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音乐篇(1 / 1)

——跨界融合与文化创新

跨界融合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但在音乐评论界,如何跨界与创新,是10月、11月两个月以来的关键词,因此,这两个月的音乐报告便也从此说起。

一、艺术之声

(一)古典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第十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于2016年10月9日至29日在北京如期举办,在21天的时间内奉献了21套30场精彩演出,涵盖从歌剧、交响乐、民族、跨界等多重形式,并如往年一样推出儿童音乐会、都市系列音乐会、中国作品音乐会、大师班、普及讲座、音乐家对话等公益活动。不同往年的是,本届音乐节出现了多个“首次”,带领观众以新锐的眼光,借助新奇的表现方式,重塑了古典音乐的新风尚:伦敦寂静歌剧团全新改编的“浸没式环境歌剧”《唐·璜》首次引入国内,打破了传统歌剧的观演关系,真实再现了真人演员、虚拟演员、现场观众三位一体的交互;由当今世界歌剧舞台最杰出的艺术大师罗伯特·卡尔森执导,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法国普罗旺斯——埃克斯国际艺术节合作呈现的歌剧《仲夏夜之梦》首度被搬上中国舞台;荷兰作曲家兼导演米歇尔·范德阿创作的3D迷你歌剧《湮灭》举行了亚洲首演,这也是本届音乐节推出的彻底颠覆传统歌剧视觉体验的歌剧大作;柏林爱乐乐团单簧管首席安德烈斯·奥登萨默与阿根廷钢琴家荷西·葛拉多联袂带来了一场爵士遇民谣跨界音乐会。此外,著名男低中音歌唱家沈洋与青年导演邹爽合作,联袂打造根据舒伯特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创作的多媒体视觉剧场作品《逐》。这部前卫的多媒体剧场作品带有显著的先锋艺术表现手段,将舒伯特创作的24首歌曲全部视觉化,重塑这部浪漫主义德语经典之作。

伴随着荷兰指挥家——梵志登领衔的香港管弦乐团演绎马勒的“巨人”交响曲,以“传承之乐、新锐之音”为主题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落下帷幕,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表示:“古典音乐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艺术与思想的进步不断演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遭遇到新技术、新媒体、新审美趣味的冲击,所以用全新的姿态赋予传统艺术鲜活的生命力,是我们每一个音乐艺术家的使命。”

(二)从复排歌剧《白毛女》看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个背弃自己文化历史的国家,在艺术领域也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从经典中学习,再从经典中创造,悠久的中国文化要有自己的艺术自信!

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歌剧,它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先河,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在延安解放区秧歌运动的基础上,由延安鲁艺文学院在1945年集体创作而成。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民族歌剧代表性经典之作,它将西方歌剧的创作手法与中国民间故事完美结合,并大量使用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唱技巧,真正做到了在艺术领域里“中学为本”,以西方歌剧体制、表演技法为参照,将中国民间题材的故事和演唱风格成功架构于西方的音乐创作结构中。它的问世带领中国民族歌剧走向一个新纪元,开阔了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新思路,是中国民族歌剧的一个里程碑,因此它的出现在整个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文化部组织纪念这部作品诞生七十周年的复排,以及制作为3D舞台艺术片的拍摄,希望将经典通过越来越先进的媒体技术传承下去。新版本中将“在激愤中枪毙黄世仁”改成了“交由相关部门法办”,这虽然只是一处细节改动,却赋予了它新的生命,使得这部经典作品具有了法治意义的时代性特点。

(三)诺贝尔文学奖花落“民谣词作人”

2016年注入音乐界的一剂强心针,当属今年10月瑞典皇家学院宣布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此举引来了喝彩声和质疑声,究竟迪伦的歌词是不是诗歌?是不是文学?许多人认为迪伦不会接受此奖,也有人认为迪伦压根就不需要诺贝尔奖肯定自己的成就。今年75岁的鲍勃·迪伦在2011年4月,曾经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开了演唱会,虽然大量观众是圈内人,但他的经纪人提到迪伦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他喜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分享音乐。那鲍勃·迪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有人把他称作“一生叛逆的老少年”,近几天关于迪伦的获奖感言,一些媒体多少有着“标题党”式的误导,如果仔细看过全篇获奖感言的话,与其认为这是“反抗”不如说是一种“反思”,他从音乐走向诗歌,又从诗歌走向音乐,音乐与文学殊途同归,迪伦对歌词韵脚的掌控好像炼金术一样,把传统的文字分解为没有人想到过的全新表达,用悦耳的民谣融合了街头俗语与神圣词汇。许多好的歌词之所以出色,是因为与音乐恰到好处的联姻。有些甚至可以完全从音乐中抽离出来,仅仅印在纸上就足以打动人心。这样一来,文字和音乐又回到了诗歌最初的统一形态,诗与音乐本来就是分不开的,相辅相成的。比如科恩的声音,非常有磁性,极为魅惑,听起来就像是巫师在念咒,和文学的灵魂催眠效果是相通的,正如科恩的歌词所言:“万物皆有裂痕,方能照进阳光”,正因为音乐留下的裂痕,诗意才可以从此涌入。

二、聚焦音乐产业动态

(一)第三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

2016年11月8日,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了第三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会议分八个板块就当前音乐产业发展现状展开研讨:音乐产业园区的生态发展、音乐产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探究数字时代音乐产业的产值增长、中国流行电子音乐的发展和模式创新、音乐产业的跨界融合、电视、网络综艺音乐节目的发展现状与新趋势、全媒体视域下的音乐版权发展新业态、IP内容、商业模式及资本的互动与共荣。

1.音乐产业生态园区

在讨论音乐产业园区生态发展问题时,来自四川成都咪咕音乐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刘宇晨,分享了“咪咕音乐”从2006年的中国移动无线音乐产业基地到2015年独立年收益到达12.5亿元的成长经历,形成了内部外部两条管理运营思路。内部提高音乐产品的创新研发,在已经累积的4亿传统彩铃客户基础上提供视频彩铃服务;实现音乐作品全IP,同时启动开发节奏类音乐游戏APP;树立产业园区内部人才培养意识,实现一年200余场演艺活动,并且即时线上直播。外部借助政策红利推动,扩大行业间共赢产业模式,即扩大音乐产业链条、商品链条,开发由“咪咕音乐”提供曲库的智能音箱。刘宇星表示,作为一个借助互联网传播,做传统数字音乐的无线终端,虽然开设有西方古典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两个板块,但是按照传统互联网模式推出线上作品的反响甚微。除此之外,版权不明晰是所有的线上音乐平台发展中遭遇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个出于保护但造成使用困难的棘手问题?依靠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开发、分享、推广的精神?最好的方法也许仍旧要在市场检验中窥探、总结。

2.音乐产业人才的培养

关于推进音乐产业园区生态的线上发展,坐落在深圳数字A8园区的Live House已于2013年开始运营,打造了首个国内硬件顶尖的“南中国音乐现场”,本着“为音乐人”“为音乐教育”“关注音乐本身”的音乐梦想,A8产业园区从音乐人的需求和音乐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打造了专业的A8 Studio录音棚、A8Live线上音乐直播等等,始终在尝试打通创作音乐——制造音乐——获取音乐的无障碍之路。截至目前,有4万原创音乐人通过A8.com共推广了13万首作品、10场新作品交流音乐会。在音乐消费之外,深圳A8音乐产业园区还将眼光投射到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上,有针对性地培养音乐表演人、音乐制作人、调音师以及音乐管理人才。

3.跨界融合的新发展

除了旨在集中整合音乐资源的音乐园区,在苏州七都镇太湖边,因为受制于《太湖生态保护条例》,二、三产业无法发展,因而转向发展文化产业,出现了首个自然生态和音乐产业生态“握手”的音乐产业园区,七都镇有不同于咪咕产业园区的特点,即它的运作并不是音乐团队掌握,而是政府公务人员,可见我们常说的“市场饱和”并不见得,而是没有找到绝佳的运作方式。应当说,这些音乐产业园区无论是在软件还是硬件上,都在谋求跨界融合,跨界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借用智慧”。在北京平谷区的乐谷音乐园区坚持“内容为主,创新制胜”,相比天津的音乐园区有极大的物理空间,但产业密集度不高,因此探索出一条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音乐产业之路:音乐主题休闲公园、每年5月举办的乐谷流行音乐季、乐器制作的产业提升转型等是音乐产业的当务之急。

(二)少数民族艺术保护的公益实践

2016年11月11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张小军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与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方面的成果和思考。张教授多次提及保护少数民族艺术的公益事业,或多或少都有商业模式的注入,虽然资金是公益事业最需要的,但是由于商业性因素的进入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引发了我们从新思考如何开展保护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事业的公益事业。

做公益不能没有资金,但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是特别脆弱的,无论政府、广告,还是商业,都有可能对原生民族艺术造成损害。而且在目前已有的保护少数民族艺术的公益实践中,大多依托旅游业,甚至以此谋利,我们也会反思一下我们的公益实践,有时从中看不到公益的对象,只能见到一批批学者;看不到明显的公益效果,却一直在高调地宣传公益注资,出现了依靠“砸钱”做公益,却造成“花大价钱但没做好事”的尴尬现状。

做好少数民族艺术保护的公益实践在于一个动因问题:那就是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生存状态只是资金就能解决的问题么?显然这是不成立的。以物质来衡量世界资源,是很难撑起一个想象的现代文明的。少数民族地区按风俗节令一年举办一次的仪式性活动,变成了天天上演数场的商业表演,少数民族艺术保护从业者从当地老百姓眼中发现了木然的神情,就意味着文化已经在它的原生环境中消失了。基于我国基本国情,除了一些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自治区外,大部分少数民族群是分布在省份中,有些仍然保持着村落状态,这样的乡村构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其中很多民族都带有共同性,当商业模式、文化遗产旅游模式进入在乡村中,把文化艺术拿出来当作商品出售,这一步就已经彻底瓦解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生态环境,并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赋权利是不可侵犯的,但这样的行为在我们的公益实践中比比皆是。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好心做坏事”,保护好少数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维持艺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呢?“共生产业”的公益实践形式,就是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化,保护乡村,只有保存好艺术文化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才有可能保护好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

(三)新媒介下的曲艺生态新格局

我国各种说唱表演曲艺形式400多种,但进入21世纪后保持活跃的曲艺形式却不足百种,其中近一半的曲种处于后继乏人、门前冷落、进退两难、“不能自理”的状态,只能靠抢救措施勉强维持生存,曾经备受观众喜爱的相声、评书,也因为创作内容陈旧、作品千篇一律等多种原因而风光不再。但是借助新媒介的技术优势,曲艺生存状态日渐得到改观,曲艺在观演生态、人才结构、受众结构、行业价值链重组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出现了曲艺史上少见的飞升与发展。曲艺节目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等多元媒介,使得传统艺术得到了动态传承,也拓展了观众接触曲艺的途径和方式。通过新的传播平台上,曲艺艺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空限制,曲艺艺术从业者不再满足于既有的传统作品形式与内容,而是积极进行有益的形式探索与尝试。网络平台中常见的说唱、MC、套词、散磕、喊麦等,都是中国传统曲艺艺术的形式拓展。在新媒体电子商务的簇拥下,曲艺艺术衍生了多种模式,吸引了大量有才干、正能量的青年从业者。也有部分知名曲艺人尝试性地开辟多媒体展示空间,聚集起大批粉丝群,实现了细胞裂变式的交互传播。

三、交流与融合

(一)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周走进高校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是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创办的每两年一次的学术性、公益性系列活动。“音乐周”含:学术展演、学术研讨、学术典藏、英才扶持、走进殿堂、走进高校等计划,旨在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研究、保护、传承、鉴赏、品评等提供鲜活的经典案例。今年的民族民间音乐周继续以“传统音乐进高校”的理念,走进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特别是为综合大学的师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民族音乐饕餮盛宴。

11月12日晚,民族音乐展演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新疆伊犁萨克自治州歌舞团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特色的精彩演出。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是历史上著名的“天马的故乡”,也是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新疆伊犁萨克自治州歌舞团是这片多情土地上的一颗耀眼明珠。伊犁州的艺术资源异常丰富,47个民族在这里交融绽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边疆艺术文化。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早年有在新疆伊犁生活的经历,曾感叹“新疆是个好地方,伊犁是好地方中的好地方”。本场音乐展演共分为五个章节。(1)库布孜传奇。由霍尔赫特作曲,他是哈萨克族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公元八世纪,是哈萨克族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也是哈萨克族民族乐器“库布孜”的创始人。两首乐曲描写了辽阔的迷人景致和奔跑的白色骏马。(2)冬不拉印象。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形象地表现草原上的泉水、鸟鸣、羊群和马鸣。其中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库尔曼江演奏的双冬不拉名曲《白天鹅》尤为引人注目,高超的技艺和安详静谧的音乐,引人入胜。(3)舞蹈印记。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生动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风貌,因为草原民族善于骑术,因此在表演形式中有大量以骑马为题材,表现了青年人矫健的姿态,以及骏马飞驰的畅快舒展。(4)民俗印记。这部分集中反映了哈萨克族的风土人情,赞美美丽的姑娘玛合帕丽,展现哈萨克婚礼习俗的《佳儿,佳儿》将展演推向**。(5)丝路乐。这一章节中为乐器连奏,用哈萨克族乐器演奏江苏民歌《茉莉花》以及俄罗斯名曲《月光》,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相容,诙谐有趣。尾声部分,器乐合奏——哈萨克名曲《萨热哈》生动描述了万马奔腾的宏伟场景。

(二)国际汉语教育的艺术融合

全国高校“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人才建设”联席会在京举办,12月初,“全国高校‘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人才建设’联席会”及中央音乐学院孔子学院“外派人员”归国汇报音乐会在京举办,会议邀请了多所国内高等音乐学院、专业艺术院校、师范类高校以及综合类大学的音乐学院,跨学科共同探讨如何构建高效完善的中国音乐国际化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方式,满足当前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孔子学院对国际化音乐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一举措针对日渐凸显的高校学生艺术通识教育的缺乏,师范类高校与专业艺术院校的联合无疑是一次开创新的探索,既是对师范类学生艺术的再教育,也给专业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教学实验机会,同时也是中国音乐走出国门,促进民族音乐传播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