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在《古今谭概·迂腐部》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明代某郡郡守,一天亲临御史台审核某一案件定案之事。定案文书中有“病故”二字,下属官员念到这个地方,不敢把它读出来而用手将它盖住。郡守见文义不连贯,于是用笔敲开下属的手指,忽然看到这两个字,勃然变色,就好像遇到了什么可怕的敌人,急急忙忙将文书绕着案桌的桌柱旋转数次,口中还不停念道:“乾元亨利贞。”[2]此郡守害怕说了或听了“病故”二字,灾难就真的会降临,即所谓“说曹操曹操到”。“说曹操曹操到”就属于俗语。
一、俗语的范围与来源
“俗语”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向《说苑·贵德》:“俗语云:‘画地为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俗语(vulgarism)又称方言土语、常谈、常语、常言、俚语、俚言、迩言、乡言、乡谚、恒言、俗言、俗谈、直语、里语、古语、传言、俗谚、谚语、里谚、野谚、俗话、街头巷语、里言、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关于俗语的范围,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
汉语俗语的义界比较宽泛,是指包括口头禅和谚语、谜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绕口令和俚语等在内的基本定型或趋于定型化的简练习用民俗语汇和短语。地域性和俚俗性是其主要特点。美国人类学家兼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的《语言论》中,有个著名的命题:“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属于身体上某些特征与别人不同的一个群。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3]俗语作为语言符号系统中一种特殊符号形式,多首先出现于某地方言,有些至今仍流行于某一方言区域之中。
俗语,即源于俗的话语,产生于相应的某一习俗。先有某一习俗,然后才产生与这种习俗相联系的俗语。清人翟灏《通俗编·仪节》说:“俗以女子许嫁曰吃茶,有‘一家女不吃两家茶’之谚。”翟灏先记载“吃茶”习俗,然后连带记载相关的俗语,道出了两者之间的先后联系。俗语在民俗的基础上产生,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一定随着这一习俗的消失而失传。[4]
二、谚语
(一)谚语释义
谚语,也是歌谣的一种。秦汉前后多用“谚”、“俗谚”、“鄙谚”、“时谚”、“古谚”、“俚语”、“野语”、“鄙语”、“民语”等作为谚语的称谓。《尚书·无逸》:“俚语曰谚。”《礼记·大学》:“谚,俗语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谚,传言也。”段玉裁注云:“传言者,古语也。”又说:“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前代教训。”《国语》韦昭注曰:“谚,俗之善谣。”陆德明《经典释文》则解作“俗语”、“俗言”,即现在所谓“俗话”。朱介凡先生在《中国谚语论》中说:“谚语是风土民性的常识,社会公道的议论,深具众人的经验和智慧,精辟简白,喻说讽劝,雅俗共赏,流传纵横。”[5]综合起来说,谚语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或是当代流传的,且带有经验教训意味的有益的格言和俗话。杜文澜《古谣谚》对谚语的辨析十分详细:
谚本有韵之言语,故语字可训谚言,谚亦可称“言”称“语”。然同一言语,而是谚非谚,不可不分。盖有泛举人言者,有泛举人语者,大都无韵之词,与谚无涉。有泛举古语者,有泛举古人言者,就中半系有韵,然古人著书,多有韵之文,未可定指为谚。更有虽称俗语而非用韵体格者,虽称人为之语而非用韵体格者,亦不得目之以谚……其有体格本系用韵,名虽为言,而实为谚者;名虽为语,而实为谚者……若夫言有号令之训,引申之则为称号;又有盟辞之训,推广之则为诅辞……其有名虽为“号”,而实为韵语之谚者;名虽为“诅”,而实为谚语之体者。[6]
至于谣与谚的区别,主要在于内容。谚是“故训”、“善谣”,是前人有益的经验教训,是前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认识的总结,是人们生活经验和斗争经验沉积的结晶。因此,它的产生应该比劳动号子和即兴式的抒情歌谣稍晚,是人们经历了一定阶段以后经过反思才出现的。它不再是感性的,而是经过反复深思,得到多次生活实践印证才概括出来的理性思维。它是无可辩驳的,是已文本化了的经验中的引言。因此,在争论、诉讼、证明的过程中,说话者巧妙使用谚语,便表现出权威的状态。
(二)谚语的结构形式
从形式上看,谚语也是韵语,句式整齐,与谣无别,只不过篇幅较短而已。有的是单句,更多的是两句四句,长至七八句的较少见。每句的字数很少,甚至短到极限,却表达了完整的意思。如“七不出,八不入”、“霜后暖,雪后寒”、“两湖熟,天下足”、“瓮穿裙,大雨淋”等谚语只有六字,“心去身难留”、“是药三分毒”、“近家无瘦地”、“虎毒不食子”等谚只有五字,“官官相护”、“医不自医”、“邪不压正”等谚只有四字,“斤鸡叫”、“雾提雨”、“雷无飓”等谚只有三个字,它们的信息传输却都非常充分,同时又给人广阔的想象和玩味的空间。高尔基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短暂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的书来。”[7]美国著名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教授曾对谚语的结构模式作了十分精彩的具体分析:
每个谚语都是一个传统的有教育意义的炼话。其中至少包括一个描写性成分,而在这个成分里又包括一个题目和一个评注。以下这几个英国谚语都具有这种模式——包含一个题目和一个评注。“光阴似箭”(Time flies)、“金钱万能”(Money talks)和“异性相吸”(The opposite sex attracts each other)。还有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描述成分且具有反义的谚语,如“朝三暮四”(Blow hot and cold)、“心有余,而力不足”(The spirit is willing,but the flesh is weak)。透过分析,邓迪斯教授得出以下结论:“不具备题目和评注两个成分的结构不是谚语。”所以谚语中不存在只有一个单词或一个成分的结构形式。[8]
三、民间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俗语所特有的语音现象,外国语言里没有和汉语歇后语形式对等的语音现象,显示了中国民间语言独有的语式特点。
(一)什么是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口语中由“歇后”这种特殊的语言节律为结构特点的俗语,所谓“歇后”就是“语末之词,隐而不言,谓之歇后”。在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前后两段,前面一部分是一种比喻或隐语,像谜面,后面一部分是对前面比喻或隐语的揭晓、解说,像谜底,是全句的语义所在。如“破表——没准”、“破车——散啦”、“冻豆腐——难办”、“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得病不吃药——你可怎么好”、“抵门杠做牙签——大材小用”,等等,运用时,大多两部分一起说出,有时只说前半截,而把后半截省去,让听者或读者自己去猜测和领会。俏皮、幽默、风趣、讽刺是民间歇后语的艺术风格,是大部分人对歇后语存有的第一印象,因此有人称歇后语为“俏皮话”,如老彭编的《俏皮话萃语》[9]、罗伟国和陈琪编的《俏皮的语言——歇后语》[10]等。
古代没有歇后语这一称谓,这一语式称作“俏语”、“鄙语”、“方语”、“市语”等。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这一名称。当时白启明在《心声报》第六、七两期发表《民众文艺中歇后语的研究》,这是我国研究歇后语的首篇论文。在不同的地区,歇后语又有不同的叫法:山东叫“坎子”,河南叫“窍儿”或“局调”,重庆叫“言子”,浙江杭州叫“歇后喻语”,义乌叫“譬语”,其他地方还有“厥语”、“缩脚语”、“独脚语”等叫法。[11]
(二)歇后语的来源
关于歇后语的来源,说法不一,在《歇后语新论》[12]一书中,提出了以下三种观点。
歇后语的第一个来源,是古代的隐语,是在隐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隐语是某些社会集团为了避免局外人了解其交谈内容,人为制造出来的秘密词语。《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的“牂羊坟首,三星在罶”就是一个例子。“‘牂羊’是母羊,‘坟首’是大脑袋。根据常识,只有公羊才会长个大脑袋。这里说母羊长出了大脑袋,实际上是说‘不可能的事’或‘不会有的事’,‘三星’即星宿,冬天天将亮的时候才出现,太阳一出,它就落下去了。‘罶’是一种捕鱼的工具,鱼游进去就出不来。夜里把它放在捕鱼的水道口,天亮时来把罶拿走。‘三星在罶’就是说人们快要来取罶了,时间不会太久了。也就是《毛传》说的‘不可久也’……然而如果把这两句隐语所隐去的本意连在一起说,却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歇后语了。”
歇后语的第二个来源是民间口头上流传的某些“典故”。举一例子,“长老种芝麻——不见得”,此歇后语来自一个带有俗信色彩的传说:种芝麻必夫妇共同下种,收时倍多,否则结稀而不实也。故俗云:“长老种芝麻未见得”者,以僧无妇耳。(明·郎瑛:《七修类稿》)
歇后语的第三个来源是古代民歌中“风人诗”。清代文人翟灏在《通俗编》三八《识馀·风人》中曾谈到六朝乐府中的“风人体”说:“《子夜》《读曲》等歌,语多双关借意,唐人谓之‘风人体’,以本风俗之言也。如‘理丝入残机,何患不成匹’;‘摛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黄檗向春生,苦心随口长’;‘打金侧玳瑁,外艳里怀薄’;‘玉作弹綦局,心中最不平’;‘蚊子叮铁牛,无渠下嘴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也无’;‘合欢桃核真堪恨,里许原来别有仁’。皆上句借引他句,下句申释本意。”这种风人体的形式已经与民间歇后语的形式相差无几,只是风人体规整、典雅、意趣,歇后语则通俗、随便、诙谐。
不同类型的歇后语有不同的来源,不能一概而论,“缩脚式歇后语”(隐藏部分内容不说出来)和“譬解式歇后语”(前部分为比喻,后部分为解释)的源头就不可能是同一的。
(三)歇后语的文化意蕴
歇后语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承载着民众的思想和感情,又是民间文化的构成部分,是对民间文化的高度凝练,成为我们解读民间文化不可缺少的文本。以节日文化而言,中国人对传统节日重视的意识以及对节日的理解倾注其中,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在歇后语中露了头脸:
大年初一吃面条——移风易俗
正月十五卖门神——过时货;没人过问
清明节放风筝——玩上了天
端午节吃饺子——与众不同
中秋节赏桂花——花好月圆
春节是为了防范邪祟,端午节则是以驱毒避瘟为主题。《荆楚岁时记》载:“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五月俗称恶月,尤以五日为甚。所以,五月五日,也是古人用巫术避瘟病鬼邪、禳灾消毒的日子。艾草、菖蒲一方面有防病治病、排除毒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驱邪的功能。所以端午节插菖蒲、艾草的习俗在民间广为流行,这一点在歇后语中得到了表现:五月初六卖菖蒲——没用了;五月初六卖艾子——晚了一步。吃粽子和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两项主要的活动,《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南朝吴均撰《续齐谐记》,把角黍事与屈原相联系,曰:“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君常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因此,有关端午节的歇后语多涉及这两项活动:
端午节包粽子——有棱有角
端午节的粽子——一串儿
五月初四包粽子——扎扎实实
端午节划龙舟——载歌载舞
五月龙舟逆水去——力争上游
节日习俗是在每年固定的时间呈现出来的,是以一种固有的行为模式出现的。每年,人们几乎以同样的方式迎接年节和度过年节。这些在歇后语中也得到了客观的表现:
大年初一吃饺子——年年都一样
大年初一打灯笼——年年如此
这固定的形式不能随意更改。如“大年初一吃面条——移风易俗”。大年初一“吃饺子”——理所应当,如果换成“吃面条”,显然是违背了传统的规矩,说得好听些,就成了“移风易俗”。节俗的特定形式有其特定的意义。它使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特定的日子里,遵从这些特定的形式,融为一体,亲如一家。传统节俗经过逐年的重复得以巩固强化,其中所包含的民俗信仰、社会信念、民族凝聚力得以加强,民族精神得以延伸。
当然,即便是同一节日,各地总有一些不同的过法。端阳吃“和菜”是江苏南通的一种习俗,有一句相应的歇后语:五月端阳吃和菜——老习惯了。相传朱元璋在南京当皇帝后,忙着封官许愿、论功行赏,对守疆保土的事放松了。洪武二年春天,倭寇从海上入侵通州(今江苏南通),百姓深受其害。到了嘉靖年间,倭寇更加猖獗,每年三四月间都要前来骚扰。这年四月,倭寇又来通州屠杀百姓。端午节这天,人们为了抗敌,将准备过节的各种菜肴,不分荤素,搅和在一起,一锅炒熟,送给出征的亲人。从此每年端阳都要吃和菜,以庆祝抗倭的胜利。
(四)歇后语的价值
歇后语可以使我们的语言形象生动、诙谐有趣、寓意更为深刻。民间歇后语在口头语言系统和书面语言系统中均被大量使用,是民间语言中的“经典”,可以大大提升语言的文化品位,增强语言的吸引力。《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描写贾宝玉同林黛玉两人发生口角之后,双方都觉后悔。听了袭人之劝,宝玉去向黛玉赔不是。宝玉伸手拉了黛玉的一只手要同她一起去看贾母,却被“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和你拉拉扯扯的!……’”这一情景恰被奉了贾母之命前来解劝说和的凤姐碰见。“……宝玉在后头跟着,出了园门,到了贾母跟前,凤姐笑道:‘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和,赶我到那里说和,谁知两个人在一块儿对赔不是呢。倒像黄鹰抓住鹞子的脚,——两个人都扣了环了!哪里还要人去说呢?’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对此,有学者评论说:“‘扣环’原指鹰抓雀、兔等物时,爪距相对扣紧,不肯轻易撒开。这里用它来比喻宝黛二人亲密地不肯分手,不仅形象、幽默,而且叫贾母听了高兴,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特别是这句歇后语的活用:‘扣了环了’前面镶嵌了‘两个人都’四个字,这样将人拟物,描形绘色,简直成了喜剧中的一个特写镜头。”[13]
和其他俗语相比,歇后语最能使语言变得轻松、俏皮和滑稽,进而产生幽默和讽喻的艺术效果。如《金瓶梅》第五回:“妇人道:‘贼短命,你是城楼上雀儿——好耐惊耐怕的虫蚁儿!’”《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差人恼了说:‘这个正合着古语‘瞒天讨价,就地换还钱’,我说二三百两银子,你就说二三十两,‘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怪不得人说你们‘子曰诗云’的人难讲话。这样看来,你好像‘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倒是我多事,不该来惹这婆子口舌!’”由于歇后语后面的“解”是对前面的“引”所引导的语义方向的突然逆转,全盘否认的“引”的描述,颠覆了人们已形成的期待心理,便产生了滑稽的语义效果。
在口头语言中,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歇后语的人,说明其表达之机智和想象力之丰富。人们在嘲讽别人和调侃的语境下,往往无拘无束,思维比较敏捷,情绪异常兴奋,这样就容易发挥想象力,频频使用歇后语。歇后语显示出中国人特有的幽默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和智慧。
四、民间谜语
刘宋时鲍照的《字谜三首》是字谜的最早记录。后来又产生了灯谜,也叫春灯谜、春灯、春谜、灯虎、文虎、谜虎、商谜、商灯、商虎、灯霓、文霓、精灯,等等。现在一般通称为谜语、灯谜或谜。在方言中有的叫“闷儿”、“昏子”、“谜谜子”,有的叫“故事”,由于灯谜多属一句一谜,又有“独脚虎”之称。
(一)何谓谜语
谜,“从言、迷”(《说文解字》),说明它是一种具有迷惑作用的语言艺术。刘勰《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谜语是把事物的本体巧妙地隐藏起来作谜底,用与之有关的喻体作谜面,使人费解、让人猜射的一种语言文字游戏。
谜语由谜面、谜目、谜底三个部分组成,有的文字类谜语还有谜格。谜面,也叫谜题,因把谜语贴于灯而称为灯谜,而灯谜之难猜有如射虎,故人们称灯谜为灯虎。与此相应,便把谜面称之为虎皮;谜底称之为虎骨。平常我们所说的谜面,即似问题之题目;谜底,就是谜面的答案;在制定一则谜语之时,还必须要在谜面的后边标明其所猜射的特定范围,规定谜底的个数乃至猜射的类型,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谜目,有的地方也叫谜课;有的谜语在谜目部分还标有一定的法格,称之为谜格。不过,谜格使用是对某些文字类谜语而言的。
谜语建构的是一个认识上的虚拟世界,带有游戏的成分,引发幽默,可以给人以猜中的快感和满足。美国表演理论代表人物之一丹·本-阿默思(Dan Ben-Amos)指出,谜语在非洲社会,除了单纯的娱乐价值外,还被用于辅助青春期的成年礼。在中世纪欧洲和亚洲文化中,谜语是求爱行为和婚礼仪式的一部分——民间故事和歌谣所反映的过去的时尚。[14]谜语不像谚语那样引证道德寓意,而在于考察知识、启发智力。因此,猜射活动主要在儿童和年轻人中间进行,老年人活动场合则少见。
(二)谜语的历史
谜语发源时间应该是很早的,在三千多年以前的夏朝,有一种讽刺性质的歌谣,叫做廋辞(也叫廋语),为谜语之雏形。宋人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说:“古之所谓廋词,即今之隐言也,而俗谓之谜。”如当时民众对昏庸无道的统治者夏王的诅咒:“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仍在流行。在君权确立后,君王手下“士”,有话要进谏自己的主子,又不敢坦言,就使用曲折的讽喻,这样“隐语”便产生了。君王想试一试手下的智慧,也运用类似隐语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汉武帝把壁虎放在食盒里,让人来猜射,东方朔猜中了:“臣以龙而无角,谓之蛇又有足,跋跋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三国时,曹操要为难杨修,就在花园门上写个“活”字,杨修即叫工匠把门改窄了,他猜出曹操是嫌门太阔了。“所谓射覆,就是把东西覆于器皿之下让人猜。射覆本身与隐语或谜语并没有什么联系,但在猜出物品后,念一段射覆词,则像是以器下之物为谜底,再编制一段隐语充作谜面一般。以此论之,射覆应当是隐语向谜语演化的一种过渡形式。”[15]佛教的“偈语”,有的也可以视为隐语,这是用来宣扬宿命论的预言。[16]汉代的射覆语是在猜物游戏时作为谜底说出的,亦与谜语有异。但在一些谶语童谣中以离合法组成的字谜韵文,则含有谜语的一些特点。如《后汉书·五行志(一)》记载的汉末诅咒董卓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以“千里草’合成“董”字,“十日卜”合成“卓”字,是一种字谜式的隐语。明清以来,盛行“灯虎”,是一些文人惯弄的文字游戏,其格式有“解铃”、“系铃”、“会意”、“拆字”、“卷帘”、“脱帽”、“双钩”、“集锦”等,五花八门,谜语变成了文人互相卖弄的“典故”。
中国谜语产生时间早,但民间谜语的收集、出版,当以明代冯梦龙的《黄山谜》(部分)最有名。此外,像郎瑛《七修类稿》中的《谜说》是我国古代谜语少有的专著。到了近代道光年间,梁晋竹(绍壬)的《两般秋雨盦随笔》、梁章钜的《归田琐记》中都有关于“灯谜”、“近人杂谜”记载这类作品。清光绪年间的《同岑集》《十五家灯谜猜选》《沪谚外编》及报刊上发表的谜语,说明社会文化界对谜语的认识和娱乐功能的重视。[17]
(三)谜语的种类
依据谜语的特点,可将谜语分为三类:
1.口头谜
民间谜语一般在口头流传、咏猜,又叫“口头谜”;其谜底多为事物,也叫“事物谜”。此类谜语偏重于以形入谜,谜面主要着眼于谜底事物的形体、性质、动作、用处、出处、色彩、响声等,运用比拟和形象化描写手法将谜面和谜底联系起来。从口语谐音的角度建构起来的谜语一般属于民间谜语,即口头谜。
2.灯谜
灯谜由民间谜语演变而来,属于文字游戏。因以文义为谜,较之民间谜语要复杂一些,表现为书面猜射,所以也谓“文义谜”。由于最初将谜笺粘于元宵花灯之上令人猜射,故名“灯谜”。后来,没有时间和场合的限制,也不再非贴在“灯”上不可了。明代末年阮大铖的传奇剧本《春灯谜》、清人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等,都记述了猜灯谜制灯谜的情形。明末马苍山始创“广陵十八格”,总结扬州制字谜的种种手法为各种“谜格”;清代顾禄在《清嘉录》卷一“打灯谜”中又扩充为二十四格,使灯谜技巧更加丰富而成熟。“格”是灯谜的一个显著特点。猜射灯谜,纯粹是从谜面文字的含义去推理、联想谜底。具体说,就是凭借汉字的一字多音多义或一词多解,运用字的笔画组合、摩状象形等方法,通过别解、假借、离合、增损、拆字、运典、度意、蝉联等制谜手法来隐射谜底。对于有谜格的灯谜,还必须遵循一定的法格。由于灯谜庞杂繁复,一时不易猜中,好像射虎一样,人们又称灯谜为灯虎、文虎、谜虎,猜灯谜还谓“打虎”或“射虎”。灯谜在发展中已超出了民间文学的范围。
3.特殊形式的谜语
特殊形式的谜语是由灯谜派生出来的,包括实物谜、画谜、哑谜、棋谜、印章谜、谜语故事等,其猜射方法与灯谜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制谜时用实物、图画、故事等代替字和词作谜面,哑谜则是以动作打破谜底。印章谜是一种以印章作谜面的谜语,谜面往往以篆书等字体形式出现,故亦称篆刻谜。这种谜语是利用字体中象形、会意及其结构特点、印文内容、印制材料、印章形状、颜色等构建谜面和表现谜底的。如谜面为印文“急就章”(打一成语),谜底为“刻不容缓”。这是谜底与谜面印文相扣合,“不容缓”与印文“急就章”会意相扣。在“不容缓”前加一“刻”字,则“刻不容缓”与谜面印章、印文相吻合。实物谜不是以字、画或别的语言形式为谜面,而是陈设实物作谜面的一种谜语。如谜面“桌上摆着一架电扇”(打一常用语),谜底“转变作风”。电扇“转”动起来就可“变作风”了,“桌”与“作”谐音。哑谜的谜面是放一件或几件实物,猜谜者通过做动作来揭示谜底。相声艺术经常会打哑谜。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以语言讲出或写出谜面的一种谜语叫画谜。如画一只黑狗,打一字,谜底为“默”字。“默”字可拆为“黑犬”二字与谜面内容相扣,这种画谜的直观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