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儿童游戏(1 / 1)

我国各地民间的儿童游戏非常多,而且极富地方性。民间的儿童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多姿,有的游戏经过历代儿童的检验,有着十分旺盛的生命力,现在仍然在民间流传。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

一、捉迷藏

捉迷藏又叫“藏朦”、“藏猫儿”、“藏迷”、“藏没”等,游戏方式大同小异,即一群幼儿用一块手帕蒙住其中一人的眼睛,然后划定一个范围,由蒙住双眼者寻找其他幼儿,逮着谁,谁就成为下一轮捉迷藏的蒙眼人。这种游戏简单,无须复杂的器具,且趣味盎然。当看到行走如盲者慢慢摸索过来时,幼儿常忍俊不禁,但又不敢笑出声,怕对方闻声而来。故这种游戏在普通百姓的孩童间流传相当广,它可培养孩童的机敏和反应能力,锻炼体魄。捉迷藏,江渐一带俗称“躲野猫”,一人或数人躲藏起来,其他人搜寻。在上海捉迷藏名叫“摸胡石”。许多孩子集在一起,先叫一个孩子用手巾蒙住双眼,两个孩子拉着蒙住双眼孩子的手团团转数圈,其余孩子站在旁边念:“白白子,子白白,一碗羹,一碗饭。摸得到,回了家;摸不到,去讨饭。”二人放了手,大家都散开,若是被蒙住眼的孩子捉到,由被捉孩子替换。

京族民间俗称“捉迷藏”为“黯鸡估”。开始时大家围成一圈,由领首的“小头头”随意拿出一件物品(如大螺壳或彩贝之类),顺序传递,迅速交接。传递物传到谁的手上接不稳而跌落,谁就当“黯鸡”。伙伴们就用一条手巾把他的双眼蒙牢,他就像一只“盲鸡”一样,伸开双手瞎扑伙伴们。谁要是逃避不及,被“黯鸡”抓住,他就摸头摸脚“估”(猜)姓名。如果谁被“估”中了,就由谁来接扮“黯鸡”,否则,这“黯鸡”就由得原来的黯鸡当下去,继续重新摸捉,直到抓着了人,又猜中了姓名,才能把手巾解开,让被猜中者去作“黯鸡”。游戏如此反复进行,笑声洋溢,妙趣横生,尽兴方休。京族的儿童就是在这种充满乐趣的娱乐习俗中成长的。

二、七巧板

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玩具,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由古代的《燕几图》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拼板游戏。

宋人黄长睿《燕几图》载:“燕几图者,图几之制也。几之制,纵横离合,变态无穷,率视夫宾朋多寡,杯盘丰约,以为广狭之用。遂创为二十体,变为四十名,谓之骰之桌,盖似其六也。”古代“燕”通“宴”字。“燕几”即宴请宾客之桌几。这套小桌设计精巧,形状各异,共有六只。举行宴会时,可根据亲友的喜爱,菜肴的多少,拼出种种不同的图形,使宴会情趣盎然。以后六几发展为七几,称“七星”。

七巧板则是根据“七星”原理变化而来的一种娱乐玩具。它是用一块正方形的薄木板或厚纸板,裁开大小不同的五块三角形、一块方形和一块菱形而制成。民间创造的这种小小七巧板,构思巧妙,变化无穷。在游戏竞赛中,它可启迪人们的形象思维,提高人们的观察能力,使人们获得乐趣,增长智慧。

七巧板不但可拼成花鸟鱼虫、亭台楼阁、人物仕女、动物禽兽、车船轿马等,还可拼成字体。用七块宽度相同、长度不同的矩形板块,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拼出形状各异的图形。在拼凑过程中,儿童会感受到变化无穷带来的乐趣,而且七巧板能训练抽象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想象力,从而提高智力水平。

三、老鹰捉小鸡

此游戏原名“吊龙尾”,是从传统的舞龙灯活动衍化而成的一种儿童游戏。以一孩童扮“老鹰”,另一队孩童排成长列,每人双手都紧抓住前者的腰,排头的小孩扮“老母鸡”,后面的全体孩童均为“小鸡”。扮“老鹰”的孩童除了不能抓排头的“老母鸡”外,可以逮“老母鸡”身后的任一“小鸡”,被逮着者即成为下一轮游戏的“老鹰”。这种游戏几乎不用器具,且活动量很大,相当热烈而富有刺激性。孩子们往往一边互相配合着左躲右缩,一面发出兴奋的尖叫,而扮“老鹰”者则奔跑着,冲跳着。整个游戏对培养孩童的集体意识、相互配合的精神有极大的益处,当然对幼儿身体的锻炼和反应力的提高等也有莫大好处。

四、伤脑筋十二块

按6:10的比例将一个矩形板面分截出十二块,然后用这些拼块组合成许许多多的图形,有平面图,也有立体图。还可以将这十二块拼板当棋子下棋。这也是一种锻炼孩童智力的游戏。

五、抓子儿

“抓子儿”的游戏一般为女童所喜爱,“子”可以是李核、杏核,也可以是小石头、小珠子等。取一块布缝成一只小袋,内装沙子,封好口,这叫“母袋”。“抓子儿”的玩法很多,一种是玩者预先约定好是抓“幺二三”呢,还是抓“一条龙”或“堆子”,然后将子儿撒开在地上、炕上或桌子上,把“母袋”抛向空中,用手迅速地将约定好的子儿抓到手里,再接住掉下来的“母袋”,抓子不对、不齐,或没有接住“母袋”都算输,换人继续进行。还有一种玩法是不用“母袋”,而是“翻掌”。先把子儿全部捏在手掌心然后向空中抛起,迅速翻过手掌,以掌背承接落下的子儿,再向空中抛起,翻过手掌,用掌心承受子儿。游戏规则是,掌背上所有的子儿必须全部落入掌心,有一枚子儿落出,即算输,换人继续进行。这类游戏可锻炼敏捷的反应力,对手部肌肉也是个很好的锻炼。这种游戏对抗性不强,赢者往往只是在对方手心或胳膊上打几下,引起一阵阵哄笑和嬉戏,非常适宜女童玩。

六、华容道

这是根据三国时赤壁大战的故事设计出的一种棋艺类游戏。具体玩法是,通过“出口”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以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上华容道的出口。此游戏玩法十分简单,幼童可玩,年龄大者亦可玩,对开发智力很有益处。

七、陀螺

玩陀螺又称“打懒老婆”、“打拉牛”、“打特搂”等,是一种非常普及的小儿游戏。取一段小圆木,削制成圆柱体,下端则削成锥状,再涂些彩色,使之旋转时醒目,漂亮。取一小竹杆,绑上一条长约1.5米的绳子,全部器具就准备完毕了。玩陀螺可以一人独自玩,把陀螺抽得旋转如飞,需要自己全神贯注,还要有一定的技巧。也可几人一起玩,先抽上几鞭,然后比赛看谁的陀螺旋转的时间最长;或者把陀螺抽得互相碰撞,谁的陀螺被撞翻、撞退,谁就输了。孩子们唱着“杨柳儿活,抽陀螺”的童谣,边抽边唱。抽陀螺需要一定的臂力,还要求眼明手快来配合,故对孩童的身心锻炼都有益处。

八、跳绳

跳绳多为女童喜欢的一项游戏。取一根长绳,两女童执定绳的两端,甩动起来,成为一半圆形的弧度,玩者在绳的弧度内跳出各种姿式和花样。可以单人跳,亦可以双人,甚至多人跳。此游戏简单易学、运动量大、技巧性也强,深得女童的喜爱。对女童身体的锻炼、大脑反应能力的提高都有莫大的好处。

跳绳有短绳和长绳之分。短绳可单人跳或双人跳,长绳则为集体跳,跳法有前甩、后甩、前交叉、后交叉,多人跳双绳、双摇飞、多摇飞、计时跳绳、集体八字形编花等。唐代以“透索为戏”,宋代叫“跳索”,明代称“跳百索”,清代称“绳子”。明沈榜《宛署杂记》:“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若百索也,其实一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清《有益游戏图说》:“用六尺许麻绳,手执两端,使由头上回转于足下,且转且跃,以为游戏,是谓绳飞。”

九、跳皮筋

以细橡皮圈结成绳子,长约二三公尺,两人扯绳,一人或数人跳绳。基本动作有点、迈、顶、绕、转、掏、摆压、摆勾、踩、摆踩、踢等。一般分为三个高度:两臂自然下垂拉皮筋,将皮筋举至与肩齐平,一臂上举拉皮筋。有单人和集体两种跳法。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联合而成各式花样,一个联合动作跳2×8拍。比赛者须在三个不同高度上跳出不少于三个不同的联合动作,要求准确、熟练、连贯协调、舒展自然、节奏感强。

十、跳房

跳房又称“跳年”,其图形和跳法因地区有别而各异。多在地面上画一长方形,分为十格。抛瓦片于第一格内,随即单腿跳入,以脚拨瓦片至第二格,以此类推。跳完十格,即在格内造房,待十格都造成房时,以造房多者为胜。

十一、跑竹马

跑竹马又称“骑竹马”,游戏十分简单,左手执一竹竿,跨于裆下,右手执木制或竹制的刀、剑、棒之类。把**的竹竿当作骏马,自己则似临阵的大将军,口里吆喝着助威。几个男孩在一块“厮杀”,游戏氛围相当热烈。也有用竹篾扎成马头状,糊上纸、绸等,用笔画一画,再置于竹竿顶部,就成了像真马的“竹马”了,孩子们玩耍起来更加有劲。这种游戏一般都是男童参加,女童则在一旁呐喊,对身体的锻炼极有益处,对培养孩子的尚武精神也有好处。

“竹马”作为一种在民间普遍流传的游艺形式,其历史十分悠久的。最早的记载见《后汉书·郭伋传》:郭伋回并州牧的时候,县邑百姓相携逢迎。并“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来就常用儿童骑竹马迎郭伋的故事来颂扬受百姓爱戴的官吏。“竹马”游戏盛行于唐宋,不少唐代诗人吟咏过竹马。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元宵》中说:“姑以舞队言之,如清音、遏云、掉刀鲍老……竹马儿、村田乐、神鬼、十斋郎各社,不下数十。”

清代,除元宵灯节外,每逢迎神赛会等重大庆典活动,也常要“跑竹马”。当时扎的“竹马”,内可点烛,已是名副其实的“竹马灯”,跑时还要演出《明妃出塞》等节目。该节目演者为12人或16人,每人均乘“竹马”,其中一人扮昭君,其余则扮作迎亲的番兵、送亲的汉军和陪嫁的侍女,时奔时舞,时急时缓,以各种阵势和动作,表现昭君出塞行进途中的各种情景,并有鼓乐伴奏,气氛欢快热烈。

传至现代,“竹马”已发展成一种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民俗灯舞,除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及迎神赛会时出演外,有时也要在国庆、元旦等新兴节日和某些重大的庆典活动时出演。而且在不同的地区,还有了各种不同的叫法,如“跳竹马”、“马灯舞”等。

十二、过家家

过家家的游戏在民间流传相当普遍,一般的儿童游戏均是男女分开,如跳绳为女童游戏,抽陀螺则一般为男童所喜爱。“过家家”则不同,一般都是男女童配合着玩耍的。一对男女童,头上插着野花,在众人的簇拥下,女童头盖手帕扮新娘,一男童羞涩地扮新郎,两人同时磕头,然后以小碗小碟盛一些泥巴、野草等物权充食物,女童忙着做饭,男童则一边与众人闲谈,一边装扮一家之长。这种游戏实际上是孩子们对成人生活的模仿,对促进孩童逐渐成熟、懂事是有莫大好处的。两千多年前,孔子童年时就办过家家。《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客。”

中国的儿童游戏还有许许多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凝聚着儿童与成人智慧的游戏也日趋精致化。今日我们面对由古延续至今的许多儿童游戏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其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千余年中,孩子们可能玩着同一种游戏。虽然中国古代社会礼制非常严格,但儿童的天真、纯朴仍是众多游戏的主旋律,在中国古代启蒙的大背景中,也许唯有儿童游戏是比较自由,比较符合人之天性的。

思考题

1.民间游戏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儿童成长为什么要伴随游戏?

3.游戏有哪些社会功能?

4.游乐表演有哪些身体叙事的意义?

5.如何书写民间游戏田野民俗志?

6.少数民族民间游戏资料发掘和整理状况。

7.传统游戏的利用和现代社会价值。

[1] 《临清县志》,第6册,29页,1934。

[2] 刘毅然:《昔日的庙会风情》,见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文史资料精选·昌平卷》,316~317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3]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影印本)下篇卷2“山东”,24页,北京,中国书店,1986。

[4] 娄子匡:《新年风俗志》,45~4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5] 《中部县志》,第21卷,1944,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141~142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6] 《重修镇原县志》,卷5,42页,1935。

[7] 《沧县志》,卷12,31页,1933。

[8] 王健吾、金铁盦:《风筝谱》,23页,上海,上海武侠社,1936。

[9] 万建中、李少兵等:《中国民俗史·民国卷》,4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 顾鸣塘:《斗草藏钩》,4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