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1 / 1)

女性电视历史短暂,发展势头参差不齐,这既是媒介市场细分化和女性地位日益重要的结果,也是电视媒体市场定位的结果。女性电视的出现丰富了电视的种类,结束了我国女性电视媒介缺席的历史。

自从电视向细分化发展并选择女性作为目标受众以来,其具体情况不断变化:有的发展壮大,有的则被合并到都市频道,有的发生娱乐化转型,有的被停播,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女性电视媒介的发展,需要明确自身的性质和身份,充分利用电视媒介的优势和传播符号及各种交流手段,促进交流,增进传播效果。

女性电视媒介的发展需要国家、媒介和市场的配合,国家以适当的规范设定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的框架,媒介在此框架内明确身份,遵循电视传播的规律,利用各种电视传播手段赢得市场,是女性电视媒介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如央视的《半边天》栏目,是基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而成立的。

[2] 关于女性电视媒介三个发展阶段的分期,转引自寿沅君:《曲曲折折路十年——中国电视女性栏目的历程》,http://ent.people.com.cn/GB/1083/3677933.html,2018-09-01。

[3] 这三位女编导分别是孙素萍、寿沅君和王娴。

[4] 寿沅君:《曲曲折折路十年——中国电视女性栏目的历程》,http://ent.people.com.cn/GB/1083/3677933.html,2018-09-01。

[5] 表内数据来源:各女性电视的官网。

[6] 2005年8月4日,笔者在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采访频道总监霍红女士。

[7] 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69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8] 石长顺:《从长沙女性频道的创办看电视策划》,载《新闻战线》,1999(9)。

[9] 论坛先后邀请女性学研究者李小江、学者李银河、《半边天》主持人张越、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中央电视台首席化妆师徐晶、作家毕淑敏、经济学家何清涟、IT女性于红岩、中国第一位色彩专业顾问于西蔓、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作家张抗抗、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好莱坞第一位华人制片罗燕等。

[10] 张明志:《中等城市电视台自制节目的一些特点》,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6)。

[11] 2005年1月28日,女性频道进入武汉有线电视网。同年4月6日,频道将节目信号成功传输至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在武汉,女性频道采用股份合作制进行经营。2004年11月,长沙电视台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合作成立“武汉女性电视传媒有限公司”,电视台以《女性频道》的无形资产和电视节目入股,占股份的51%,武昌分校投资500万元入股,占股份的49%。

[12] 2008年,女性频道开始跨出国界,走向美国。

[13] 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271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 法国时尚电视台(Fashion TV)1997年在巴黎成立,目前是全球三大时尚电视媒体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覆盖全球的24小时播放的时尚频道,法国时尚电视台通过卫星和上千个光纤系统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内容是时尚服饰和珠宝信息的发布。频道完全商业化运作,主要有电视栏目内容销售(包括整频道内容销售和部分频道内容销售)、广告和相关产品开发、大规模时尚活动的授权等。参见稷之:《“让中国的美丽与世界接轨”——访法国时尚电视台市场与品牌发展部总经理雅荣》,载《传媒观察》,2005(12)。

[15] 法国时尚电视国际模特大赛是一个有着广泛国际影响的国际模特赛事,是世界时尚设计大师和众多国际品牌追逐的目标。

[16] 黄著诚:《找位·定位·到位——广西卫视着力营造频道特色》,载《新闻战线》,2005(10)。

[17] 这七大剧场分别是幸福、丽人、温馨、欢乐、魅力、好梦、周末青春剧场。

[18] 黄著诚:《找位·定位·到位——广西卫视着力营造频道特色》,载《新闻战线》,2005(10)。

[19] 此前,济南电视台已有六个频道,分别是新闻综合频道、影视频道、娱乐频道、生活频道、商务频道和少儿频道。

[20] 李硕:《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实践策略》,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7)。

[21] 目前,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上可找到的《半边天》最后一期视频是2010年7月27日播出的《我的青春我做主——“雷人”店主》。

[22] 寿沅君:《〈半边天〉长大了——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成长三部曲》,载《妇女研究论丛》,2002(2)。

[23] 这40个人分别是:女记者5人,女创业者8人,从事艺术的女性6人,女医务工作者2人、空姐2人、从事司法工作的女性2人、女教授1人、女作家1人、人大女代表1人、问题女孩1人、从事管理工作的女性3人、女探险家1人、女教练1人、女邮递员1人、女工2人、普通妻子1人、吸毒女2人。

[24] 周一的《半边天·调查》侧重女人的权利,女人的问题,女人的得失,女人的悲喜。主持人李潘带观众到现场去实地调查,到事件的背后去;周二的《半边天·访谈》,嘉宾与张越就寻常世界的梦想和饮食男女的情怀进行访谈;周三的《半边天·故事》讲述亲切感人、悲壮动人、深刻省人的故事;周四的《半边天·人物》讲述人的经历、情感和灵魂;周五的《半边天·剧场》,通过真实的讲述和虚拟的扮演,再现女人的亲身经历和隐秘情感。

[25] 笔者曾连续三年给硕士研究生对比《半边天》和《天下女人》,并做过个别访谈。她们一致认可《半边天》的价值及其弘扬的观念。

[26] 收视率导向之意不在受众,在乎广告利润。收视率导向以及其背后的文化体制最终必然带来“劣币驱逐良币”之后的平庸的同质化,受众在低水平重复的过程中进行着周而复始的文化上的“自我激赏”。时统宇、吕强:《收视率导向批判——本质的追问》,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

[27] 訾波提出“绿色收视率”,强调节目品位和公共媒介的社会责任,参见《从“绿色GDP”看“绿色收视率”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载《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赵扬提出以“欣赏指数”指标作为对单一收视率指标的修正,完善对电视节目的综合评价。参见《从收视率与欣赏指数的背离论受众作用》,上海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28] 当然,遇到沉重的话题时,主持人还是会控制现场的气氛,以使现场气氛与主题一致的。例如,2010年5月8日的母亲节特别节目“重生母亲”,节目邀请两位在汶川地震中丧子的母亲进行讲述,在沉重的话题面前,嘉宾和主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29] 2003年,栏目组被评为“2003年河北省实施春蕾计划先进集体”,制片人当选为第五届河北省少儿基金会理事;2004年、2006年,《今日女性》栏目组分获河北省妇联授予的河北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30] 除妇联给予的荣誉之外,《今日女性》的部分节目也获得同行业的好评:《我们众志成城》在2003年度河北省“女性题材好新闻”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该节目同时获河北省女记者协会2003年度好新闻一等奖;《人造美女》荣获2003年度好新闻二等奖。

[31] 巩慧、孙雨风:《河北卫视〈家政女皇〉突出重围》,载《市场观察》,2010(5)。

[32] 三大女性频道的介绍,参见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第二章,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3] http://www.mylifetime.com/,访问时间:2012年12月1日。

[34] 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72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5] 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73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6] 刘利群:《美国女性电视频道的社会性别解读》,载《妇女研究论丛》,2005(4)。

[37] 表格资料来自作者对WE tv的持续观察。节目名称和内容介绍均为笔者所翻译。

[38] 张春华:《传媒体制、媒体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基于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的反思》,载《国际新闻界》,2011(3)。

[39] 尼尔·波兹曼认为,“当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美]厄尔·波兹曼:《娱乐至死》,6-7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