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秘笈(1 / 1)

幸福心理学 张璟 4837 字 25天前

通过上述故事我们可以发现,甲和乙对这个世界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同样是危急中找到了半瓶水,甲看到的是还留在瓶子里的半瓶水带给他的希望,看到的是事物积极的一面。而乙看到的则是瓶子里空了的那一半给他生命带来的威胁,看到的是消极的一面。我们说甲是乐观者,乙是悲观者。那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乐观?什么是悲观?甲和乙的乐观与悲观的态度是怎样形成的?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乐观对提升幸福有什么价值?既然乐观有利于解决问题,更有希望面对未来,我们是否可以改变悲观的想法?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阐述。

一 什么是乐观?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自从取得独立地位以后就面临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同等程度的关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工作者却逐渐放弃了后两项任务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第一项任务上,由此形成了专门致力于纠正人生命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科学,即消极心理学或病理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在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下,人格心理学在一段时间内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或人格形成的问题,如对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的消极人格特征研究过多;而对代表喜悦、快乐、乐观、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的积极人格特征研究过少。进入21世纪后,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为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转型提供了契机。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人格心理学仅仅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仍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

乐观是积极的人格特征研究中的热点。对于乐观,可以做如下定义:遍观世上人、事、物,皆觉快乐而自足的持久性心境,与“悲观”相对。

早期的一些心理学家如拉扎勒斯、贝克、泰勒、泰格(Lazarus,Beck,Taylor & Tiger,2000)等人认为乐观是人的一种天然本性,但塞利格曼、艾布拉姆森、彼得森(Seligman,Abramson & Peterson,2001)等人的研究表明,乐观主要还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它虽然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习得性乐观”。彼得森认为乐观主要表现为起着一种中介调节的作用,乐观的积极效果主要表现为在认知水平上对外在真实事件做出的解释进行调节。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保持乐观的病人比悲观面对现实的病人,症状出现晚,活得也久。一个乐观的病人更可能积极接受治疗和获得社会支持,而以往学者普遍的观点就是乐观地看待自己的状况才是健康的。桑德拉·施耐德(Sandral Schneider)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因此,原则上不会产生不现实的对于环境或事件的评价,而是使人能够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欺人。这些对乐观的研究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和更加丰富多彩。

二 乐观从何处来?

当前,对乐观从何处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乐观是一种人格特质,存着遗传基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乐观是一种习惯性的解释风格,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

1.天性论——气质性乐观

气质性乐观(dispositional optimism)最早由心理学家迈克尔·西契尔、查尔斯·卡弗(Michael Scheier,Charles Carver,1985)提出,他们对乐观的定义是:“相信好事而不是坏事将会发生”的稳定倾向,是对未来事件结果的一种积极的总体期望。这种期望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该理论认为,乐观的人对未来的总体期望是积极的,他们倾向于认为好的事情比坏的事情更有可能发生;在面对困难时,他们会坚持追求其认为有价值的目标,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调整自我状态,尽可能去实现目标。西契尔和卡弗认为乐观有着遗传基础,依据埃里克森(Erikson)的发展理论,乐观源自儿童早期经验中培养的信任以及对父母的安全依恋。

2.学习论——乐观解释风格

塞利格曼是影响深远的著名行为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认为,乐观是一种习惯性的解释风格,即个体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而不是普遍的人格特质。解释风格可分为乐观解释风格(OES,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和悲观解释风格(PES,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

解释风格具有三个维度(见表8-1):第一,时间维度上的持久性——暂时性和永久性。悲观主义者相信发生在他身上的坏事、霉运是持久存在的,好运气只是暂时的。而乐观主义者将好运和希望看成是持久性的动因,相信厄运是暂时的。第二,空间维度上的普遍性——一般性和特定性。悲观主义者将失败看成是一般性的,当一件事情失败以后,很容易认为每一件事情都会失败。乐观主义者则将失败看成是特定性的,仅仅会在失败的事情上表现出无助感,但对生活的其他方面仍持乐观态度。同时,对好运的解释正好与霉运的解释相反。乐观主义者认为坏事情的发生有特定的原因,而好事情的发生会增强做其他事情的信心。第三,人格维度上的个性化——内在性和外在性。悲观主义者对不幸的事情内在化,对好运外在化。乐观主义者对自己满意的程度比悲观主义者高得多。

乐观的人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暂时性的、特定性的和外在的因素,如当前的环境等;悲观的人则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永久性的、一般性的和内部的因素,如个人的失败。所以乐观的人会说,考试没有考好是因为出错了题目,或考场空气不新鲜,所以不能集中注意力;悲观的人会说自己学习能力欠缺,专业课没有学好,或自己比较愚钝。

表8-1 悲观解释风格与乐观解释风格的区别

上述两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乐观从何处而来做了详细的阐述,事实上,我们发现两种理论取向并非是对立和决裂的。天性论强调乐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而学习论以解释风格为切入点,强调乐观主义解释风格的认知功能。人格的核心包括个体的认知、情感和外在行为等多维特征。因此,从解释风格的视角解读个体的人格特质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另外,由于二者在时间维度上的着眼点不同,气质性乐观注重个体对未来事件的总体期望,而乐观解释风格偏重对现在和过去事件的归因解释,因此只有实现两种取向的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从全面的时间维度上系统理解乐观的价值。

三 悲观解释风格与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等人认为,我们对能力和控制的知觉是从经验中习得的。他相信,当一个人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他(或她)将停止这种尝试。如果这种情形出现得太过频繁,这个人就会把这种控制缺失的知觉泛化到所有的情境中,甚至泛化到实际上能控制的情境中。于是,他(或她)开始感到自己像一颗“命运的棋子”任人摆布,无助而抑郁。塞利格曼把这种抑郁的产生原因称为“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一个放弃的反应,是源自“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的想法和行为。解释风格是人对为什么这件事会这样发生的习惯性解释方式。它是习得性无助的调节器:乐观解释风格可以阻止习得性无助,而悲观解释风格可以散播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以狗为被试,通过一系列的经典实验,发展了他的理论。

他在三个地板充电的房间里,将实验狗分为三组。第一组狗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逃避电击。它们只要用鼻子去推墙上的一块板就可以停止电击,因此这一组狗是有控制力的。第二组狗所受的电击与第一组狗所承受的电击强度和次数相同,但是第二组狗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让电击停止。第三组狗是控制组,不接受任何电击。在三组狗都经过了上述程序后,实验者将所有的狗放进一个可以穿梭往返的箱子,箱子边上有着很矮的栏杆,接着开始进行轻微电击。第一组狗(曾经被电,但学会了操纵开关停止电流的狗)和第三组狗(没有被电击过的狗)很快地跳出了栏杆,而第二组狗(无法停止遭受电击的狗)则无动于衷,它们只是在原地哀号,这些狗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受害者。

习得性无助的狗在经历过多次消极体验之后,会感到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那么,狗的习得性无助反应是否会表现在人类个体中?

1971年,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位日裔美籍研究生,30岁的Donald Hiroto在塞利格曼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他将参与实验的人分为三组,其中在一组被试被带入一个房间后,把音响的声音开得非常大,让他们想办法把声音关掉。他们试着按控制面板上的各种按钮,但声音依然如故。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把声音关掉。另一组被试则是只要按对了控制按钮的排列组合,就可以把声音关掉。最后一组被试则没有受声音的干扰。经过上述程序后,再将被试带到另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个实验箱,当被试把手放在实验箱的一边时,就会有很难听的声音传出来,把手移到另一边时,这个声音就停止了。结果在先前实验里可以关掉声音以及在控制组的人,都很容易就学会了关掉声音的方法。而无法关掉声音的这一组则坐在实验箱旁边不采取行动,宁可忍受难听的声音。

这个实验证明了人非常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所以当我们失败或无助时,我们经常会选择放弃,甚至感到绝望。但在塞利格曼研究团队后来的实验操作中,他们制造了许多无助的情境,同时发现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不会变得无助,不管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都不会选择放弃。谁很容易放弃?谁又从来不会放弃?很容易放弃的人会认为“都是我不好,我注定一辈子倒霉,做什么都没有用”。而从不放弃的人则拒绝向命运低头,他们说:“这只是环境使然,厄运很快就会过去,生命中还有许多东西比这件事更重要。”你对厄运的解释习惯和你的解释风格,不仅仅是你在失败时嘴里说出来的话,而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你在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养成的。

一个人之所以乐观,主要是因为学会了把消极事件、消极体验以及个体面临的挫折或失败等归因于暂时的、外部的和特殊的因素,这些因素不具有普遍的价值意义。与此相反,一个人之所以悲观,是因为其习惯将消极事件做如下归因:第一,是永久性的,而非暂时性的(时时都这样);第二,是自己的因素,而非情境因素(都是我的错);第三,是普遍性的,而非个别性的(事事都如此)。如此,人将变得不作为、悲观和消极。

当悲观、消沉的时候,我们会经历一个轻微的心理失常状态——抑郁。抑郁是悲观的放大,而了解了悲观,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它的放大形态——抑郁症。

我们在失败时都会感到暂时的无助,但有些人可以立刻振作起来,而有些人则有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之后还是垂头丧气的。如果这个失败的人是一个悲观者,习得性无助会转变成严重的抑郁症;而对一个乐观者来说,失败只会造成其暂时的沮丧。悲观会引起抑郁症吗?塞利格曼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小组曾把有关解释风格的问卷发给了几千名轻重程度不同的抑郁症患者,问他们对好、坏事情的看法。结果发现,有抑郁症的人同时也是悲观的人。但这并不表示悲观会引起抑郁症,它只表示有抑郁症的人同时也是悲观者而已。这种相关不代表因果关系,因为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了悲观和抑郁。要证明悲观引发抑郁,我们需要一组本来没有抑郁症的人,证实在经过天灾人祸后,悲观者比乐观者更容易抑郁。但考虑到在自然情境中做这种“自然实验”会有道德伦理上和经费上的困难,因此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来找这种“自然灾害”。

第一个常见的实验情境就是大学生一学期要进行的两次考试。在他们9月份开学时,先用问卷测试他们的悲观程度和他们的解释风格。10月份快要期中考试时,实验者问学生,你们认为考多少分算是失败?大多数学生回答说B+就算考砸了。B+的预期对实验没有影响,因为研究者所教授课程的平均成绩是C,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会成为实验的被试。在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发考卷的同时,也发了一份贝克的抑郁问卷。结果有30%成绩在B+以下的学生变得非常抑郁,30%在9月测试中表现为悲观的学生也变得很抑郁,而70%既悲观又考得不好的学生变得很抑郁。研究表明,认为考不好是由于永久性和普遍性的原因的学生,到期末考试时依然抑郁。

另一个适合“自然实验”的地方是监狱。研究者测量男性犯人在进监狱前和进监狱后的抑郁程度。在监狱,犯人自杀现象非常普遍,研究者想预测一下哪种人最容易变得抑郁而有自杀倾向。结果惊奇地发现,在刚进监狱时没有一个人是严重抑郁的,但是到他们出狱时,那些进来时很悲观的人变得最抑郁。也就是说,悲观是抑郁症生长的肥沃土壤,特别是当环境不友善时,它生长得特别快。

当然,悲观不是产生抑郁症的唯一原因,基因、大灾难、激素的改变都会增加人们得抑郁症的概率。但不可否认,悲观是抑郁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四 乐观对提升幸福有什么价值?

1.乐观与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施魏策尔(Schweizer,2001)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乐观程度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是测量心理健康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所以,乐观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在压力情境下,乐观者比悲观者就工作而言表现得更好,因为乐观者和悲观者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来应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乐观者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而悲观者更可能采用分心和否认的策略。格雷戈里、哈切特(Gregory & Hatchett,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乐观与任务定向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情绪定向的应对方式,转移,逃避等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朱利安、温(Juliani & Wing,1998)对我国香港地区下岗妇女的调查研究表明,乐观是一种应对失业危机的重要个人资源,高乐观的妇女比低乐观的妇女能更好地把自己与失业问题分离开来,生活得更好。苏姗娜(Suzanne,2003)等人验证了乐观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符合情感模型还是支持模型。其中,情感模型认为,乐观者积极的情绪和自信心有助于心理康复,除非应对方式不能获得即时成功;支持模型认为,乐观者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增强了对心理调适和身体康复的期望,虽然短期内需要付出一定的心理代价,但仍坚持对目标的追求,乐观与人格特征中的尽责性密切相关,从而支持了支持模型。

2.乐观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和睦

乐观者常采用积极方式评价他人和社会,生活态度积极,富有生活热情,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悦,对人宽容,善于接纳他人,肯定他人。因此,人们都喜欢与乐观的人打交道。研究表明,乐观与夫妻关系的积极评价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并对长期的婚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

3.乐观对健康有益

乐观影响健康的第一个方式就是防止无助的发生,进而促使免疫系统强健有力。这个结论来自维辛坦娜(Visintainer)的研究报告。她用三组老鼠做被试:第一组给予轻微电击,但它们可以逃走;第二组给予同样的电击,但逃不掉;第三组则没有任何电击。在开始电击的前一天,她先移植了一些癌细胞到老鼠的肚子里,这种癌细胞如果没被身体的免疫系统消灭掉,最终会是致命的。维辛坦娜移植的癌细胞量正好,在正常的情况下,有50%的老鼠会患上癌症,50%的老鼠因其免疫系统会杀死这些细胞而不会患上癌症。维辛坦娜在实验室里精密地设计和实施了她的整个实验,每一个变量都得到了控制:电击的强度和次数、食物、居住环境,以及癌细胞的数量。唯一不同的是三组老鼠的心理状态。一个月后,第三组没有接受任何电击的老鼠死了50%;有控制感的一组老鼠的70%都成功战胜了癌症;而无助组的老鼠只有27%战胜了癌症,并且有无助感的老鼠比较容易患癌症。这个发现很快被更多更详细的免疫系统研究证实。免疫系统中有一种名为T细胞的细胞,它可以辨识入侵者,如麻疹病毒,然后快速地繁殖自己,进而将这些入侵者消灭掉。另一种天然杀手细胞(NK细胞)可以扑杀它们遇见的任何入侵异物。研究者在无助老鼠身上发现,它们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弱了。无助老鼠血液里的T细胞不再快速地繁殖,脾脏内的NK细胞也失去了它们杀死入侵者的能力。这些研究显示,习得性无助不只是影响行为,它还深入细胞的层次,使免疫系统变得被动。这对解释风格来说又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解释风格是习得性无助的核心。乐观者可以抗拒无助,当他们失败时,他们不容易变得抑郁,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无助经验越少,免疫系统越强健。

乐观增进健康的第二个方式是使人维持良好的健康习惯,有病及时寻医问药。悲观的人认为生病是永久的、普遍的和人格化的。他会认为:“我怎么做都没用。”“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在一个对100名哈佛大学毕业生、为期35年的长期追踪研究中发现,悲观者比乐观者更不容易改掉抽烟的习惯,更容易生病。乐观者习惯掌握自己的命运,会采取行动来防治疾病。

乐观促进健康的第三个方式是减少坏事件发生的次数。有研究显示,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遇到的坏事越多,越容易生病。例如,在6个月内经历搬迁、被解雇和离婚的人的患病的概率最高,甚至得心脏病和癌症的比例也比一般人高。所以即使你自己觉得很好,没事,你还是应该在换工作、退休、离婚或亲人死亡时,特别注意你的身体。丧偶的人在头6个月的死亡率比平常高出好几倍,所以如果你的母亲去世了,你一定要让你的父亲去做一个彻底的体检。你可能会想,谁会碰到较多的不幸事件呢?答案是悲观的人。因为他们比较被动,较少主动采取行动来避免不好的事,而且在事情发生之后也较少采取行动来终止这些事,所以悲观的人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就比一般人高,而如果不幸事件容易导致疾病的话,悲观的人也就较容易生病了。

最后,乐观之所以可以促进健康还在于社会支持。拥有一份深厚的友谊和爱情似乎对身体健康很重要。一个中年人如果有一个好朋友,遇到问题时,即使是在半夜也可以打电话去谈心,那么他的健康状况会比没朋友的人好很多。即使只是一般的朋友,他们也会对抵抗疾病有所助益。同时,没结婚的人患抑郁症的比率要比结了婚的人高。悲观者在遇到挫折时比较被动,他们很少去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乐观解释风格可以增进健康的第四个理由。

4.乐观奠定成功的事业

塞利格曼认为,成功的人除了具备能力和动机之外,还需要坚持,遇到挫折也绝不放弃的坚持,而乐观的解释风格则是坚持的灵魂。1985年,曾经是美国保险业龙头的大都会保险公司,为了夺回以前的市场地位,希望引进新的筛选和培训方法招聘业务员2000名,有15000名应征大都会保险公司的保险员。在所有的应聘者都接受了归因风格测验和职业剖析测验后,最终录用了两组人员:录用了一组1000名在职业剖析测验中表现非常优秀的人,意在观察乐观者会不会比悲观者业绩好;还录用了一组归因风格测验分数高,而职业剖析测验分数为9~11分、没有达到12分标准的新员工129名。这批人在旧有的筛选制度下是根本不予考虑的。结果:在第一年里,在用传统方法录用进来的人中,乐观者比悲观者表现得好,不过销售成绩差距不大,只有8%。但到了第二年,乐观者比悲观者多卖了31%的保险。用特别方法录用进来的业务员销售成绩表现很好,他们比用传统方法录用进来的悲观组在第一年就好21%,到了第二年,差距增大到57%。他们甚至比用传统方法录用进来的1000人的头两年平均销售业绩还多27%。为什么乐观组的一直在进步?研究者的答案就是,乐观造成了坚持。一开始,能力、动机跟坚持一样重要,但时间一久,被拒绝得越来越多时,坚持就变得比能力和动机更重要了。归因风格测验跟职业剖析测验一样可以准确地预测出销售成绩。

五 乐观受哪些因素影响?

既然乐观可以带来这么多好处,为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乐观的?影响乐观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与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一个人天生的遗传基因为其提供了一个乐观基准线。已有的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乐观解释风格有显著的相关,异卵双生子则相关不显著;亲子之间气质性乐观的遗传性可能是25%。由此可见,乐观的父母常有乐观的孩子。

其次,个体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其各方面的发展会受到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乐观作为一种心理品质也会受到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家庭是儿童生活的一个主要场所,家庭中父母的自身因素和养育方式等的不同会对儿童乐观心理品质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文化程度,父母期望塑造的角色类型,以及父母对乐观的鼓励和奖励程度,会影响到儿童乐观的发展。乐观的人更多来自父母双方都没有抑郁的家庭,乐观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更容易让孩子学习如何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普遍的和稳定的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特殊的、暂时的因素,从而养成乐观解释风格。另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乐观的发展,有研究表明父母接受/参与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乐观主义有影响。D.R.鲍德温(Baldwin)的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同青年期乐观水平存在着相关,具体表现为权威型教养方式同青年期高水平的乐观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则不存在这种正相关。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儿童的乐观发展情况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乐观心理品质的培养。学校对儿童乐观心理品质的塑造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班级环境、教师的教育风格以及儿童结成的各种同伴关系等会影响到儿童乐观心理的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为儿童提供一种积极的社会支持关系,且易使儿童在互动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策略,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会使儿童变得悲观、退缩、孤僻。在学校里,除了同伴的影响,教师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其教育态度、风格等对儿童乐观解释风格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德韦克(Dweck,1999)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反馈方式对儿童的解释风格影响很大,教师经常性的表扬对儿童乐观解释风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式。同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与儿童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为儿童创造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儿童乐观心理的发展。

社会作为个体生活的一个大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处在和平、友爱、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儿童更易向乐观型人格发展,而处于动乱、贫困、疏离环境中的儿童乐观水平相对较低。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媒体不断涌现,研究发现,大肆渲染暴力事件易使儿童形成消极悲观的心理,因此,为了儿童健康心理的发展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后,个体自身因素也会影响乐观的品质形成。有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对儿童的乐观主义、悲观主义有一定影响。此外,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也是影响个体乐观心理品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受到的心理创伤对其解释风格的影响很大。例如,经历过父母离婚、死亡,受过暴力侵害等的儿童易形成悲观型解释风格;个体乐观心理品质的发展还受到儿童自身成功、失败经验的影响。由此可见,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个体今后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综上所述,儿童乐观心理品质的发展除了受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外,更多地受到环境因素、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和生物学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了解影响乐观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将有利于教育者采取积极恰当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儿童,从而有助于发展儿童良好的个性、促进其自我的完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