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像是一座罗马城,有千条万条道路可以通向它。成功,毫无疑问是最受人们肯定的通向幸福的大道。的确,成功作为人生中最迷人的词汇之一,它抽象地概括了世间的人们所有美梦成真的情境。学业有成,获得优异的成绩,是每个学生的梦想;事业有成,赢得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是每个成人的渴望。恋爱成功,品尝到爱情的甜美滋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所有男女的内心追求……
当然人们对成功的渴望,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个方面。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爱情甜蜜,家庭和睦,万事如意……从节假日的祝福语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成功的要求其实是丰富多彩的。某个方面的成功被人们叫作成功,而人生全方位的成功或更大的成功,则被人们称为完美。我们许多人的生活正是在不断地追求成功乃至完美的征途上。
成功的梦想如此诱人,完美的境界又是如此地令人神往,以至于我们会产生某种错觉:你只要获得了想要的成功和完美,就等于到达了幸福的罗马城。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上面例子中的小郑凭借自己的天分和勤奋以及进取之心,做到了很多方面的成功。作为一名大学生,他的经历堪称完美。然而他的苦笑却告诉同学们,他不是真正的快乐。环顾我们的周围,我们似乎也会看到这样的反例。恋爱成功的人未必真的像单身朋友所想象的那么快乐学业优良的同学也未必真的就能够为自己的学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喜悦,事业有成的人也未必就真的享受事业带来的成就感……
在许多的成功背后,我们看到的不是幸福的面孔,反而更多的是疲惫的、忧郁的、自卑的表情。是的,他们到达了成功的彼岸,却依然在幸福的门外孤独盘桓。
因此,成功和幸福的关系其实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一一对应。成功的确会把人导向幸福,但是在成功和幸福之前,还需要一些条件。就像面对美味佳肴时,一个患有厌食症的人绝对不会觉得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幸福。因为除了拥有这道菜之外,人还需要拥有敏感的味蕾、旺盛的食欲和健康的肠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美食带来的快乐。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同样如此。我们不但需要获得那些外在的成功,而且还需要一副内在健康的“肠胃”——一个能够接纳自我的心灵。
一 认识自我与自我接纳
1.认识自我
任何人,终其一生,相处最多最久的,莫过于他自身。而为之困惑最多、探索最多的,也是他自身。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我满意自己的现状吗?我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每个人在他的生活里,都要用语言和行动去回答上面的问题。
自我,又称为自我意识,指主体对自我的意识,是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我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把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两个部分。主体我是一个代理者、行动者、心理功能的执行者。“主体我”作为执行者,有一定的功能,如控制冲动,计划未来,监控并评价自己的进步,控制自我表现的方式。客体我则是被观察和被感知的对象。当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自我上时,他看到的是“客体我”。“客体我”作为一个对象,表征在人们的自我概念中。当客体我满足了主体我的要求时,人就产生自我满足的体验;反之,则会产生自我责备的感受。换言之,主体我是作为观察者的我,往往代表了社会的要求,在头脑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我的形象;客体我是作为被观察者的我,实质上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处于观察者地位的我,不断按照社会要求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我的表现,由此两者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与矛盾。
从自我的内容上来划分,自我可以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生理自我是最原始的形态,是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年龄、容貌、性别、健康状况以及所有物等方面的认识,在自我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行为上表现为追求外表美,对所有物的占有、支配和爱护等。心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心理品质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性格、智力、态度、爱好等的认识和体验。例如,自己的理解力、记忆力是强还是弱,思维是敏捷还是迟钝,做事果断不果断,等等。社会自我就是个体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是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经济状况、声誉、威信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
2.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个体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一种态度,是作为观察者、评价者的“主体我”对现实存在的“客体我”的接受和包容。自我接纳的出发点是基于自爱,即对自我深深地理解和尊重。一般来说,能自我接纳的人,能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身体、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接受这些特点。这并不是说他就从此认为自己无须改善自己,而是说他真正将自己视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人。自我接纳的最终目的是让个体正视并拥抱真实的自己,然后在现有基础上整装出发,去进一步完善自己。
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自己崇拜的两位导师魏特海默(Wertheimer)和本尼迪克特(Benedict)存在着共有的人格模式,进而选择出48位杰出人士进行了研究。结果马斯洛发现他们拥有一个共性,即拥有接纳的能力。有接纳能力的人可以用孩童一般的目光,不加批判地注意和观察人与事物原本的样貌,他们不容易被偏见干扰,能对生活做出更合理、可行的规划。在他看来,一个健康的人应该能做到接纳自己与人类的天性,不为此懊恼或抱怨。“就像一个人不会抱怨水为什么是湿的,或石头为什么那么硬。”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则总结出了一系列不自我接纳的人的特征:他们将频繁地过度沉浸于对个人糟糕状况的悔恨中,无法专心解决问题,变得越来越低效。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像他们这样的废物基本上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因此可能会不再努力完成他们希望完成的事情。他们可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已经被证明的优点,认为它们实际上名不副实,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已。为了“证明”自身价值,他们可能处处迎合他人的喜好,以期望获得他人的承认,从而放弃按照自身意愿行动的机会,不管这种意愿是否正确。当他们拼命想要取得成绩或者讨好别人时,他们可能倾向于在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毁灭自己。他们可能逃避责任,不再努力,变得“像死人一样”。他们可能会毁掉他们对于创造**的大多数或绝大多数潜力。他们可能沉迷于自身和他人的比较之中,包括成就上的比较,而且倾向于追逐名利,而不是追求快乐。他们可能常常感到焦虑、惊慌、恐惧。他们可能倾向于追求短期享乐,缺乏自律。他们可能经常采取自卫策略,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架势。作为补偿,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极其粗野或者“阳刚”的态度。他们可能会对他人充满敌意。他们可能会变得异常消沉。他们可能会逃避现实世界,躲进自身的幻想之中。他们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负罪感。他们可能向世界展示虚伪的假面。他们可能毁掉他们所拥有的许多特殊才能。他们也许很容易意识到自己缺乏自我肯定,因为缺少自信而责备自己,从而做出比以前更低的自我评价。他们可能会受到许多身心反应的困扰,而这又会鼓励他们进一步贬低自己……
要准确理解自我接纳的含义,我们需要将它和其他两个概念——“自我放纵”“自我尊重”区别开来。首先,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完美主义者”,他们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力争做到优秀,实际上也可以做到很优秀,但是他们其实对自己并不满意,所以他们才拼命地去追求各种外在标准里的“完美”。在他们看来,人一旦接纳了自己,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就等同于自我放纵、自暴自弃。这些人对自我接纳抱有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认为它是人“堕落”的开始。这种观点其实是大错特错的。自我放纵的基本出发点是自我厌恶,本质上是在报复自己,是内心绝望无助的结果,是一种非理性的做法;而自我接纳则是出于自爱,是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进步的,是在承认自己局限性的基础上,对未来仍然怀有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实现了自我接纳,就能够客观冷静地审视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并付诸行动。其次,自我尊重,从表面上看和自我接纳似乎非常相似,而实际上,自我尊重指的是个体由于拥有聪明、正确或有能力的表现而重视自己。从极端逻辑来看,它是“由于头脑完全致力于理智而产生的结果、表现和回报”。也就是说,人对自我的尊重是基于现实成就这个条件之上的。一般来说,成就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自尊的高低。而自我接纳意味着个体完全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不管他是否拥有聪明、正确或有能力的表现,不管其他人是否认可、尊重或喜爱他。因此,自我接纳是无条件的。
二 自我接纳,奠定幸福的基石
美国心理学家拉夫(Ruff)指出:“自我接纳是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说,自我接纳对一个人实现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上,自我接纳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1.自我接纳是获得幸福的基础条件
心理健康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而接纳自我是达到心理健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不接纳自我被视为心理疾病的一个指标。作为与个体自我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态度特征,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的养成有直接的影响。心理学家发现,自我接纳意识的增强能够不断将过去与现在的经验同未来预期进行整合,帮助个体实现自我和谐的健康状态。而自我接纳的缺失则使在统合不同自我经验时发生困难,最终导致同一性混乱,这往往是青少年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一种诱因。一个不肯接纳自我的人,心理健康都谈不上,距离幸福更加遥远。所以我们说,自我接纳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条件之一。
2.自我接纳能有效减少痛苦,增进幸福感
人们难以幸福的原因与自身痛苦较多有关,而许多痛苦则往往是不够接纳自我的结果。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善于自我接纳的人心理压力水平更低,更少感到痛苦。善于接纳的人能更全面地看待自己或他人。当他们与别人比较时,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某方面的劣势而产生“比不上”的痛苦感(嫉妒)。因为他们明白即使自己有劣势,也依然有独特的价值。同样地,当他们发现别人有缺陷时,他们也不会因此看不起别人、认为对方一无是处。如此一来,自我接纳能够帮助人们消除许多关于自身的痛苦,从而增进自身的幸福感。
3.自我接纳是由成就通向幸福的桥梁
人只有接纳了自我,爱自我并尊重自我,才有可能体验到幸福的存在。假如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获得了很多的成就,但唯独还是不能接受自己,那么他还是享受不到这些成就所带来的幸福。也就是说,人们为谋求幸福的所有努力,最终需要通过自我接纳这个桥梁,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否则,再多的努力,只能带来幸福的希望,或者获得幸福的若干个外在条件,唯独不能带来幸福本身。人们只有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缺点和烦恼,挣脱完美主义的桎梏,抱着开放的心态,从失败中学习,并接纳自身的负面特质,才能完全释放潜力,并从成功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成就感以及持续的幸福感。
4.自我接纳能与幸福相互促进
获得幸福的感觉是什么?大部分人会感觉更爱自己了。当一个人体会到了幸福的感觉,他对自己的满意度会更高,会更能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其结果是他会更加地理解和尊重自己。整体上,自我接纳和幸福是一对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自我接纳不但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人幸福的结果。
三 接纳自我,开启幸福的大门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已经获知了自我接纳对幸福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就要具体来看,要走向幸福,我们该如何接纳自我。
1.加强自我了解
了解自我,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能力、价值观、个人目标与需求、个人生理与健康情况、工作经验、社会阶层与教育水准、性别、年龄、负担状况、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方面。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中了解自我他人是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了解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与别人交往。了解他人和了解自身是一个同时发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了解别人,也就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通过与别人的比较和互动,我们也得以不断明确自己,包括外貌、身材、智力、个性及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等。但是,在和别人的比较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比较的参照系。第一,跟别人比较的是行动前的条件,还是行动后的结果?一般来说,行动前的条件往往难以改变,而比较行动后的结果对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则更具有意义。比如在同一所大学,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个人综合素质发展参差不齐,仅仅聚焦于入学初的差异,并不能明确自身的定位,而比较大学四年之后同学们的区别,则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状态。第二,跟人比较的标准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是可变的还是不可变的?经常有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其实他们关注的可能是身材、家世等不能改变的条件,没有实际比较的意义。第三,比较的对象是什么人?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还是个人心目中的偶像或极不如自己的人?一般来说,与自己的偶像和极不如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往往容易“失真”,参考意义远不如和那些与自己条件类似的人所进行的比较。所以,确立合理的参照体系和立足点对自我的了解尤为重要。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中了解自我从我与事的关系中了解自我,即人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了解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做事的过程中,人们会积累起许多关于自身身心特点的经验,将有助于人们更大程度地发现、了解自我。例如,通过感冒发烧仍参加考试一事,小张认识到自己其实内心很有韧性,并非原来自以为的脆弱。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了解自我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的关系中了解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我”中去了解自己。
第一,自己眼中的我。这是指个人实际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第二,别人眼中的我。这是指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应而觉知的我。不同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不同,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统觉。
第三,自己心中的我。这是指自己对自己的期许,即理想的我。我们还可以从实际的我、自觉别人眼中的我、自觉别人心中的我等多个我来全面了解自己。马克思很欣赏这样一句谚语: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你跪着。事实上,许多事情别人能做到,自己也一定能做到,关键在于要充分、准确、客观地了解自己。要做到这一点,人们必须先在心理上接纳自己。
2.减少自我评价
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人类具有极强的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天生的,而且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强化。自我评价既有明显的劣势,又有明显的优势。他假设,如果他们能够尽可能地严格限制自己,只评价自己的表现,而不对自己本身进行有力的评价,可能会取得过去从未取得过的、超乎想象的自发性、创造性和满足感。
埃利斯认为,人们高估了自我评价的积极意义,低估了它对我们生活的损害,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正面和负面的自我评价都是缺乏效率的,常常会严重干扰问题的解决。如果你由于自己的表现而抬高或贬低自己,那么你会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因此你的表现往往会受到影响。而且,自我评价通常需要人们反复思考,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只有当你拥有许多才能并且没有什么缺点时,自我评价才能发挥出良好的效果。不过,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属于这个类别的人少之又少。自我评价往往还需要人们拥有全面的竞争力,而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人同样凤毛麟角。
第三,自我评价几乎总是得到高人一等或者低人一等的结果。如果你将自己评价为“好”,那么你通常会将他人评价为“差”或“不太好”;如果你将自己评价为“差”,那么你就会认为其他人“不太差”或“好”。所以,你实际上强迫自己在“好坏”上与他人竞争,而且不断产生嫉妒、猜忌或者高人一等的感觉。这种思想和感觉很容易不断导致个体冲突、群体冲突和国际冲突。关爱、合作以及其他形式的同情被挤到了一边。
第四,自我评估会提高自我意识,因此往往会将你的内心封闭起来,缩小你的兴趣和快乐范围。而且,因为你的少数行为而责备或表扬你的整个个体的做法是一种不科学的过度泛化。
第五,当人类自身受到赞美或谴责时,这种评价带有一种强烈的暗示,那就是人们应当因为自身的“好”或“坏”得到奖励或惩罚。不过,正如上面所说,如果他们是“坏”人,那么他们已经因为自己的“腐坏性”而陷入极度不利的境地。如果我们进一步因为他们的“腐坏”而惩罚他们,那就太不公平了。如果他们是“好”人,那么他们已经因为自己的“优秀”而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如果再去因为这件事情而奖励他们就显得多余或者不公平了。
第六,对一个人给出准确完整的评价很可能是无法实现的。一个人所具有的品质很可能每年都在变化,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为了全面评价一个人,需要对他的每一种正面和负面行为给出特定的权重。然而人的各种品质是不同的——正如苹果和梨是不同的,一个人不能对苹果和梨进行合理的加减乘除。因此,所谓“客观的”自我评价缺乏实际的操作性。
3.积极调整自我
第一,调整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理想自我就是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即在个体的自我概念中定位我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通俗地讲,就是我希望、期待我是什么样的人。它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当今大学生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内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或者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
是不是“理想自我”越理想就越好?答案是否定的。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取决于理想的高低,而在于现实自我的表现。什么是一个足够好的“理想自我”呢?我们认为,“理想自我”高于现实,要对人有挑战性,但相对于个人的能力,其难度最好处于一个中等程度的水平。这样一来,理想自我既对自我有指导性,又有可行性,有助于促进个体不断努力向上。相反,过高的乃至脱离现实的理想其实只能摧毁一个人的信心,而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所以,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不应太大。
第二,明白自我接纳不需要条件。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一件事是:爱自己和接纳自己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无论你曾经做过什么,无论你是怎样的,拥有什么样的外貌特征、声音体味,无论你来自什么样的文化和家庭背景,作为这个世界的一分子你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的使命是让这个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更多元更丰富,所以你天然地就应该被接纳、被珍爱,尤其是被你自己接纳和珍爱。
第三,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从理念上讲,人们大都承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样,也不存在精灵神通的完人。但在认识自我、看待别人的具体问题上,许多人仍然习惯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样样都是,对别人也往往是全面衡量。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名人、伟人也不例外。洛克菲勒(Rockefeller)是石油大王,他有学习障碍,但他是社交能手;凡·高(van Gogh)受情绪困扰,但他在视觉上的成就却是超凡的;贝多芬(Beethoven)失聪,但他是乐坛上的巨人;罗斯福(Roosevelt)的下肢残疾,但他带领美国人赢得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丘吉尔(Churchill)有沟通障碍,但是他在国际政坛上号令群雄,叱咤风云;孙膑腿上有残疾,但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所以,我们不要为自己的缺陷伤心难过。
第四,认识到“你”不等于你的错误。承认自我意味着接受自己的现状,包括自己的错误、弱点、失误,也包括自己的财产和力量。不过,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些消极因素属于我们而不等于我们时,我们的心态就会平稳得多。很多人耻于健全的“自我承认”,因为他们坚持把他们的错误与自己等同起来。我们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在感情上容忍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学会从思想上承认我们的弱点。“你”不会因为犯了一个错误或者方向有一点偏差而毁灭或者变得没有价值,就像一篇文章中有一个错字、小提琴发出一些不和谐的音响并不影响它们的价值一样。不要因为自己不完美而憎恶自己。
第五,原谅自己的失败。人需要接受一个事实:有时你不得不妥协。人无完人。当你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对自己严加责备是无益的。这样的态度常常导致你完全放弃,或者降低标准。假如你总是无休止地埋怨自己甚至惩罚自己,你将陷入一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要向儿童学习:他们学走路时,有时会跌倒。他们既没有放弃学习走路而改成继续爬行,也没有因为跌倒而责备自己。他们休息一会儿,拍拍尘土,接着继续下一次的练习。
4.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人们通常把自己不优秀、不幸福归因于外在的令人痛苦的事件,而心理学家埃利斯却不这么认为,他坚持认为人变得抑郁、焦虑、伤心,是因为错误的推理和非理性的想法。他还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藏着许多非理性的观念并依赖着它们。正是这些非理性的观念阻碍了人对自我的接纳,也阻碍了人获得幸福的脚步。总结起来,大学生一般存在以下不合理的信念。
第一,自己绝对要获得周围人,尤其是周围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点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即使一个人花很多的心思与时间去取悦他人,也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人的赞赏,这样反而会让人丧失真正的自我。
第二,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
点评:生命的价值在于自己,不需要盲目和别人攀比。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追求,不断地超越自己。
第三,对于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点评: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责备与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使事情更糟。接纳、帮助犯错者,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结果。
第四,如果事非所愿,那将是可怕的事
点评:世界不是我们个人创造的,当然不可能事事如愿。而且变数增加了生活的各种机缘巧合,常让人得到意外的惊喜。人应该正视不如意的事,寻求改善之法;即使无力改变,也要善于从困境中学习。
第五,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
点评:伤害我们的常常不是外在事物,而是我们自己对这些事物的信念与态度。只要我们尝试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就可以轻松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
第六,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可怕的事情,应牢记心头,随时准备它们的发生。
点评:考虑危险发生的可能性,计划如何避免,不失为明智之举。但过分忧虑,反而会扰乱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使生活变得沉重而缺乏生气。
第七,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
点评:逃避困难与责任,会因贻误时机而使问题变得越发难以解决。一个理性的人会勇于面对困难,承担责任,使生活过得更加充实。
第八,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比自己强的人。
点评: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我们不必拒绝别人的帮助,但绝不能完全依靠别人的帮助。
第九,以往的经历是影响个人当前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点评:以往的事实虽不可改变,但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客观地分析过去对现在可能存在的限制,善用自己的能力和机会,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使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充满希望与生机。
第十,一个人应该关心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为此感到内疚与难过。
点评:关心别人是人的一种美德,但我们无须为别人的困难与不安感到内疚,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早日走出阴影。
第十一,任何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到,那是莫大的不幸。
点评:世界上有些事情根本就没有答案,凡事都要追求完美的解决是不可能的。完美主义者只能使自己自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