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中国人是他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的说法源自《孝经》,它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说“中国人是他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实际上就是说,中国人不是独立的个体,他永远是家庭的一员,而家庭、家族的成员必须相互依赖。
作家杨争光2010 年发表了小说“少年张冲六章”,小说以少年张冲的成长轨迹为线索,折射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式教育对孩子的不当影响和干扰,表达他的沉思:在我们的文化里,少年张冲和我们一样首先不属于他自己,或者,干脆就不属于自己。他属于父母,属于家庭,属于亲人,属于集体,最终属于祖国和人民。(杨争光,2010,a,266页)。杨争光对中国人的观察与思考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尼斯贝特对中国人的观察与思考是相同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排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一个集体或几个集体(家族、村子、尤其是一个家庭)中的一员。个体并不像希腊人那样是在各种社会环境中保持着个体特征的独立单元……希腊人追求个人自由的意识,中国人是没有的。”(尼斯贝特,2006,1-4)。
杨争光还说,我写张冲,但我写的是中国人的普遍处境(杨争光,2010,b)。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受伤的刘翔被他的母亲喻为“国家的儿子”,是对杨争光“我写的是中国人的普遍处境”的说法的最新例证。刘翔及其团队在明知刘翔脚有伤的情况下,按照领导“力争金牌”的指示,拼命一搏。结果刘翔在跨第一栏时就摔倒在地,后来刘翔单腿跳到终点,全场观众为之动容。刘翔无法做自己,刘翔母亲说,刘翔是国家的儿子!
人类学家许烺光从婚姻、政治、宗教、经济等几个方面比较中美两大民族的生活思想模式。中国人的特色是相互依赖(mutual dependence)和情境中心(situation-centeredness),而美国人的特色是自我依赖(self-reliance)和个人中心(individual-centeredness)。中国人的相互依赖,局限于家属关系网内而不像日本人那样强化和推广到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上。这种狭窄的相互依赖性,在某程度上会演变成为社会心态和群众行为,或多或少导致中国人在19至20世纪列强入侵中国时如散沙般的反应。
“刘翔是中国的儿子”或“我们都是中国的儿女”这些类似的说法或呼声,意味着中国人在某情况下会突破狭窄的相互依赖性,从以家属关系为本的自我进入以国家或其他非家属为本的自我。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中国人超家属关系的自我,是否还包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