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在不同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同的,人我的界线即自我与他人的界线是不同的,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1947/2009)提出了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概念。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格局,而团体格局是西洋现代社会的格局。费孝通说:“我们没有团体而有社会网络,重叠的社会网络。一切事情都通过这些网络来完成。这来自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一千多年的传统。”(费孝通,1988)。
西洋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像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
这里用捆柴比喻社会组织,意思是,人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如家庭、俱乐部、工会、政党等。团体内与团体外的人分得很清楚。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各个个人人格平等;另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每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相等的,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这种人与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叫作团体格局。
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与西方现代社会是不同的。人与人关系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每个人都有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这个像水的波纹一般的网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就是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差序格局。儒家文化最讲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伦就是指导社会关系的原则,或者,在社会关系中个人的角色。例如,“礼记”规定,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要守孝三年;一个人的儿子死了,他要守孝一年。父亲与儿子的角色不同,各人要做的事情便不同。而且,儿子要永远听从父亲的。这样,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社会关系)的差序。例如,“君臣父子”“上尊下卑”“男尊女卑”“长幼有序”的差序。
中国乡土社会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村与村之间的往来不多,人口的流动率也小。人们常常是生在哪里也老死在哪里。在同一个村里,许多人不是近亲就是远亲,彼此非常熟悉。因此,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作家十年砍柴对这个以近亲与远亲组成的“熟悉”的社会是这样回忆、体验和感叹的:“我们兄弟从记事开始,融入以血亲、姻亲为经纬的熟人社会,那种自然状态犹如幼鱼游水,雏鸟学飞。我们首先要学会分辨的就是亲属尊卑,谁是我的亲兄弟,谁是我共爷爷的堂兄弟,谁是我共曾祖父的堂兄弟,谁又是没出五服的族兄弟、叔婶;出了五服的那些族人,和谁又更亲近一些;方圆几十里哪些姓李的和我们共了一个祠堂,共一份族谱;祖父、父亲、自己和下一代的辈分是哪个字;而八华里外的那个王姓聚集的村子,谁是我的亲舅舅,谁是我的堂舅舅;姑舅表亲和姨表亲的区别在哪儿。人死了,哪些人可以埋进祖坟哪些人不能;碰到人家办红喜事该说什么贺喜的话,而对长辈的丧事如何致祭,等等。乡村的熟人之间没有秘密,一个家族的爷爷可以随意在你家吃饭时走进来坐到餐桌上和你父亲一起喝酒。这些对我这样成长经历的人而言,是常识,而对我们兄弟的下一代,恐怕就是遥远的传说。”总之,在这样的“熟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的信用不是由契约和法律保证的,而是由对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行为规矩的熟悉保证的。因此,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快,人员流动性大。人们不仅选择经常变换工作,还从这个城市迁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到国外工作、生活。因此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既是陌生人,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人们之间要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就产生了法律。法律保证了签约双方,如雇主与雇员,生意交往的双方等,共同履行协议、合同等。可是,法律的基础是平等,是权利与义务的共存,只有人与人的平等性,才会促成市场经济的产生与良性发展。因此,现代社会是法理社会。
例如,西洋家庭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在英美,家庭包括丈夫、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夫妻两人拜访朋友,就不能说“丈夫”带了他的“家庭”来访。在家庭里边,各成员都是平等的。并没有“夫为妻纲”那一套约束,父子之间也是朋友。在美国,如果父母尽到了养育孩子的义务,父母也有权利让成年的孩子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即让成年的孩子事实上不与父母共同生活。而很多刚刚踏出校门的18岁年轻人也会实践这样的豪言壮语:一旦有能力我就会离开家。这样,西方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价值观念都与团体格局的人与人的关系相联系。但是在中国乡土社会,家里各成员不是平等的,各人必须遵照世俗的行为规矩、按自己的“角色”想问题、做事情。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利。而且,家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括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总之,团体格局的人与人的关系中最主要之点是人与人的平等,而差序格局的人与人的关系中最主要之点是人与人的亲疏之分,以“己”为中心推出,和别人组成亲疏不同的社会关系,像石子投入水中那样,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最基本的是亲属关系:亲子和同胞。其次是朋友关系。“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费孝通,1947/2009,30)。换句话说,中国人的自我的边界是伸缩不定的。
上面综述的费孝通六十多年前的思想,即关于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差序格局概念今天仍然适用于中国社会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理论上说,费孝通已经指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和社会圈子的组织是比较的重要。同样的,在西洋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也是同样存在的,但比较上不重要罢了。这两种格局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形式,在概念上可以分得清,在事实上常常可以并存的,可以看得到的不过各有偏胜罢了”(费孝通,1947/2009,37)。今天的中国,差序格局的人与人的关系仍然占统治地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直到2011农民仍占人口的一半),虽然有近两亿农民工,但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不能成为城市居民。而且,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以及法制不完善的情况也进一步巩固了差序格局的人与人的关系。
事实上,中国社会心理学家,如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杨宜音等,都在费孝通“差序格局”概念的基础上陆续提出各自的关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的分类。如杨国枢(1993)关于家人/熟人/生人的划分基本上承继了费孝通差序格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