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己人/外人”的划分:中国人的自我结构(1 / 1)

社会心理学家杨宜音(2005;2009)认为,在“差序格局”概念基础上的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地位,因而彼此间有不同的心理距离。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责任都来自这些不同的心理距离。在“差序格局”概念基础上她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人际关系分类,即“自己人/外人”的划分。这种划分包含了“先赋性”与“交往性”两个维度。“先赋性”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而“交往性”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地缘关系,即由于商业、生产、各种社会活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进行的交往。当然,亲属之间也有交往性。具体说来,“自己人/外人”的划分中,自己人既包括具有亲缘关系的人,也包括具有交往关系的人。外人也是如此。如表3.1所示:

表3.1 中国人际关系的划分

应该指出,2005年杨宜音在费孝通1947年差序格局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划分——“自己人/外人”,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从表1看到,第一等关系不仅有家人,还有密友。这说明‘自己人’的范围扩大到非亲人了,这是社会经济生活快速发展的结果。

杨宜音(2005)认为,“‘自己人/外人’ 这一分类系统,在社会流动加大的情况下,替代了由亲缘关系连带和熟人社会对于人际亲密、义务和信任的保证,成为一个新的身份式概念,它延伸出来的是‘圈子’‘死党’‘铁杆’‘抱团’‘一伙’等现象。它是中国人亲属关系真正的内核,一方面具有交往的动力特性;另一方面也仍然具有身份的规定特性……(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作为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特征,而 ‘自己人/外人’ 正是它在社会心理图式上的表达,也是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为了保证亲密、信任和义务的稳定联系而形成的生存智慧与应对策略。”例如,黑龙江省一个乡村(Xiajia村)有个裁缝,他解放以来一直做裁缝没有受到各种运动的冲击,也避免了做体力苦活。他的密秘很简单:他在村里编制了一个最大的交换网络,所有村干部和有影响的村民都在其中。这样,村干部和有影响的村民都成了“自己人”。作为裁缝他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来保持和扩大这个网络,同时这个网络也保护了他免遭政治迫害,保障了他的赚钱职业(Y. Yan,1996)。还有学者指出,英美社会的生意关系是相当的非个人化(impersonal),所以英语俗语就有“绝不要把商业与娱乐搅合在一起”,可是在中国社会中,要做生意,就必须与娱乐搅合起来。为什么?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别。做生意要彼此信任才能做成。如果不信任别人,我们不敢买他的东西,也不敢与他签订合同。在西方,生意人(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靠法律保障,但中国的法制不完善,生意人之间的信任靠亲密关系。最好是与“自己人”合作,首选的是家人、亲人;其次是同学、同乡、同事;如果做大生意超出了上述范围,就要通过吃喝,娱乐等与陌生人建立关系,建立信任,先成为朋友再谈生意。(刘贤方,2008)

应该指出,这种生存智慧与应对策略不同于西方现代社会团体格局中,保证人与人之间信任和义务靠法律的办法。

我们知道,自我是相对于他人而言的。因此,人际关系分类本身就是自我的结构。杨宜音说,“‘差序格局’的概念鼓舞我们去构造中国人的自我结构”(Yang,2010)。杨宜音关于“自己人/外人”的划分就是中国人的自我模式或结构,即自我在中心,不同亲情关系和交往关系的人围绕自我形成远近不同的心理距离的同心园(如图3.3)。

图3.3 中国人的自我(Y.Yang,2005;2009)

杨宜音在谈到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时指出,“这个自我结构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自我具有同心圆的结构,个体的自我处在同心圆的中央,不同层次的关系编结成网络;第二,边界的通透性,即在不同的场合,个体自我可包含其他人,如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当一个人的自我边界延伸到家庭层次,家庭成员就包含在他/她的自我边界以内……”(杨宜音,2010)

中国人的自我包含其他人,如母亲,已得到神经科学的证眀(Zhu et al.,2007),这一点我们将在第八讲给与说明。

总之,从费孝通“差序格局”的论述到杨宜音(2005)“自己人/外人”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自我的边界是伸缩不定的。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是父母、亲人、好朋友等自己人与外人的区别。中国人的自我包含其他人,如父母,因而中国人的自我是互倚型的自我;与此相反,西方现代社会团体格局中,人与人的平等意味着个人人格的独立,因而西方人的自我与非自我的边界是个体与任何其他人(包括亲属)的区别,西方人的自我是个体的(Heine,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