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何谓“节”(1 / 1)

植物都是有“节”的。《玉篇·竹部》云:“节,竹约也,竹木不通。”《说文解字·竹部》云:“节,竹节如缠束之状。”节是植物躯干最坚硬的部位,劈柴时最难将其劈开。节也是植物的关键部位,节外才会生枝。植物中“节”的这种特征,影响到中国人对时间的认识。古人认为时间也有“节”,也是一年四季的关键部分。中国人把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平常时间,一部分是非常时间。非常时间是一年四季中最“坚硬”的时间,即最难通过的时间,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间。古代大部分节日都是单日,尤其是单月单日,如一月一日春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中国人讲究好事逢(成)双,成双成对为吉利。这些所谓节日并不像后世演化的那么欢天喜地,称“佳节良辰”,而都是些极不吉利的日子,各有所禁忌,非“凶”即“恶”,所以叫“过节”。

那么如何过“节”呢?主要有两种过法:一是把煮熟的整鸡、猪头等平时吃不到的“荤食”,摆上神龛,供奉给祖先吃,以此祈求祖灵保佑活着的家人平安度过这段凶恶的时间;二是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需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以一些行为约束即禁忌来达到避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