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有各种游乐活动,而以春节期间的游乐活动最为丰富。旧历元旦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春节,应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了。从除夕的前几天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都是一直无事于生产而沉浸在各种娱乐当中。以资消遣的游乐有以下几项。
一、逛庙会
旧时,各地庙会之多,庙会对老百姓的吸引力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庙会期间,人山人海,是参加人数最多的民间狂欢场合。
庙会,乡间称为“赶庙会”、“逛庙会”、“赶山”或“赶会”,原为祭奠寺庙神佛而举行的集会,地址一般设在庙宇所在地和附近地方。庙会的核心活动是祭祀,其他内容都是由此而引发的。会间往往还要唱大戏,后来渐有商贩加入,形成了祭神、游乐、贸易的“三合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庙会的祭神逐渐变得无足轻重,而游乐和购物才是庙会的真正内容。庙会为人民娱乐之一,不但借此交易,购置一些物品,且各亲友也多借此机会会面,畅叙衷曲,并可在此时欣赏戏剧、杂技,以开阔心胸,消散郁抑。平时所积蓄的款项,都在此时用来购买一些应用的物品,特别是小孩子尤其喜欢购买一些玩具。各地庙会举办的时期不同,在京城地区,大都是在新年的正月里,此俗延于今。也有一些地区在六月或九月举行,庙会的内容是大同小异的,即使在民国时期最动**的岁月里,百姓也会苦中作乐,庙会仍旧举行。每届会期,当地及附近村堡,无论贫富,均会给子女钱,用来购买玩物以及妇女装饰用品;做父母的,也会赴会采办全年衣料以及其他用品。
北京是著名古都,多有钱有闲的人,他们平日里没有正当的事可做,除了上茶馆便是逛庙会了。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土地庙,都有庙会举行。每到庙会的日子,总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庙会上百货云集,诸如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等,还可以看到各样的艺人,真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备。此外还有许多旧货摊,在这里可以买到一些便宜货。在庙会里还有许多消遣,比如坐台戏、西洋景、说书、魔术、杂技、摔跤等等玩意儿。其中坐台戏,有的搭一个布棚,有的在露天摆几个长凳,演的人有的穿一身破戏衣,有的则穿着短裤褂,戴一顶破纱帽,有的还要粘上一挂胡子,样子很滑稽。据时人载:“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临清庙会不一而足,如城隍庙则正月、腊月及五月二十八日均有会,五龙宫则三月三日有会,歇马厅则四月初有‘接驾会’,碧霞宫则九月初间有会。乡间之会,黎博店在二月中旬,小杨庄在三月下旬。各会之中以西南关之四月会为最大,邻封十数县于初十前后均来赶趁,名曰‘进香火’。全市商业社会繁华,所关甚巨,事虽迷信,要以乐利之见端,游艺之一部也。”[1]
旧时,北京昌平的关帝庙会很红火,每年农历五月十一至十三日举行。北路北侧空地是文娱活动场所,其中有跑马戏的、耍钢叉的、练武术的、拉硬弓的、打弹子的、骑洋车的、耍幡的、摔跤的、变戏法的、拉洋片的、演杂技的、唱落子大鼓书的、数来宝的、说相声的、演双簧的,还有套圈的等。逛庙会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喜事,一般人都要刮刮脸、剃剃头、穿双新鞋、换件新衣;尤其是青年妇女,往往还要打扮一番,这更给庙会增添了色彩和喜庆气氛。逛庙会的人一般先里里外外参观一番,顺便购买所需物品,品尝风味小吃和各种冷食冷饮,再挤入人群观看各种武术杂耍。最后带着选购的物品,在日落之前,高高兴兴踏上归途。庙会结束,庙宇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而人们又开始盼望下一年的庙会了。[2]
《中华全国风俗志》记山东荣成县的“藤将军会”说:“荣成县之东,距城三十里,有成山,山有成山庙,俗称始皇殿。年届阴历六月初五日,附近各村,群趋赛会,名‘藤将军会’,演戏五日。远近人士咸来赶会,有拈香者,有售物者,……贩夫走卒,奔走喧嚷,大有人山人海之观。”[3]清末民初,荣成境内庙会多达67处。1940年日军侵入荣成,庙会全部停止。改革开放以后又逐步得到恢复,逛庙会成为一些地方人们不可缺少的游乐形式。
二、放烟火
烟火又名烟花、焰火,是爆竹演变的品种。燃放烟火的风气,在宋代已非常流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多次描绘燃放烟火的场面,如“忽有爆杖声,又复烟火出,散处以青幕围绕”。
烟花是以硝黄掺杂其他化学物质进行燃烧,而呈现出各种变幻灿烂的景象。多是一些花草、兰竹等形状,有的更以纸制的人物故事穿插在其中,其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有“连升三级”、“金盆闹月”、“窜天老鼠”、“大小花筒”、“串线牡丹”等。当时的人对此有较为详尽的记载:“‘连升三级’是向空斜放,吐出三粒光亮的火焰;‘金盆闹月’腰间扎着一枝扁担式的细竹丝,摆在一个盆子里燃放,它就会在盆子里转圈,接着升上天空而熄灭;‘窜天老鼠’尾端插着一枝竹丝或芦梢,点燃后,它就冲到天空,现出一条长远的火光;‘花筒’摆在地面点燃,它会喷出不同样的火花;‘串线牡丹’中心穿有一个小孔,燃放的时候,必须把它串在一条长长的线条上,它会火花迸裂,来去往还在线的轨道上。”[4]在旧时北京的年节娱乐中所玩的烟火能够发出声响的称为“响炮”,直冲云霄的称为“起火”,两者兼而有之的称为“汲浪”,只在地上盘旋往复却没有声音的称为“地老鼠”,它和“金盆闹月”大概是同一类型,而那些穿插着花草人物形状的称为“花”。
三、舞瑞狮
舞瑞狮,俗称“耍狮子”,据说是从西域传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南北朝后,狮子已成为舞蹈节目里的角色。李白的《上云乐》把“五色狮子”与“九色凤凰”并举。这“五色狮子”即为舞者的道具,类似现在的舞狮。
每年的春节正月里,家家除了贴对联和门神、燃放爆竹以庆祝新年外,还有一小部分民众,敲着锣鼓,举着彩旗,有的捧着古式的兵器,很起劲地沿街去舞狮子。一大群的观众则熙熙攘攘、争先恐后地跟随着。这时便可以看到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小姐太太,打扮得很华丽地站在门前来观赏了。当瑞狮舞到门前的时候,一定要燃起爆竹来欢迎。人们认为瑞狮是驱邪的祥物,它到过门前,那么这年家里都要平安无事了。在爆竹声中舞瑞狮是极其吸引人的。这种狮戏又称为“狮豹”。狮子的制法很简单:用竹篾扎成狮子的形状,外面再用彩纸粘贴,最后披上染麻伪装成狮毛,头、足、干、尾分成几段,内中藏有两人(或三人),前者站立,双手拿着狮子头,后者佝偻着,在狮子的尾部,跳跃着模仿狮子舞动。演的时候,一般都是两只狮子,另外有一人穿着戏装,举着彩球一样的东西来引耍两只狮子,而两头狮子也必然是踩着鼓乐,舞动着扑向彩球,名曰“狮子滚绣球”。狮子舞后有的地方还要舞拳弄棒,表演一番。
“狮子滚绣球”在舞狮类型中属于武狮,其他有文狮、太狮、少狮以及提线狮、火狮、板凳狮等。另外,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还有上海的手狮、江西的手摇狮、广东的舞醒狮、河北的双狮、四川的高台狮、北京的单狮、福建的抽狮、湖南的武打狮等。
四、扭秧歌
秧歌原本是“农作舞”,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宋代时演变为“村田乐”的民间表演形式。清代以来,各种地域风格的扭秧歌已广为流行,其中以东北秧歌、陕北秧歌、河北秧歌、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较为著名。扭秧歌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
秧歌在北方民间颇为流行且独具特色,年前便已开始练习和准备了,一过初五以后,人们就开始组织秧歌队到处表演。其中有高脚(跷)、地辇(以上同称为秧歌)、跑旱船、老汉推车等各种各样的玩艺。参与表演的都是能歌善舞的民间艺人,他们并不是专门从师学来的,多半是一个一个互相学习的。扭秧歌时一般要唱一些庆祝丰年的颂词,如“正月里来正月正,纸糊灯笼挂门前,风吹灯笼滴溜转,风调雨顺太平年。灯笼高,灯笼低,灯笼底下秧歌起,大哥忙把二嫂叫,三嫂抱娃看热闹。我进场子唱一声,婆娘女子都来听,再有一个没来听,格格宁宁害脚痛。进了场子唱一声,灯光菩萨在上听,保佑保佑多保佑,保佑今年的好收成”。[5]陕北秧歌队由“伞头”指挥,舞者大多手拿扇子。民间认为手执扇子表示“风调”,“伞头”领舞表示“雨顺”。
五、踩高跷
高跷一作“高跷”,又叫“脚把”、“柳木腿“等,属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艺人们腿绑高跷,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健、惊险为主。其实,有关高跷的表演,在《列子·说符》中就已有记载:春秋时,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把两根比自己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双腿上,为宋元公作疾走如飞的表演,手上又同时舞弄七把剑。由此可见,当时踩高跷的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以此推算踩高跷的历史,至少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时间了。
此种娱乐,也多在每年正月里举行。一队由6~10人组成。脚登五尺木椽,木椽另有多出一段,与小腿缚在一起。玩耍时,踩着鼓点。高跷多与旱船、跑驴、耍龙、台阁、秧歌等合在一起组成“社火”(宋代称之为“舞队”),游走于街市。每到人家门口,即作种种表演,且歌且舞,伴以音乐。所扮演的也多是旧剧人物,与秧歌类似,但技巧性的要求却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