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产业齐发展
回顾过去两个月发生在艺术学科内的各个热点话题,既有对民族音乐所遇困境的解读,对未来发展的憧憬,也有对高校艺术创新教育的思考,还有在信息时代下音乐发展遇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从热点文献解读、热点艺术活动、艺术教育热点问题以及热点评论现象4个话题对以上热点进行梳理。
一、热点文献解读
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地方剧种也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但由于现代科技和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极具民族特色的地方曲艺日渐被现代人束之高阁。如曾经流行在广东西部雷州半岛上的用雷州话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姑娘歌,就是其中鲜活的例子。学者甘咏梅在《姑娘歌的劝世传统与现实功用》中,详细论述了姑娘歌目前尴尬的发展状况。因为流行音乐占主导地位,连姑娘歌原生地的人都很少听和唱姑娘歌了。目前,在姑娘歌传承的问题上,最严重的是出现表演继承人的断代,年老的艺人相继离世。由于从事这项工作收入较低,导致技艺传承后继无人。然而,事实上,很有必要重振姑娘歌的艺术警世价值。
甘咏梅就姑娘歌的振兴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形式上,坚持采用方言土语;内容选材要与当地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使群众产生深切的心里认同;舆论上,充分利用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良好契机,紧密联系民间艺人,既要挖掘传统又要延续创新,更重要的是顺势而为,培养一批新时代高素质的艺术传承人;最后还要从文本创作、表演技法、唱腔打磨、服装舞台等方面全方面提升姑娘歌的审美趣味。
由此可见,传统民族音乐的欣赏群体虽然在逐渐萎缩,但仍有学者在潜心钻研音乐理论的同时,关注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问题,顺应时代要求,改良传统艺术的表演形式,调整民间曲艺的内容主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传统曲艺能够与流行音乐平分秋色。
二、热点艺术活动
1.民族音乐与时代潮流
2016年9月17日至18日,西安鼓乐暨丝绸之路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西安音乐学院邀请了众多学者专家展开关于西安鼓乐的传统曲牌展演、西安鼓乐素材创作音乐会、西安鼓乐暨丝绸之路音乐学术的深入研讨。与以往的学术研讨不同的是,此次研讨不仅搭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策顺风车,还深入西安鼓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奏、创作、理论、新人培养等方方面面。西安音乐学院的王寒老师作为鼓乐队的重要奠基人,回忆了自己初次接触西安鼓乐时的艰辛,和为把以民族传统音乐为载体的民族艺术传承下去的决心,使与会者深受鼓舞。在这次研讨会中,鼓乐表演,这种鲜活的艺术形式大受好评,因为鼓乐技艺的传承人是有理论基础的学生,这使得西安鼓乐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鼓乐素材创作音乐会后,8位作曲家还分别创作完成了8首具有西安鼓乐特色的新作品,西安音乐学院的副院长韩兰魁表示:“从西安鼓乐中能够看到中国调式的丰富性和节奏的多变性,它闪现的是我们祖先的智慧。也许这些新作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
2.传统曲艺巧换“新装”搬上银屏
《叮咯咙咚呛》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档大型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该节目开始于2015年,是一档跨界混搭又别出心裁的节目。节目制作并非央视独家包揽,而是一反传统的邀请了韩国娱乐公司的加入,节目的剪辑有明显的韩国综艺风格,摆脱了教科书式的刻板模式,增添了许多趣味,是立足在中国传统文化衍生出来的新型娱乐综艺节目。在邀请的嘉宾中,不仅有国内明星,更有韩国当红小生,嘉宾的组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了年轻观众的眼球。在节目设置上,10位明星分别奔赴北京、重庆、嵊州拜师学艺,学习京剧、川剧、越剧,最后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融入现代元素的新派曲艺节目。内容虽是让中韩两国艺人体验学习中国戏剧,也间接给年轻观众一个了解本民族曲艺文化的机会,节目结束后最大的收获是,曾经对戏曲无感的年轻中国观众对传统曲艺渐渐产生了兴趣和认同感。今年新一期《叮咯咙咚呛》开播在即,作为一档形式新、立意高又不失娱乐性的节目,给传统戏曲的传播开辟了一个融入时代元素、依靠现代媒介的新思路。
3.中西相容——用音乐剧演绎古风古韵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句耳熟能详的语句出自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记,后被世人广泛吟诵借用。2016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在汤显祖的家乡江西抚州上演了一部纪念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作家的音乐剧——《汤显祖》。本剧的作曲家徐坚强介绍说:“用‘大俗’的模式表现‘大雅’确实是一道难题。”作曲家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写了30个唱段,又创造性地在音乐剧一开始就以不同于传统西方音乐剧的形式呈现,尽管未遵循传统歌剧的表现形式,但徐坚强与上海音乐学院的林在勇院长都始终坚持:“中国的音乐剧表达的是中国的内容,不一定要模仿百老汇的形式,最好是开辟一条自己的道路。”这部音乐剧大量借鉴了多种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如淮阳戏中的“大拜年”、江西的采茶调、傩戏、评弹中的气口、京剧中的“扑灯蛾”等,除此之外还大胆创新地加入爵士和Rap。徐坚强表示:“只要剧本需要,只要能更精准地为人物形象服务,我们都拿来用,一切艺术手段都旨在为剧情服务,艺术手段没有贵贱之分。”
4.各大剧院献礼国庆
金秋的北京,国庆节来临之际,国家大剧院精心准备了多场精彩节目,涵盖话剧、歌剧、舞剧、音乐会等,既是为祖国华诞献上一份厚重的艺术大礼,也让所有热爱艺术的观众朋友能够在国庆期间欣赏来自国家大剧院这座艺术殿堂的精品。
国家大剧院推出的原创歌剧《方志敏》,由孟卫东作曲,该剧首演于2014年,之后国家大剧院又对该剧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刻的推敲和打磨,在人物设置上增加了“典狱长”这个角色,用以凸显充斥着残酷暴行的监狱;在音乐创作上,新增了旋律悠扬的《映山红》主题曲;在舞美设计上,大量运用象征着崇高革命理想和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映山红元素,既体现了革命主义的浪漫情怀,又以斗志昂扬的旋律激发了观众强烈的爱国情怀。
同时,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国家大剧院还推出了原创歌剧《长征》,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王宏伟,男中音歌唱家王海涛,女高音歌唱家王喆等人担任长征途上英勇的革命形象,共同演绎一段为开创新中国而走的伟大征程。
在艺术活动繁荣多样的时代,各大剧院、音乐厅对专业艺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普及艺术教育就成了为未来艺术发展提供后备力量的关键一步,无论高校还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不少在一线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模式化音乐课堂的局限和弊端,开始重新思考国内艺术课程的创新实践。
三、艺术教育热点问题
(一)如何高效使用网络平台
作为现代艺术教育先行者的上海,在2016年9月19日至23日举办的首届“互联网+”教育峰会活动期间,展示一堂连接丹麦皇家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远程大师课。在“互联网+”时代,将这种授课方式应用在艺术教学中早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但如何加深国内外教学资源合作共享、构建优质高效的网络教育空间,成为这次各大音乐附中负责人关注的焦点。互联网教学的首要特点也是与现场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对硬件技术的要求。会中,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国际事务部主任对互联网远程教育需要的三个部分做了解释:一端是教师,一端是学生,把二者连接起来的重要的中间桥梁是专业技术人员。因为音乐教育以声音交流为主,如果在技术条件上达不到理想状态,即使有很好的初衷和设备,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并且在一个成熟的网络远程教育体系下,教师、学生、工程师三方面的充分交流,看似简单的课前交流对于准备一堂远程授课至关重要。我国的互联网教育还处在前起步阶段,有的学校还不具备互联网教学的设备和技术,而拥有这些设备的学校需要在如何高效使用这一教育资源中继续探索。我们希望的是,已经有资源和先进设备的院校,能够率先探索出一套适应中国学生的网络授课模式,为日后“互联网+”教育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推广提供可学习借鉴的模式。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在日渐西化的流行艺术与速食文化潮流之下,如何提高本民族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对传统音乐的传承意识以及参与这项事业的积极性,成为当下艺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中之重。音乐教育不再只是专业院校的学科教育,还是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的最佳途径。鉴于当代大学生艺术教育缺失的现状,康晓丹《浅谈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的回归》认真分析了国内通识教育的现状,并对民族音乐如何回归高校这一课题做出了自己详细的规划,从四个具体内容着手进行民族音乐在高校中的回归:民族乐器色彩的回归、民族音乐声色的回归、五声变化调色的回归和多线并进的回归。
康晓丹有指向性地分别从器乐、声乐、乐理和音乐感受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关于如何高效有趣地在高校中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想法,器乐和声乐是组成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民族音乐使用的是有特色的传统民族乐器,才能精准把握音乐艺术中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正是因为某些少数民族仍保留了原生态的演唱技法,使具有民族色彩的艺术文本得以传承,才能体会到我国声色音乐独特美的稀少存在。比如我国的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被称为民族艺术活化石的博物馆:纳西族的洞经音乐、白族的绕三灵、香格里拉的藏族山歌等,充分体现了与西方音乐体系不同的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地域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民族,而不同的民族就会有不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结构。这些旋律结构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划分成了许多个色块,这些色块就是组成我国民族音乐色彩的成分。民族音乐中形成的调色美,是在不同民族之间不断进行音乐调色交替而形成的,而五声性变化的调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中一直以来最夺目的一部分,势必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将其继续传承传播下去”。
(三)小学音乐创新教育
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不仅仅是精英的教育。将眼光投向国内学前教育市场,无论是北上广深,还是二、三线城市,校外艺术技能培训班始终呈现热捧态势。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学龄儿童艺术素质培养的同时,学校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不仅担负着应试教育的硬性压力,也肩负着创新艺术课程教育、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接触优秀艺术作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习得少量基础乐理知识的责任。然而,现实情况是艺术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不受重视,针对教材教法以及教育观念的落后,王甜在《浅谈小学音乐创新教学》一文分析了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针对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较低、师生对音乐文化的认知存在差异以及学校和家庭对音乐教育都越来越功利化这几个问题,王甜老师提出以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对策:一是以审美教育为出发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二是保持开放心态,探索多元文化教育之路;三是兼收并蓄,充分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
教育创新之路向来不是坦途,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之初就意味着要把这个理念持之以恒的贯通下去,始终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对于课程的感受最有发言权,也掌握一手的学生反馈,因此由一线教师提出的创新诉求,最应该受到理论界的关注。
四、热点评论现象
(一)群文音乐创作对音乐作品传播的作用
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大势,人们的音乐审美倾向越来越多元化,获取音乐资讯和展示才艺的平台也日益丰富,各种专业或非专业的选秀大赛,为多元化的音乐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这样的艺术发展模式也有弊端,如资源单一性集中、受众局限等,鉴于这样的情况,群文音乐创作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不是服务于比赛,而是希望提高创作质量,成为最接近百姓生活的音乐,群文音乐创作邀请基层创作人才或刚毕业的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的学生,给这些群体一个展示创作成果的机会。群文音乐的歌词创作定位在民族、大众生活这样易于产生心理认同感的主题上;在旋律上,除了强调好听好记,更注重内涵和高雅,摒弃低俗网络音乐的浮躁轻狂。因此与专业的现代先锋音乐相比,群文歌曲多了些许纯情优美,没有先锋音乐那么注重创新。
希望群文音乐的创作不仅可以在比赛中崭露头角,而且能从比赛中走出来。除了以创作比赛的方式让更多专业或非专业的艺术爱好者者参与进来,数字媒体也成为日益普及化的艺术产业发展渠道。
(二)音乐产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问题
在数字媒体时代中,人们可以利用各种线上线下资源搜索自己喜欢的音乐资源,这为艺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低成本低门槛的市场,但与这个开放市场相伴的是日愈严重的侵权盗版行为,这就涉及整个数字音乐行业的市场活动规范和音乐产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问题。
李茜发表在《大众文艺》上的文章——《音乐产业发展中政府管理问题研究》,积极赞扬了开放的音乐市场对艺术发展做出的极大贡献,同时也尖锐指出了在这个欣欣向荣的艺术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关键是提出政府在这个自由化程度极高的网络市场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者在文中表示,由于市场竞争逐利的本质,导致在艺术创作中音乐版权问题纠纷不断、音乐发展创新性不足、数字音乐版权利益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音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已经存在艺术市场经济中的种种乱象,作者强调应该让政府参与进来,发挥宏观调控“另一只手”的作用,并给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知识版权的宣传和管理;二是专业化的培养艺术经营性人才;三是音乐作品创新积极性保护。
综上所述,当代艺术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各大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培养问题上,而是全社会参与、全社会重视的问题,无论是剧院里精彩的表演,还是校园里的艺术教育,抑或是专家教授的艺术理论,都面临着一个转折中充满机遇的时期。我国的艺术事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民族艺术传承创新方面,亟待一批既有技能又能熟练掌握新媒体的从业者,主动填补民族艺术与时代不适应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