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对道体(其实亦是仁体、心体、性体、圣体等)的“圆满周遍”、“不落有无”之义,进行了极富个性特色的创发。与众不同的是:他很少直接就道体、仁心本身来说其“圆满周遍”性,而是寄喻出意(如“全树全仁”),或以“善巧而理数之”的方式分别将道体与万象抽象化为绝对的“一”与相对的“二”,再用“一在二中”、“举一明三”等来显明此义。这种思维水平的提升,使得程伊川的“体用一原、显微无间”义发展到极致。同时,这亦成为他批驳“悬道于器外”而荒废“研极实学”的时下学风,以及在境界论上认为王学末流“死执无所得之半边”(即“上一点”之道体)是“痴守影事,俱属魔光”的理论根据。
如果将经验知识植于儒家道器关系中进行考量,那么,经验知识应该属于气一层,专业人才或职业技艺则为“器”。按照道器圆融之关系,名物度数等经验知识理当受醇儒的重视,可实情并非如此。理学家们出于建体立极之需,他们视性命为精、形迹为粗,甚至黜气抑象,致使原有的道器、理气圆融关系,成了你死我活之争胜,如张载曰:“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168]儒家义理发展至宋明,日益广大精微,但却偏于涵养心性、立大本,外王的理想反倒隐伏不彰。方以智说:“儒之弊也,迂而拘,华而荏……专主空悟,禁绝学问。”[169]虽然宋儒学术有其不得已的时代使命[170],但是,单就学术自身问题而言,确有方以智所指责的偏高之失。
方以智并非站在功利的立场上批驳理学家,他批评理学的空疏之弊,却并没有因此废失传统的道德形上学。他用“全树全仁”来阐明“上藏于下而无上无下”的道气圆融关系,诸如培根、护干、除虫、收实等经验性的劳作,就是求道。从思想渊源上看,方以智有关道气关系的论说,更多是继承了北宋程明道的“识仁”之法。不同的是:程明道等理学家重在立体,方以智则体用双显,而尤重“培根也,护干也,除虫也,收实也”等被理学家视为“粗迹”的经验性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一神于二,即器是道”[171]不仅肯定了各种实学(包括“质测”之学)之于“道”的必要性,而且赋予各种职业活动一种特殊的伦理意义。内在道德固然重要,经验知识亦不可废,天理与人欲、德性与事业,相即不离,这才是程伊川“体用一原、显微无间”之意境的合理阐释。反之,贬抑实学并不合儒家体用圆融、立体致用的基本精神。另处,道器关系亦说明了“器”本身不是目的,求“道”才是最终目标;实学不再是无关道德的纯粹事功主义,其中蕴涵与绝对善相统一的崇高的精神信念。如今,工具理性日益盛行,科学出于纯粹实用之目的,谁还会相信:各种科学技术能给人们有关世界的终极意义呢?如果不能赋予实学以超越的伦理意义,则科学之利必多其弊,其直接后果将是一个破碎的世界。明末清初学者如徐光启、李之澡等虽然热衷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但却丢掉了儒家的道德目标,最终只能投入耶教之怀抱,这就是为什么纯粹的功利主义在儒家体系中毫无位置的原因。
[1]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47页。
[2] 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总论上》,第28页。
[3] 《易余·三冒五衍》。
[4] 《易余·三冒五衍》。
[5] 同上。
[6] 《通雅》卷首二,总第30页。
[7] 《易余·易余目录》
[8] 《易余·反对六象十错综》。
[9] 庞朴注释:《东西均·象数》,第214页。
[10] 《易余·反对六象十错综》。
[11] 庞朴注释:《东西均·译诸名》,第164页。
[12] 庞朴注释:《东西均·道艺》,第178页。
[13] 《一贯问答·问致格》,载《儒林》(第一辑),第273~274页。
[14] 《易余·体为用本、用为体本》。
[15]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39~40页。
[16] 《正蒙·太和篇第一》,见《张载集》,第9页。
[17]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见《二程集》,第160页。该卷下注有“伊川先生语一”字样。
[18]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见《二程集》,第162页。
[19] 《传习录》上,见《王阴明全集》,第33页。
[20] 《易余·三冒五衍》。
[21] 《易余·二虚一实》。
[22] 《易余·三冒五衍》。
[23]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39页。
[24] 《易余·三冒五衍》。
[25] 《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见《二程集》,第1171页。
[26] 熊十力:《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318~319页。
[27] 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第195页。
[28] 如王龙溪曰:“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发而中节之和。此是千圣斩关第一义,所谓无前后内外、浑然一体者也。”(见吴震编校:《致知议略》,《王畿集》卷六,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第130页。)
[29] 方以智说:“大人既出济上,男为范质公中堂所荐,与魏子一、陈百史先后召对德政殿,不胜恳恳,刺讥时弊,大犯物禁。”(见《灵前告哀文》,《浮山文集后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26页。)
[30] 《易余·善巧》。
[31] 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卷四,第275页。
[32] 《易余·三冒五衍》。
[33] 庞朴注释:《东西均·反因》,第89页。
[34] 庞朴注释:《东西均·译诸名》,第164页。
[35] 庞朴注释:《东西均开章》,第5页。
[36] 《一贯问答·问克己》,载《儒林》(第一辑),第279页。
[37] 《一贯问答·孔子三无》,载《儒林》(第二辑),第288~289页。
[38]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355页。
[39] 张载:《正蒙·天道篇第三》,见《张载集》,第13页。
[40]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36页。
[41] 《读书通引》,见《浮山文集后编》,第33页。
[42] 《易余引》,见《浮山文集后编》,第36页。
[43] 《易余·易余小引》。
[44]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42页。
[45] 庞朴注释:《东西均·开章》,第3页。
[46] 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卷一,第101页。
[47] 吴光主编:《语类七·圣学宗要》,见《刘宗周全集》第二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第230页。
[48] 庞朴注释:《东西均·象数》,第212页。
[49] 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总论上》,第42页。
[50]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三,见《二程集》,第139页。此卷下注有“明道先生语三”的字样。
[51] 黄宗羲:《泰州学案三》,见《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第773页。
[52] 黄宗羲:《泰州学案四》,见《明儒学案》卷三十五,第840页。
[53] 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总论上》,第28页。
[54] 庞朴注释:《东西均·神迹》,第152页。
[55] 同上书,第159页。
[56] 庞朴注释:《东西均·生死故》,第122页。
[57] 《一贯问答·问忠信》,载《儒林》(第一辑),第278页。
[58]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39~40页。
[59] 《一贯问答·问一贯》,载《儒林》(第一辑),第265页。
[60] 《易余·一有无》。
[61] 《一贯问答·孔子三无》,载《儒林》(第二辑),第288页。
[62] 庞朴注释:《东西均·颠倒》,第116页。
[63]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78页。
[64] 王星贤、张芥尘、郭征点校:《颜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49页。
[65] 《朱子语类》卷第九十五,第2434页。
[66]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57~58页。
[67] 熊十力:《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323页。
[68] 《一贯问答·问忠恕》,载《儒林》(第一辑),第278页。
[69] 庞朴注释:《东西均·东西均开章》,第4页。
[70]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56页。
[71] 《物理小识·总论》,总第747页。
[72] 《一贯问答·问格致》,载《儒林》(第一辑),第272页。
[73] 熊十力:《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315页。
[74] 同上书,第316页。
[75] 《易余·体为用本、用为体本》。
[76] 邵雍:《观物外篇》上之下,见《邵雍集》,郭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0,第91页。
[77] 《易余·权衡经纬》。
[78] 庞朴注释:《东西均·疑信》,第265页。
[79] 方以智说:“‘世自遁世’则不落有无,唯圣者能之。此乃剔出圣体,与人着眼。”[见《一贯问答·问一贯》,载《儒林》(第一辑),第266页。]
[80] 庞朴注释:《东西均·反因》,第87页。
[81] 庞朴注释:《东西均·尽心》,第71页。
[82] 《易余·易余目录》。
[83] 《性故》。
[84]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二,见《二程集》,第460页。该卷下注有“明道先生文二”。
[85]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六,见《二程集》,第87页。
[86] 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总论上》,第31页。
[87] 《一贯问答·问格致》,载《儒林》(第一辑),第272页。
[88] 庞朴注释:《东西均·神迹》,第152页。
[89] 方以智说:“庄子实尊六经,而悲一曲众技,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故以无端崖之言言之,其意岂不在化迹哉?”(见庞朴注释:《东西均·神迹》,第153页。)
[90] 张载:《正蒙·乾称篇第十七》,见《张载集》,第65页。
[91] 周敦颐:《通书·动静》,见《周敦颐集》,第27页。
[92] 《一贯问答·尼山∴字》,载《儒林》(第二辑),第305页。
[93] 《一贯问答·问一贯》,载《儒林》(第一辑),第269页。
[94] 《一贯问答·问格致》,载《儒林》(第一辑),第272页。
[95] 王守仁:《传习录》中,见《王阳明全集》,第70页。
[9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13页。
[97]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四,见《二程集》,第141页。在第十四卷下注有“明道先生语四”字样。
[98] 庞朴注释:《东西均·公符》,第100页。
[99] 庞朴注释:《东西均·生死格》,第126页。
[100] 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第65页。
[101] 《朱子语类》卷第七十四,第1896页。
[102] 庞朴注释:《东西均·尽心》,第72页。
[103] 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卷三,第205页。
[104] 庞朴注释:《东西均·生死格》,第122页。
[105] 庞朴注释:《东西均·尽心》,第86页。
[106]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61~62页。
[107] 《易余·生死故》。
[108] 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卷二,第151页。
[109] 《一贯问答·尼山∴字》,载《儒林》(第二辑),第306页。
[110] 王守仁:《传习录》下,见《王阳明全集》,第124页。
[111]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355页。
[112]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53页。
[113] 庞朴注释:《东西均·生死格》,第128页。
[114]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见《二程集》,第118页。该卷下注有“明道先生语一”字样。
[115] 方以智说:“步东之差者,守所立之甲乙,时已推移,而不知变;步西之差者,不知说夜所以说日也,而习说夜之法,扫说日者贪食而畏夜,形累而影迷。此轮尊生物之公差也。”(见庞朴注释:《东西均·开章》,第6页。)
[116] 庞朴注释:《东西均·公符》,第101页。
[117] 庞朴注释:《东西均·尽心》,第67页。
[118] 胡宏:《知言》,见《胡宏集》,吴仁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14页。
[119] 《知言》,见《胡宏集》,第12页。
[120] 王夫之:《俟解》,见《船山全书》第12册,长沙,岳麓书社,2010,第478~479页。
[121] 《易余·生死故》。
[122] 程子曰:“铅铁性殊,点化为金,则不辨铅铁之性。”《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六,见《二程集》,第87页。在该卷下注有“二先生语”字样,难辨语者。
[123] 《一贯问答·问一贯》,载《儒林》(第一辑),第266页。
[124] 王阳明说:“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传习录》中,见《王阳明全集》,第71页。)
[125] 庞朴注释:《东西均·生死格》,第121页。
[126] 庞朴注释:《东西均·道艺》,第175页。
[127] 庞朴注释:《东西均·疑信》,第262页。
[128] 《一贯问答·问仁智》,载《儒林》(第一辑),第276页。
[129]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37页。
[130] 《通雅·文章薪火》卷首三,总第50页。
[131]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65页。
[132] 庞朴注释:《东西均·反因》,第88页。
[133] 《易余·反对六象十错综》。
[134] 《易余·如之何》。
[135] 庞朴注释:《东西均·道艺》,第178页。
[136] 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卷二,第167页。
[13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20页。
[138] 方以智说:“但有铎中和之实学者,一切皆可善用矣。”(见《易余·三冒五衍》。)
[139] 方以智说:“知有贯混僻之天地,即直下之天地,则无‘有无’矣。”(见《东西均·三征》,第40页。)
[140] 《易余·一有无》。
[141] 《知言》,见《胡宏集》,第4页。
[142] 《朱子语类》卷第五,第87页。
[143]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36页。
[144] 《一贯问答·问格致》,载《儒林》(第一辑),第273~274页。
[145] 《易余·一有无》。
[146] 同上。
[147]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47页。
[148] 同上书,第48页。
[149] 同上书,第47页。
[150] 同上书,第49页。
[151] 《易余·一有无》。
[152] 《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四,第2367页。
[153] 同上书,第2366页。
[154] 钟哲点校:《与朱元晦》,《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22页。
[155] 《与朱元晦》,《陆九渊集》,第23页。
[156] 同上书,第24页。
[157] 《致知议辨》,《王畿集》卷六,第137页。
[158] 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47页。
[159] 同上书,第48页。
[160] 王守仁:《传习录》中,见《王阳明全集》,第85页。
[161] 《易余·三冒五衍》。
[16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83页。
[163] 邵雍:《观物外篇》下之中,见《邵雍集》,第152页。
[164]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第253页。
[165] 黄宗羲:《郎中王龙溪先生畿》,见《明儒学案》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8,第238页。
[166] 方学渐:《心学宗》,见《明经方本庵先生学渐》,《明儒学案》卷三十五,第840页。
[167] 庞朴注释:《东西均·公符》,第105页。
[168] 张载著、章锡琛点校:《正蒙·诚明篇第六》,见《张载集》,第23页。
[169] 庞朴注释:《东西均·神迹》,第156页。
[170] 牟宗三认为宋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二期形态”,其学术使命在于彰显道德主体性,“故宋学之彰显此道乃为纯反省的:由主静,主敬,向里收敛,反显此普遍理性之绝对主体性。”并认为宋学涤除“属于气质”者,“乃为必然应有者,且亦是极大之心力。”(见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公司,2010,第12页。)
[171] 《通雅·读书类略提语》卷首二,总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