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视篇(1 / 1)

——两极分化与库存严重

2016年2月,适逢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春节,综艺节目数量大增,中央电视台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自然再度成为话题中心,在一片吐槽声中,央视猴年春晚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春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电视节目,而是一种春节文化现象,成为春节“新习俗”的一部分。在电视剧方面,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与韩国同步播出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它在“爱奇艺”视频开播后,为该网站增添了近千万的注册会员,不能不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这也正折射出当下流行文化的全球化景观。2—3月的荧屏,古装剧依然抢眼,牢牢占据着主体地位。

一、热议作品与现象

(一)古装剧继续走热

盘点2016年2—3月电视荧屏和视频网站,古装剧数量仍然很多,相比其他题材电视剧无疑占有优势。2016年2月由《芈月传》引发的收视潮继续燃烧,接续播出的《女医·明妃传》《寂寞空庭春欲晚》《青丘狐传说》《太子妃升职记》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古装剧的流行既有历史悠久、素材丰富的原因,也有借历史写现代人的情感的便利,此外古装华丽的服饰、造型和布景都能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古装剧在中国荧屏上的盛行不衰,是一个特色和亮点,它不会随着批评的声浪轻易地消退。在全球化荧屏景观的时代,这也可能成为独特的优势。当然,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有利有弊的,从不利的一面看,古装剧长期霸占电视荧屏,从某种程度上挤占了其他剧的制作和播出空间,造成电视剧类型上的雷同和单一化趋势,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在场景和服装造型上古装剧追求唯美风格成为主流

无论是魔幻题材的《青丘狐传说》,还是言情剧《寂寞空庭春欲晚》,以及传奇剧《女医·明妃传》,都在场景和服装上下足了功夫。《青丘狐传说》剧组在四川稻城4000米高海拔景区拍摄,开篇有一群狐狸奔腾在广袤的土地上,背景是群山巍峨、绿草如茵的高原,搭配云雾缭绕的视效,令玄幻仙境更加大气磅礴。狐狸幻化成人形,也是造型各异。剧中还加入了打斗光效、参天灵树及魔法效果等。《女医·明妃传》服装华美、人物装容精致,服饰细节如立领、宽衣大袖紧袖口、大褶裙装和金属领扣等都精益求精。剧中的龙袍、官服、素服等采用手工刺绣。服装设计师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为主角们设计的服装超过300套,男主角的服装有20多套,女主角有30余套。《寂寞空庭春欲晚》剧组也在服装造型、置景上进行精细打磨,追求浪漫唯美的造型风格,嫔妃的服装和饰物也是寻找专业服装团队精雕细琢。

然而,在置景和服饰上的不惜成本的大投入和大制作,所耗的费用极大,这也造成了电视剧的制作成本一路攀升。即便如此,古装剧在荧屏上播出时,服饰仍不断会遭到吐槽,主要集中在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和造型的搭配是否美观两个方面。因为中国观众分布面很广,真正喜欢钻研历史细节的人数量庞大,这种现象会一直存在,但一般也不会对收视率造成太大的影响。

2.剧情偏离真实的历史

古装剧以历史为背景,然而却反映了当代人的情感和追求,这是毋庸置疑的自然取向,也已经成为古装剧的基本共识,以往的尊重历史、重现历史已经沦落为营销的手段。《女医·明妃传》号称参考史书,取材自历史人物,力求还原明代生活之美。而且,编剧还煞费苦心地钻研了中医药学的著作,但此剧播出之后,仍然遭到了热议,主要是观众指出女医谭允贤生活的时代与历史不符。《女医·明妃传》的编剧张巍接受采访时表示,作品里大的历史事件基本按照历史来描写,但历史人物的故事搬上荧幕会增添不少艺术元素,会比史书上的寥寥几笔要丰富得多,但未必经得起喜欢考究的观众细细推敲。金庸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合理的选择。至于玄幻类的《青丘狐传说》、言情类的《寂寞空庭春欲晚》,背离历史真实更远,几乎无法追寻其历史脉络。

在这方面,一部网络热播古装剧《太子妃升职记》更饱受争议。《太子妃升职记》(下文简称《太子妃》)是一部“三无网剧”,“它非大IP、没钱、没明星”,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网剧。2015年年末刚刚进入观众的视野时,人们只是惊异于该剧制作的粗糙,笑谈其毫无逻辑的情节发展,将其称为“雷剧”。此时的《太子妃》的形象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对剧情内容的选择也是正合乎其受众群体——年轻的“网络一代”。影片中充斥着无厘头的情节设计,剧情发展离奇,然而却始终很有市场。其中包含的例如“穿越”“男穿女”“宫斗”“虐恋”等情节都是深受网络一代喜爱的故事类型,很大一部分年轻的观众号称“不看玛丽苏芈月,要看爽雷爽雷的太子妃”。

(二)近现代史人物题材的电视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引发争议

在历史传奇、历史改写,历史穿越泛滥的当下,似乎只有不把“历史”放在眼里,才能创作出吸引观众眼球的作品。然而,电视剧《少帅》却走出了“把玩历史”的死胡同,是一部近来少有的、出色的人物传记题材电视剧。在2016年1月27日举行的该作品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毫不吝啬地给出了赞许之言,表示“《少帅》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有质地、有分量、有文化、有启迪的历史正剧……为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提供了范例”。该剧自播出以来凭借其精良的制作画面、细腻的人物刻画、彰显历史精神的真诚细节,不仅在播出期间不断刷新收视率和点击量纪录,更形成了争相评论的火热局面。

随着电视剧《少帅》的热播,张学良的生平逸事再次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少帅》的导演张黎要把《少帅》拍成一个另类生命的生长史,然而究竟是“顽童”还是将军,人们却各有看法。《人民日报》的一则评论指出,“(张学良)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以及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抗战史的紧密联系……所牵连的历史人物之众、历史事件之复杂都是罕见的”。因此足以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三)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依然有一定的市场

中央电视台在春节之后播放的都市轻喜剧《还是夫妻》也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与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等豪掷千金,大购热剧不同,央视的特殊地位使它在播出平台上占据了优势,当然特殊的身份也恰恰决定了央视不可能跟风古装热剧。《还是夫妻》在传统的中国式夫妻模式中加入时尚元素,用轻松、真实的故事情节为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打造接地气的家庭育儿轻喜剧。

本山传媒推出了《乡村爱情故事8》,一如既往以农村题材为主,但这一次《乡村爱情故事8》选择在网络媒介首播,然后再在电视台播放,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改变,说明网络平台的崛起速度正在加快。更不用说进口韩剧《太阳的后裔》在爱奇艺视频上与韩国同步播出。《太阳的后裔》持续播放到4月才结束,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将在后面的第三期报告中详细分析。《乡村爱情故事8》也一改以往一味唱赞歌的取向,适度表现了当下农村存在的很多问题,例如,香秀怀孕后就要和马忠搬到城里住,因为村里已经没有村医,村里人看病很不方便,都得去镇上,这也成了村里人面临的难题。剧中,赵本山饰演的老板王大拿也破产了,开了个理发馆,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

二、热点评论活动

(一)创作研讨会

●2016年2月25日至27日,电视剧《大清相国》座谈会在大清相国陈廷敬故居皇城相府举行。

●2016年3月4日前后,由文学作品《张凤台传奇》改编的剧本《大国无疆》(暂用名),研讨座谈会在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白山市隆重举行。

(二)作品研讨会

●2016年1月26日。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6年1月26日,电视剧《芈月传》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6年1月30日,抗战剧《第一伞兵队》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6年1月31日,电视剧《搭错车》《继父回家》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两部传统电视剧歌颂和表现“真情”,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其他影视业重要会议

●2016年1月21日上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第五届四次理事会会议在福建省晋江市召开。首先,夏潮代表中国文联发表讲话,他在肯定了中国视协2015年工作成绩的同时,也为其2016年的工作提出了目标和任务。之后,张显代表中国视协主席团做了工作报告。会议还通报了更迭、撤销中国视协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的情况;通报全国内容(节目)交易平台的相关情况并邀请专家对影视节目内容交易平台进行介绍。最后,会议围绕《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就视协当前的工作方向进行了分组讨论。

●2016年2月4日,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召集总局电视剧司相关人员和总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全体专家一起座谈。田进在会议讲话中指出,2015年中国电视剧呈现数量稳定、质量明显提升的良好态势,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受众的好评。会议还分析归纳了2015年电视剧创作播出的总体态势和审查工作的完成情况。此外,总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专家还畅谈了各自对当前电视剧发展的看法,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国电视剧审查工作质量、进一步统一具体审查尺度等方面的建议。

●2016年3月8日,一年一度的由**G影视剧中心主办的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在沪举行。今年的会议聚焦于互联网时代新格局之下影视剧行业的“剧变”和IP“疯潮”。

●2016年3月28日至31日,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简称“春推会”)在京举行。

三、评论焦点透析

2016年“春推会”成了焦点话题的集散地。正如上文所提及的,3月28日,2016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简称“春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如期举行。原本应是主角的400余家国内外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以及它们的700余部电视剧却成了陪衬——本该是商品交易、节目买卖平台的春推会成了影视行业内各路人士“华山论剑”的地方。或许是由于春推会开始于新年伊始,或许是2015年中国影视行业发生了太多事,有太多的话想说。总之,种种原因让此次春推会成为一个承载这些争议热点的重要平台。

纵观此次春推会的热点话题,总共有八个。这八个话题无不指向如今中国影视行业面临的种种弊病。同时,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其走向不但与业内人士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甚至引起了很多身为观众的普通民众的关注。

(一)两极分化严重

电视台购剧成本提升,造成“强的更强,弱的更弱”的两极分化局面。著名导演郑晓龙在春推会上发言,他气愤地指出“去年一年拍16000集电视剧,播出8000多集,有一半完全浪费”的现象。然而,这个现象却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我国一直存在“电视剧产生过剩”的问题,已成为行业的沉疴宿疾。以今年为例,春推会首日推出的700多部电视剧中,“老面孔”超过一半—2012年拍摄、出品,2015年才能有机会登上荧幕已是见怪不怪,而这样的“隔年货”中甚至不乏大牌云集的佳作。整个2015年能在出品半年内就登上一线卫视荧屏的新鲜剧目也就只有《琅琊榜》《花千骨》等为数不多的几部。

(二)“一剧两星”效果未显,却引发IP争夺

库存积压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去年起将“一剧四星”的政策改为“一剧两星”,希望通过限制电视剧首播平台的数量来增加总播出量,却收效甚微,反而引发了“热门剧IP争夺大战”。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中小制作公司、二三线电视台的生存情况越发岌岌可危。

(三)天价剧集、天价IP、天价演员暴露行业失去内在平衡

由于受到限制,电视剧可选择的播出平台数变少,使平台之间对好剧的争夺变得异常激烈。此次春推会上,甚至出现了热门剧《后宫·如懿传》单集售价1500万元的奇观,使人们对现在行业内的狂热感到惊讶不已。政策的限制似乎使一切都需要靠“抢”才能得到,过亿的明星片酬,如同战争般残酷的IP争夺,如今已成为常态。

(四)大IP霸屏,魔幻、古装泛滥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IP剧的火越烧越旺,问题也逐渐浮现:IP坐地起价、资源枯竭、赔本赚吆喝、观众审美疲劳、电视剧口碑一般等”。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IP霸屏的担忧,“都是大IP不行……现在讲的IP是指网络走红的小说的改编剧,网络小说总体上看是脱离生活的,是为了满足青年观众的幻想……我们电视和网络播出的不能都是这些浮躁的快餐”。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长高满堂更是大声疾呼,认为“韩剧对中国电视剧影响非常大”,导致“唯脸蛋论”的出现,电视剧成了娱乐性大于思想内涵的商品。

(五)网络平台成为买方主要力量,电台卫视逐渐丧失话语权

一集千万的电视剧对有预算限制的卫视来说,已经是无法承受的天价,然而对网络平台来说似乎仅仅是九牛一毛。根据对卫视从业人员的采访可知,网络平台的出资额已经超过卫视,比例达到了3∶2。伴随这个比例改变的则是对内容的话语权,柠萌影业CEO苏晓预计,“对顶级优质内容的定价权将加速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

(六)网络平台的监管急剧收紧,行政介入审查过程

春推会期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剧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发表了公开讲话,严厉地批评了网络平台为牟利而监管松散的问题,他指出,“电视剧不能拍的网络剧也不能拍,网络剧与电视剧采取同一审查标准”。这也并非一日而生的问题,《太子妃》等网剧被喝令强制下架时就曾经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在全国两会上,网络剧内容审核标准的问题也是热议的话题之一。影视行业的重要人士,诸如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会长郑晓龙等都纷纷表态“网剧和电视剧审查标准应一样”。

事实上,网络剧与电视剧的审核标准原本就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操作上,网络剧的审核主要依靠各个平台的自律。由于缺乏行政监管,才导致总有“空子可钻”。管理收紧、行政介入的信号,预示着未来对网络播放平台的管控将要加强。但在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看来,“加强网络剧的管理本身是好事”,可“网络剧不应该和电视剧采取同样的审查标准,毕竟一个是私人观看,另一个则是客厅观看,观看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内容不同”。因此他建议对网络剧内容进行分级,既方便创作者自主选择,也能够方便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七)《通则》规范剧作,间接使买方继续保持观望态度

《通则》指的是2016年3月初在网络上被曝光的《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该《通则》一经出现便引起轩然大波。该通则由中广联电视制片委员会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共同制定,详细规定了不能在电视剧中出现的具体内容,例如同性恋、婚外情、未成年人早恋等。因为其条例内容相对细致和严格,如果彻底按照该《通则》执行,电视剧通过审核的难度堪比登天,一时抱怨声不断。很快,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为该《通则》辟谣。他指出该通则不具备法律效力,是一个自律性的守则,主要针对的是创作者而不是观众,而且对创作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通则》)给大家一个创作的参考依据,省得大家制作出来,到了审查的时候,又要去改,给制作方增加负担造成损失,也有利于大家在现行条件下创作出更好的内容”,他这样解释道。

然而,该《通则》的出现,对行业造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想象,更跨越了“行业内自律”的程度,给原本已经举步维艰的中小制作公司带来更大冲击。春推会上,一位参展商表示,《通则》的出台令他所在的制作公司日子变得不好过了,“我们去年投拍的一部电视剧触碰了《通则》的红线,现在根本卖不出去了”。如此看来,尽管《通则》并没有人们所估计的效力那么巨大,但它无疑代表了一种“高压管控”的态度,极大影响了买方的购买意愿和风险预期,使大部分买家保持观望的态度。

(八)寻求破局,“一剧两星”政策有望下半年内调整

面对当下影视业存在的、一系列层层交叠,错综复杂的问题,政府官员尝试通过调整政策来寻求破局之策。在春推会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接受了采访,在谈到去年实施的“一剧两星”政策时,他坦言,“现在看来,这个政策使二、三线卫视的竞争力在减弱,没有钱买新剧,都在播旧剧或者二轮播出的剧,新剧播出的数量反而减少了……中宣部还在比较深入地了解电视剧和网络剧的情况,我想下半年可能会有更加明确的政策”。对“一剧两星”可能的调整方向这个问题,尤小刚认为很难预测,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给政府提倡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有力的政策支持,比如可以一剧三星,一剧四星,或者允许插播广告等,而其他题材剧还是按照‘一剧两星’来管理”。

无论如何,净化当下不健康的行业环境,政策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随着新的政策的推行,又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到那时又将是“哪家欢喜哪家忧”呢?IP争夺的狂潮会因此而退却吗?网络小说的改编会继续“霸屏”吗?中小制作公司未来将迎来新的机遇还是挑战呢?本报告将继续追踪此问题的发展,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答案很快就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