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1)

本著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要求及评审专家的意见修订而成。

如果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安心地教书育人,可能我这一生也不会与明末清初思想家方以智结缘。任教高中八年之后,在2002年终于征得湖北省宜城市教委新任主任余大水的同意,我如愿地考上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最初,我只是跟着仰慕已久的老师们上课读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说,从我始及方以智的《东西均》,至今痴迷其学,都是我的导师吴根友教授“逼”出来的。硕士期间,吴师高估了我的能力,他让我学习体会“学者骤读之,多不解”的《东西均》的哲学思想。为了攻克“寓之已露泄矣”这种连藉寓出意都难得一见的字词难关,吴师常常和我一起研读,就连每次放学的路上,也不忘解惑、点拨。尽管在恩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已有了一些心得,但由于功底太差,所以我只是很吃力地完成了硕士论文,其质量当然有负众师所望。读博伊始,我畏难退缩,曾提出放弃继续研究方以智思想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吴师帮助我解除各种心理障碍,“逼”我早下决心。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如果不是及早着实地收集与研读方以智的主要哲学著作,论文的质量可能会大打折扣。六年间,我不懂就问,老师有感就发,在这种融洽的教与学的氛围中,我不知不觉地渐入佳境。

吴师训练学生做学问,刚开始并不给如此这般做的缘由。有兩件事我深有感触:一是执意让我研究方以智,一是让我写研究综述。刚开始,我感觉方著过于艰涩难懂,想换个简单的,没想到吴师却因此更坚定了让我研习方著的想法,且六年不改初衷。博士论文答辩之后,他对我说:“我让你研究方以智,一是要磨砺你意志、提升你的基本功,畏难如何为学?二是方以智是位大家,其学术地位与目前学术界的重视程度很不相称,他的很多思想资源亟待发掘;三是因为你比其他学生年龄大、经历多,更易体会方著的意蕴。”除了研读原著之外,吴师十分重视对前贤研究成果的搜集与整理。关于方以智思想的研究综述,吴师要求我于硕博期间各写了一篇,且多次提交皆因不合格退回重写。开始我并不以为然,后来当我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写作论文时,方才醒悟老师的用意。

感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以及现在国学学院的各位老师,是他们共同引领我渐渐走进了中国哲学的大门。郭齐勇老师、李维武老师、徐水生老师、丁四新老师等皆关注学生的培育与成长,各位老师为我们授课以及在开题报告时共同商议我的博士论文题目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如果此著对推进方以智哲学思想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这恰是各位老师们智慧的沉积。

武大求学是我生活最为艰苦的时期,也是我感受师友大爱的岁月。吴师除了直接资助我之外,还以其他形式帮助我减轻经济上的压力。郭齐勇老师匿名资助我,直到毕业之后,陈祖亮书记才肯告诉我实情。当时郭老师每天骑着一辆旧自行车上下班,记得有一次下课后,我们边走边聊,我见郭老师的自行车又破又旧,还吱呀吱呀地响,就问:“您为什么不换辆新自行车?”郭老师笑着说:“你看我的自行车不用配锁也没人要,哪像你们学生的车经常被盗。”老师们的“尽性”之事为,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才是作为生命的学问。由生命直接给予的学问与读哲学满足于理智游戏,是大不一样的。

另外,很多同学如孙卫华、陈敏荣、孙文礼、黄敦兵等托关系帮我找兼职。武汉纺织大学的金宜鸿博士免费为我提供宽敞明亮的住房,等等。当然,家人的支持与期待是我学习的最大动力。父母年老体弱,在农村老家全靠耕作几亩承包地支持我念书。妻子谭红当时失去工作,靠做零工养家糊口。小孩在居处附近就读于中南民大附小,感谢该校免去了小孩读书的部分学杂费。或许历经苦难之后,才会真正懂得责任与担当。我将以最真挚的敬业精神努力工作,回报师友与亲人、回报社会!

特别感谢罗炽教授和刘贻群博士,他们无私地让我复印了珍藏多年的方以智手稿。他们的热诚帮助,免去了我四处奔波所需要的财力和时间。感谢萧平、刘体胜、林合华、彭传华、彭公璞、崔海亮等和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他们或多或少都为我写作论文提供了帮助,如王巧生博士只要发现与我论文相关的资料,就立即电告我是否需要;刘湘平博士曾多次帮我查找资料。毕业之后,有幸获得邢益海博士赠送他与张永义教授合作校点的《药地炮庄》,在此一并致谢!鉴于此著已大量面市,为方便学界朋友查证,我将原博士论文的四库全书本注释更为张、邢校点本。

感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提供的基金资助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评审专家的修改意见!感谢湖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关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贾静老师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劳,在此谨示谢忱!

《方以智心性论研究》(批准号为[2010]195)也是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感谢湖北省委社科办对本课题的资助!

刘元青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