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交焦虑是如何形成的?
林恩·亨德森认为,尽管有基因、气质和环境的作用,但后天因素对社交焦虑症状的影响更加明显。以下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社交焦虑。
· 自身经历应激性、羞辱性的事件,或有被虐待、被忽视的经验,如被老师、父母公开责骂,被他人取笑。
· 一些特定的家庭教养方式,如过于专制或过度保护,会让孩子感到缺少家庭温暖,产生社交焦虑;而父母如果总是责怪或纠正孩子的行为,则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社交焦虑症状。
· 观察他人的行为也会产生社交焦虑,如有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同学被他人欺负的经历。
· 生活的改变需要个体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如得到一次工作晋升,或者与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结婚。
人们被社交焦虑情绪沾染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介绍被称作害羞与社交焦虑的“恶性三循环”理论。
第一个阶段是“害怕”。当社交焦虑者准备好与他人交往时,内心会充斥着恐惧感。他们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会给他人留下坏的印象。这种担心使他们对交流结果产生了消极的预期和自动化观念,预期随着来访者的担心而不断被强化,又使得他们的担心更加严重。他们纠结于积极应对还是仓皇回避,但总体来说,在这个阶段,他们仍然准备着接近他人。
第二个阶段是“羞耻/自责”。当负面预期和自动化观念不断变强,社交焦虑者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内疚越来越严重,他们的羞耻和自责会循环往复。在羞耻感的影响下,他们会觉得他人变得苛责轻蔑、充满恶意,因此对他人产生了愤怒、怨恨的情绪。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不再尝试或想要接近他人,行为的典型特征是回避/退缩。
第三个阶段是“愤怒/怨恨”。羞耻这种情绪体验,能够通过责怪那些比自己更有优势的人而得到减轻。因此,发展出愤怒、怨恨的情绪后,他们将攻击和指责的目标从内部转向外部,开始抱怨他人自私自利,不为别人着想。在这个阶段,他们行为的典型特征是攻击或者被动攻击。
在逐渐升级的三个循环中,消极的情绪和认知观念不断被强化。
附:你社交焦虑吗?《亨德森—津巴多社交焦虑问卷》
请阅读以下35个描述,思考这些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的特质,并用1~5分的标准在________上填上相应的数字:“非常不符合”为1分,“非常符合”为5分,以此类推。
1.________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总是担心自己看起来很愚蠢。
2.________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总感到没有安全感。
3.________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人总是比我表现得更轻松、自在。
4.________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如果被拒绝,一定是因为我表现得不好。
5.________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很难和他人谈得来。
6.________在大部分时间里,我总是感到十分孤独。
7.________虽然表面上过得去,但是我在心里对他人总是很挑剔。
8.________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我也很难拒绝。
9.________在共同合作中,因为不懂拒绝,我做的事总是超过既定任务。
10.________我认为向别人提出要求很容易。
11.________我不会让别人知道我很失落、难过。
12.________我发现约别人出去很难。
13.________我发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很难。
14.________我经常怀疑他人对我的用意。
15.________我常常对别人的要求感到不耐烦。
16.________在小组讨论时,我常常想躲在一边默默观察,而不愿参与讨论。
17.________由于担心被他人拒绝或忽视,我总是很难融入社交情境中。
18.________我担心自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19.________当被问到私人问题时,我常常感到紧张、焦虑。
20.________我不介意被他人利用。
21.________当我感到他人对我很消极时,我会觉得一定是我做了什么错事。
22.________我常常思考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并按此行动。
23.________如果我看起来和他人不一样,我会感到尴尬。
24.________我对自己感到失望。
25.________如果事情没有按规定的计划进行,我会自责。
26.________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常常感到羞愧难当,十分难为情。
27.________我常常能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28.________我很在意他人是否肯定我。
29.________在社会交往中,我常常会积极主动地认识更多的人。
30.________如果有人对我苛刻、挑剔,我想他们一定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
31.________人们越了解我,就越会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32.________我觉得取悦他人很重要。
33.________如果人们知道有人在社交时感到焦虑,他们一定很鄙夷这种人,并由此产生优越感。
34.________与他人交谈后,我常常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表现。
35.________我对自己的社会支持状况感到满意。
计分方法:
所有题目得分除以35,得出的平均分就是你的最终得分。
注意:第10题、29题、30题和35题需要反向计分。即“非常不符合”为5分,“非常符合”为1分。
对社交焦虑症,该问卷的临床诊断标准为3.5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平均分超过3.5分,就有社交焦虑症诊断的可能)。常模包括正常的大学生样本和社交焦虑人群样本。大学生样本的平均得分为2.6分(标准差SD=0.6),社交焦虑人群样本的平均得分为3.6分(SD=0.6)。
(资料来源:林恩·亨德森《害羞与社交焦虑症》)
二 格兰特研究
故事从1938年开始。那一年,时任哈佛大学卫生系主任的阿列·博克(Arlie Bock)教授觉得,整个研究界都在关心“人为什么会生病/失败/潦倒”,怎么没有人研究一下“人怎样才能健康/成功/幸福”?
博克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打算追踪一批人从青少年到人生终结,关注他们的高低转折,记录他们的状态境遇,做到点滴不漏,即时记录,最终将他们的一生转化为一个答案——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人生赢家的标准十分苛刻。主持这项研究整整32年的心理学者乔治·瓦利恩特(George Vaillant)说,赢家必须“十项全能”:十项标准里有两条与收入有关,四条与身心健康有关,四条与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有关。譬如,80岁后仍身体健康、心智清楚(没活到80岁的自然不算赢家);60~75岁时与孩子的关系紧密;65~75岁时除了妻子、儿女外仍有其他社会支持(亲友、熟人);60~85岁时拥有良好的婚姻关系,收入水平居于前25%。
这就是著名的“格兰特研究”(The Grant Study)。研究名字缘于最初的赞助者——慈善家威廉·格兰特(William Grant)。如今,这项研究已经持续了整整76年,花费超过了2000万美元。
从1939年到1944年,这项研究选择了268名当年正在哈佛就读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这批人已经站在了美国年轻人的巅峰,他们有着光明的未来,得享成功与长寿的概率很大。这正是格兰特研究需要的——研究对象要活得够长,否则就不算“笑到最后”,要足够成功,否则怎能算“笑得最好”?
入选者当年都在19岁上下,全部是家境良好的美国籍白人男性,身心健康,仪表堂堂——事实上,每个入选者都经过了严格的体格“选美”,研究者倾向于挑选猿臂蜂腰者,因为一开始的猜测是,“富有男性气概者”更可能拥有幸福人生。
每隔2年,这批人会收到调查问卷,他们需要回答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精神是否正常,婚姻质量如何,事业成功、失败,退休后是否幸福。研究者根据他们交还的问卷给他们分级,E是情形最糟,A是情形最好。不过,光是自我评定可不够。
每隔5年,会有专业的医师去评估他们的身心健康指标。每隔5~10年,研究者还会亲自前去拜访这批人,通过面谈采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目前的亲密关系、事业收入、人生满意度,以及他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是否适应良好。
这批人可谓“史上被研究得最透彻的一群小白鼠”,他们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经济复苏、金融海啸,他们结婚、离婚、升职、当选、失败、东山再起、一蹶不振,有人顺利退休,安度晚年,有人自毁健康,早早夭亡。
最终,这268人里确实涌现了不少成功人士,迄今有四位美国参议员,一位州长,甚至一位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不过,肯尼迪的研究档案早就被政府单独拿走了,预计到2040年才有可能解密。
人们通过研究其余267份人生档案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以下因素不太影响“人生成功”:最早猜测的“男子气概”没用,智商超过110后就不再影响收入水平,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高低也影响不大,外向、内向无所谓,也不是非得有特别高超的社交能力,家族里有酗酒史和抑郁史也不是问题。
真正能影响“十项全能”,帮你迈向繁盛人生的,是如下因素:自己不酗酒、不吸烟,锻炼充足,保持健康的体重,以及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青年时能建立亲密关系。
如下数据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与母亲关系亲密者,一年平均多挣8.7万美元。跟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者,一年平均多挣5.1万美元。
在“亲密关系”这项上得分最高的58个人的平均年薪是24.3万美元。得分最低的31人的平均年薪没有超过10.2万美元。只要能在30岁前找到“真爱”——无论是真的爱情、友情,还是亲情,就能大大增加你“人生繁盛”的概率。
乍一看,感觉哈佛大学用76年熬了一碗浓浓的鸡汤——人生成功的关键是“爱”。这个答案看上去太过普通,以至于让人难以置信。但瓦利恩特说,爱、温暖和亲密关系,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应对机制”。他认为,每个人都会不断遇到意外和挫折,不同的是每个人采取的应对手段不同,“近乎疯狂类”的猜疑、恐惧是最差的;稍好一点儿的是“不够成熟类”的消极、易怒;然后是“神经质类”的压抑、情感抽离;最后是“成熟健康类”的无私、幽默和升华。
一个活在爱里的人,在面对挫折时,可能会选择拿自己开个玩笑,和朋友一起运动,流汗宣泄,接受家人的抚慰和鼓励……这些应对方式能帮一个人迅速进入健康振奋的良性循环。反之,一个“缺爱”的人,遇到挫折时则往往得不到援手,需要独自疗伤,而酗酒、吸烟等常见的“自我疗伤方式”则是早死的主要诱因。
瓦利恩特说:“温暖亲密的关系是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开场。”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拥有美好的童年,但好消息是,不论你今年几岁,都有机会“在爱里获得重生”。在哈佛大学那批人里,一个化名卡米尔的入选者直到35岁才第一次知道被别人全心关爱是什么感受——当时他因肺结核住院14个月,而医护人员给了他一直渴望的爱与温暖。此后,卡米尔从一个自杀未遂的神经症患者,变成了一个负责的医生、丈夫和父亲,他的家人、病人、下属和朋友都衷心地爱他,最终他在82岁攀登阿尔卑斯山的过程中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许多人出席了他的葬礼,向他致意告别——虽然开场并非最佳,但收尾时确实是段丰盛繁茂的成功人生。
(资料来源:Vaillant,G.E.Triumphs of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