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主教在华传教来讲,真正意义上的《圣经》汉译是从白日升开始的。
1737年或1738年,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工作的英国人霍治逊(John Hodgson,1672—1755,一译鹤特臣、霍治逊)在广州发现了一份《圣经》译稿,并在精心抄录后带回了英国。1739年9月,他将手抄稿献给了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长汉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olane,1660—1753,一译史安罗爵士、史路连)[26],成为斯隆图书馆的收藏品。斯隆将其捐献给大英博物馆手稿部,编在斯隆手稿(Sloane Manuscript)中,中文题名为“四史攸编耶稣基利斯督福音之会编”(Quatuor Evangelia Sinice)。后图书和手稿从大英博物馆分离出来,被收入今天的大英图书馆。目前,该手稿编号仍为Solane MS #3599,与多年前完全一致。直到2007年笔者阅读时,手稿保存之清洁完好,提取阅读之方便快捷,让人感叹敬佩。[27]
大英图书馆收藏的《圣经》译本手抄本共377面,全书以毛笔工整缮写,每面16行,每行24字;版面颇大,高27厘米,宽24厘米。它是依据拉丁文《圣经》武加大译本译成,已包含了大部分新约,包括《四福音书》《宗徒大事录》《保禄书信》和《希伯来书》第一章。《福音书》部分以合参的形式翻译,《宗徒大事录》及《保禄书信》是按经文次序翻译的,《希伯来书》第一章以后的经文则没有译出或失传。由于手抄本并没有记录翻译者的姓名,加上历史资料的缺乏,多年以来人们仅知是某位天主教人士的译作,一直都不清楚更多的细节[28]。直到1945年10月,天主教学者韦利克教授(Rev.Bernward H.Willeke,1913—1997)在美国的《天主教圣经季刊》(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上发表文章,考证出此译本的译者是白日升(Jean Basset,1662—1707,音译巴设),一位曾在中国多年的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而该译本的翻译时间大约是1700—1705年。[29]
白日升1662年出生于法国里昂,父亲是里昂市的行政长官。21岁时,获得巴黎著名的圣苏尔比斯(Saint-Sulpice)修院神学学士学位。1684年,进入巴黎外方传教会[30]修院学习,准备前往亚洲传教。这时正值巴黎外方传教会的鼎盛时期。1685年1月,他启程亚洲,先在泰国学习,接受培养。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27岁的白日升来到中国,18年后在中国去世。
白日升于1689年抵达广州,从1702年开始在四川传教,成为第一位四川代牧区的署理。1707年12月,白日升卒于广州,年仅45岁。据白日升在四川的中国同工李安德(André Ly,中文名据音译)的拉丁文日记可知,白日升与一位中国神父徐若翰(Jean Su,?—1734)合作翻译了《圣经》的新约部分。
这部从未出版的《圣经》部分译本,成为百余年后分别在印度和马六甲出版的最早汉文《圣经》全译本——马士曼译本(Marshman's Version)和马礼逊译本(Morrison's Version)——的基础性文本,虽然他们当时都不清楚这是哪位人士的译作。关于白日升译本与基督教《圣经》最早全译本马士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之间的关系,我将在本书第二章详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