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是他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源自《孝经》
哲学家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讨论了以孔子和他的门生为代表的儒家人生哲学。他说,孔子的“仁的人生哲学”,要人尽“仁”道,要人做一个“人”。孔子以后的“孝的人生哲学”,要人尽“孝”道,要人做一个“儿子”。
“《祭义》和《孝经》的学说,简直可算得不承认个人的存在。我并不是我,不过是我的父母的儿子。故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又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的身并不是我,只是父母的遗体,故居处不庄,事君不忠,战陈无勇,都只是对不住父母,都只是不孝。《孝经》说天子应该如何,诸侯应该如何,卿大夫应该如何,士庶人应该如何。他并不说你做了天子诸侯或是做了卿大夫士庶人,若不如此做,便不能尽你做人之道。他只说你若要做孝子,非得如此做去,不能尽孝道,不能对得住你的父母。总而言之,你无论在什么地位,无论做什么事,你须要记得这并不是‘你’做了天子诸侯等等,乃是‘你父母的儿子’做了天子诸侯等等”(胡适,1918/2006,119;见《孝经》天子章第二;庶人章第六;孝治章第八;感应章第十六;等等)。这样,儒家孝文化并不承认个人的存在,每一个人只是父母的儿子。King(1985)也说:“孝被推进到中国伦理系统的中心,因而不承认个人的独立存在。”台湾心理学家黄光国认为,儒家传统中的自我,首先和最主要地是孝的自我(Hwang,1999)。Liu(2008)和D.Sabet(2011)也都赞成黄光国的看法。例如,D.Sabet(2011)说,“按照儒家传统,一个人的身体来自父母,(而他的精神)自我本质上是孝。”既然“中国人是他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的说法来自《孝经》,中国人的自我就是孝的自我。那么,我们只有理解儒家孝文化,才能理解 “中国人是他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的含义和意义。
儒家文化也就是孝文化,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的家族制度的理论表现,而“孝”正是巩固家族制度的最根本德性(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经》),因此,“孝”才能提高到人生哲学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