴曲》中,同一旋律经常在不同调上出现,或是原形,或是变奏,在频繁的调性对比中,音乐被赋予不同的色彩,同时也把不同的情感注入其中。明亮、光彩的大调经常同紧随其后的阴晦、灰暗的小调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好像天空中的浮云,随时调节阴与晴。
有人认为舒伯特的作品歌唱性强,同时线条也会比较单一。其实,《即兴曲》的织体非常丰富,层次感较强,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舒伯特的《即兴曲》中常常出现旋律隐藏在分解和弦与和声当中的情况,声部的交织塑造了朦胧的意境,旋律在其间若隐若现,从色彩中透出音乐形象的轮廓。中低音声部温醇丰厚,有时像中国的水墨画浓淡相宜,有时像水粉画色彩浓郁。
在《即兴曲》作品90和作品142中,八首小曲各具特点。第一首是十分自由的变奏曲,作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无论是在力度上还是在风格上都与舒伯特的其他即兴曲略有差别,但是随后,全曲的主题却以清淡安详的弱奏陈述,与开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主题朴素而纯美,整首作品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仔细听主题的初次陈述,先是透明的单旋律,接着加上淡淡的和声伴奏,犹如滴水成泉,缓缓流淌。在主题一次次地复述变化中,和声逐渐丰满,各种装饰音让主题充满变化,力度的强弱交替蕴涵了深邃的诗意。这首变奏曲没有使用具有强烈对比的方法,是一首安静脱俗的钢琴作品。舒伯特对待音乐的从容就在这些“即兴”当中,就像他对待生活一样不加刻意。
舒伯特的音乐非常容易激发人的想象,这一点在《即兴曲》中表现得很明显。在《即兴曲》中,作品90的第二首和作品142的第二首更近似于美丽的画面,是一首形象性非常强的作品。春意盎然之感在音乐中油然而生,无形的音乐能够将人们带入有形的世界,舒伯特总是把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写到音乐里面,不管周围是严冬或深秋,他的心中总会有一畦青绿的颜色。
《即兴曲》作品90第三首被公认为八首即兴曲中最美的一曲。这首作品的曲调隐藏在分解的和弦当中。作品以降记号最多的降G大调写成,虽然很难说出舒伯特选用这一调性的微妙之处到底在哪儿,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调性能够替代它——很多钢琴家尝试过用其他调演奏这部作品,最终都会发现逊色不少。舒伯特的音乐天才就隐藏在这些不为人轻易察觉,但是又绝不能缺少的地方。
《即兴曲》在技术上并不艰深,舒伯特从来不用过分华丽的技术去修饰音乐。舒伯特也从来不会刻意赋予作品复杂的思想内容,他的“即兴”源于天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这样的音乐无论对于演奏者还是欣赏者来说都没有负担,然而,也正是这样的音乐,才对表演者和欣赏者提出了最高的要求——当音乐没有媚俗与夸张的时候,只有自然与纯洁的心地才能理解并正确演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