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黄城根小学 杨天慈
参与了本次班主任培训,我总结了一句话:“培训,是需要**的。”记得在参加工作前,在大学里也听过一些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可是那时的我总是在课上提不起精神来。然而,步入工作岗位后,在工作中遇到了种种教学上的挑战,也碰上了与学生和家长之间沟通的重重难关。除了学校老师对我的帮助外,学校这次也及时地为班主任们提供了班主任培训的系列讲座,真的可以说是解了新班主任的燃眉之急。带着寻求答案和帮助的愿望,这些原来被我“束之高阁”的理论知识不再空洞,反而令我觉得很有实效性,可以应用于当下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归功于讲师的精彩讲解和带来的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另一方面则源于与自己班级中的真实素材的联系。带着这种**与渴望,大家在这几次培训当中,都很积极地参与、思考、提问,觉得“饥饿感”得到了满足。
下面我就一个具体的小例子,来谈一谈我的感受。在前几次培训当中,老师为我们介绍了高效教师的人格特征,以及师生关系的新模式。其实,在纯粹听课的时候,对我个人而言,“接受”的成分比较大。但是,之后的“应用”让我尝到了甜头。如何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帮助者”和如何用“共情”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都帮助我化解了实际问题。
还记得,有一天上操前,班里的小杨同学说前几天他的胳膊有些扭到了,所以想申请不下楼上操。我没有同意。因为校规有明确规定,学生不得在上操期间独自留在没有老师在场的班中,并且有特殊原因不能上操的学生,需要医院或家长的假条证明;又鉴于他的家长没有按照班规交给我假条,或在紧急情况下发短信告知,所以我依然让前几节课间还相当活跃的小杨穿好衣服,到楼下见习了。但是,就在当天中午,孩子的肚子有些疼,并且回家休息了。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孩子妈妈发来的一条带有“情绪”的短信。内容大致是他妈妈不理解为什么他的孩子说身体不太舒服,可老师还是不近人情地让他下楼了;另外,她觉得是因为昨天孩子没有留在班中,所以导致接下来的肚子疼和回家后的呕吐。
看到了这条短信后,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如果是在以前,我可能直接把学校的规定转发给她,让她自己去理解。可是在开始掌握了何为共情与有效帮助者后,我体会到了这位家长在“不理解”之外,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心疼”。纵然一条校规的说明能够让家长口服,可是也会令家长认为我这个班主任不够关心学生。于是,我采用了共情的方法。“小杨妈妈您好,好在孩子没有发烧,让您担心了。学校从一年级起就有规定,凡是体育课或课间操无法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家长需要提交书面假条,以便在室外仅参加见习活动。如果是骨折或其他有医生开免体证明的情况,孩子可以留在有老师的班里,或老师办公室休息。放学时您给孩子写张假条吧,腿没好这几天,多给他穿几件衣服,戴上手套和帽子,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孩子容易喝凉风,那最好戴个口罩,这样或许能避免肚子疼。见习时,我也肯定会安排孩子站到有阳光的地方。”看到了这样一条回复,家长“情绪”被消除了,并且也表示了理解,并承诺下次一定遵守学校规定。
在不断碰壁和逐步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本次培训,我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知识,并且培训又帮助我解决了实际问题,受益匪浅。感谢学校对班主任的培养,让我们不但把工作做“熟”,更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