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一、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
重阳节的辟邪行为与其他的节完全不同。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年间,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一叫费长房的道士,他能知道未来之事。有一次,这个道士预言:他的徒弟桓景,全家二九相重这一天会遭大难。但如果这一天佩戴茱萸,再带着**酒躲到高山上去,就可以避开这场灾难。桓景照师父的话做了。到了晚上,他们全家从躲避的高山上归来,发现牛羊鸡狗果真都死光了。从这时起就有九月初九登高避邪的风俗。由于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登高野宴一直是重阳节习俗的中心内容。
重阳节的辟邪过程是在户外完成的,这与其他所有传统的节迥然有别。在中国人的空间意识中,“家”是最安全的。除了春节外出拜年、元宵放焰火、端午划龙舟、清明扫墓等必须户外开展的民俗活动以外,几乎所有的节日仪式都是在室内操作完成的。团圆之所以是幸福的,首先是基于全家人聚在“家里”,都感到很平安。而“家里”的外面则是相对不安全的,一旦有人要出家门,亲人们就会一再告诫“注意安全”。重阳节的空间意蕴指向恰恰相反,“家”是不安全的,走出家门,投身大自然才能避免灾难。一年之中,只有重阳这一天,“家”是不安全的。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唯有重阳节宣扬了“家”的不安全意识,唯有重阳节以远离“家”的方式远离禁忌和凶恶。
强调和大自然亲近的还有上巳节,《西京杂记》中说:“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但上巳节的游春行为主要是为了生育,而不是避祸消灾。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秋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踏青的春游,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而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古代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之说。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而展开。
上巳踏青,以后逐渐被清明节所替代。清明时节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春季,大地充满生机。人们在“生”的季节里奔向墓地,靠近死亡,与死去的亲人进行对话。重阳节则不同,走出家门,是为了远离死亡。重阳节以死亡的威胁促使人们走出家门,爬山登高,融入大自然的怀抱。而秋季的大自然是硕果累累,山里野果成熟,是农民上山采集的好时机,在民间可称作为“小秋收”。或许,这正是登高的最初动因。辟邪传说,只是为登高游览注入了神圣的意蕴,并非节日的核心仪式。
一年有三十六个九日,何以古人偏重视九月九日呢?溯本求源,与阴阳五行学说有关。重九是一个“阳”字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室内,人们是难以承受和消化不正之气的。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而在户外,气流畅达,尤其在群山之中,更是空气清新,可以远离邪恶之气。重阳节登高祓禊、辟邪消灾的习俗活动蕴含了回归自然的强烈动机,宣扬了大自然的美好与永恒。大自然是辽阔的,是无限的,而“家”却是暂时的,是不安定的,是存在危机的。这就是重阳节日鲜明的文化个性。
二、抒发敬老情怀
中国的节与西方的节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西方的节有着鲜明的不同的主题,节日仪式的对象和范围都比较明确,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而中国所有传统的节是全民参与,其文化含义大同小异,主要表现为两大主题:祈福和辟邪。
重阳节与众不同,除了祈福和辟邪之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鲜明主题,就是敬老。“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为阳数,又是数中最大者,自然就联想到敬老、养老。另外,在民俗观念中,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管子·入国》:“一曰老老”,晏子曰:“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足见古人对敬老的重视。
中秋已过,步入盛秋,季节变化,即将步入冬季,又引起人们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多种情感的交集,使得重阳节的焦点集中在老人身上。
前面阐述了“登高”崇尚自然的生命意识。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寓意,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敬老是重阳节发展的一条主线,其中的许多习俗都是围绕敬老的主题而展开。在中国,年节习俗运行的主要形式是饮食,重阳节的饮食大都具有延年益寿之隐喻。饮“**酒”、吃羊肉面和吃花糕俗称重阳节的“三宝”,此“三宝”共同表达了为老人祝福的美好主题。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酒的这一说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将九月称“菊月”,老百姓把**称“九花”,由于**斗寒的独特品性,所以使得**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它是“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吃羊肉面,因“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花糕的“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备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敬老,作为重阳节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核心诉求,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思想意识,属于中国传统的优秀美德。概念意识如此突出,在汉族其他传统节日中是绝无仅有的。另外,似乎七夕节蕴含的主题也是个性化的,其仪式行为的目的是乞巧。但乞巧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没有进入思想意识的层面。近些年许多年轻人称七夕为中国的情人节,其实七夕传统的民俗事象与情人没有任何关系。至今七夕节向情人节的现代转换并未完成。故而可以说,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具有个性化主题的节日只有重阳节。
三、尽显道教影响
如今,汉民族盛行传统的节主要有除夕、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阳。这些节一般都是极为世俗化的,节日的叙述状态也是以吃喝为主,其宣泄的主题——辟邪和祈福,表达的是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抒发的是现实世界的亲亲之爱。即便是祭祀活动,也都属于民间信仰的范畴,似乎与宗教没有瓜葛。
在这些节日中,只有重阳节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氛,其起源和发展都深受道家影响,道德色彩十分浓烈。重阳节的民俗事象大多体现了道家文化的意义指向,其富有个性特征的登高和祝福长寿的意愿都与道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是重阳节文化个性的第三个方面。
重阳这一天之所以要走出家门去登高,是费长房发出了警告,而费长房正是一位道家的神仙。辟邪消灾只是登高习俗产生的表面动因,其实是费长房代表道家,向人们发出了远离家及凡尘,投入大自然的呼吁。道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老子道教之“道”是天道,即生态之“道”,自然无为之“道”,而非人为之道。这种自然状态的无为之道,体现了一种自然美的意蕴和崇尚自然美的生活境界。
重阳节的敬老和祈求延年益寿的主题则与道家的基本教义是一致的。对道教而言,其宗教理想就是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就是中国传统养生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基础——道教的仙学。正如李约瑟博士曾精辟地指出的那样:“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迷恋于这样一个观念,即认为达到长生不老是可能的。我们不知道在世界上任何其他一个地方是否有与之近似的观念。这对科学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
那么,为何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登高,并集中抒发对老人的美好祝愿呢?“重九”仅仅是时间维度的因果逻辑,这一时间的选择其实符合道家在时间意义上的规范性。因为对道家而言,这一天具有非凡的神圣性。道家的重要神灵太上老君诞生于重阳节,有传说称:“九者老阳之数,九月九日,谓之重阳。道家谓老君九月九日生,取诸此也。”在河南方城一带,人们认为九月九日是太上老君的生日,老君的小名叫“吹儿”,故九月九日这一天,忌吹哨子。以老君为祖师的行业,需行祭拜之礼。
重阳节登高与道教升天成仙有着内在联系。道家认为九月九日这一天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地势高处,清气积聚,人可以随清气飘浮而升天。据传,轩辕黄帝和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道陵都是在这天升天成仙的。古人于这一天登高,本意在于对仙界的向往,溯其源头,是对长寿的企盼。道家炼丹服药,苦练修行,寻求长生不老,反映了执著的生命生生不息的信念。九月九日是道家对成仙时间的一贯认定,在重阳节进入普通人家的生活以后,“升天”便直接演化为“登高”了。道家的仙界观念,与世俗世界对长寿的向往是一脉相承的,表现为从登高仙化到登高祈寿的转化轨辙。重阳登高,是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节日仪式行为,如今已演变成强身健体的节日体育活动了。
思考题
1.中西节日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什么是“节”?为什么要过节?
3.解释节日的狂欢特性。
4.传统节日需要“保护”吗?为什么?
5.当前政府对节日的营造。
6.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与现代意义。
7.政府对现代节日和传统节日不同的宣传导向。
8.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状况与保护机制。
[1] 《荆楚岁时记》杜公瞻注引《殷芸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