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来说,也许此生最幸运的莫过于拥有家族世代的音乐传统和自身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了。感叹巴赫成就的人,总是不忘赞美巴赫是上天造就的奇人。在巴赫故居旁的雕像前,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慕名前来瞻仰这位生活在三个世纪前的“音乐之父”。事实上,在仰视巴赫头顶上的光环时,我们也许更应该站到塑像的背后,想想他作为一个平凡人所走过的学习历程。
1685年,巴赫出生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小城艾森纳赫,与大多数人一样,他没有显赫的爵位,家境朴实。从巴赫的曾祖父开始,家族中便有人以音乐为职业,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乐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巴赫耳濡目染,显现出音乐方面的天赋,除了学习弦乐和键盘等多种乐器外,七岁那年,他还进入当地一所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的圣歌队,在各种节日和仪式上唱宗教歌曲。不仅这样,年幼的巴赫还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在家中的花园中练习小提琴的他,为了减轻长时间按弦造成的手指疼痛,经常拔起身边的草擦拭手指,长此以往,草地被拔秃的面积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一个圆圈。巴赫的幼年时期是充满快乐的,直到九岁时母亲去世,十岁时父亲去世,他离开家乡,开始了波折而艰苦的生活。
巴赫首先来到在奥尔德鲁夫生活的长兄家,并且在那里接受了严格、系统的音乐训练。在反复的练习和不断的学习中,巴赫越发感觉到音乐散发出令人心驰神往的魅力,在音乐的洗礼中,他能够进入另一个纯净世界。奥尔德鲁夫是个小城市,尽管长兄能够提供的音乐资料甚多,但对于巴赫来说,听一场真正的音乐会始终是个梦想。当时,30公里以外的汉堡已经成为欧洲音乐的繁盛地,很多音乐家在那里尽展才华,各种音乐会令人目不暇接。巴赫经济拮据,购买最便宜的音乐会门票后,只能靠步行往返,如果连续两场音乐会难以取舍,他就会选择在汉堡街头睡上一夜。
15岁时,巴赫为了生计离开长兄,只身来到德国北部音乐名城吕内堡。多种乐器的学习经历加之纯净优美的嗓音使巴赫被当地圣·米歇尔教堂“优秀歌手”合唱团录取,同时进入神学学校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巴赫管风琴演奏方面的技能凸显出来,于是他有机会担任了教堂的管风琴师。虽然只有微薄的薪水,但是教堂的工作一方面可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可以为巴赫提供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
在吕内堡的一家图书馆中,巴赫年轻的身影经常出现。馆内珍藏的欧洲各国作曲家的乐谱使他感觉如获至宝,这些乐谱不但包括当时著名作曲家罗伯盖尔、凯尔等人的手抄乐谱,还包括很多古德意志和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在这里的潜心学习大大阔宽了巴赫的音乐视野,为其之后的创作打开了思路。除此之外,他积极与当时有成就的音乐家接触,包括向约翰教堂的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乔治·彪姆学习请教;去汉堡去听彪姆的老师——管风琴大师莱因肯的演奏;聆听德国歌剧作曲家凯泽尔的歌剧;担任法国宫廷的临时乐师,了解法国古钢琴音乐的演奏技法,并研究法国最重要的巴洛克作曲家之一吕利的弦乐作品等。
就这样,巴赫在圣·米歇尔教堂的生活简单而充实,短短两年时间,他读遍了吕内堡时存的所有音乐会资料,建立了对欧洲各流派艺术成就的认识。1703年,巴赫从神学学校毕业,离开唱诗班,来到魏玛的约翰·恩斯特三世公爵的私人乐团担任小提琴手,不久后被任命为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的管风琴手。从此,巴赫有了正式的职业,并发表宗教音乐作品与键盘乐曲作品,开始了长达47年的创作生涯。
就是在这18年的曲折生活中,巴赫用意志畅通了今后灵感蓬勃而出的渠道,天赋指引他的音乐之路,而天赋并非一路行走的保护神,曾经有人询问过巴赫有关他的天才问题,巴赫严肃而简单地回答:“这是由于我下过一番苦功,谁若如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