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并且强化正念,从而修复心态(1 / 1)

在生活中,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每当遭遇灾难或者逆境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抑郁的反应。当我们失去了重要的东西时,当我们感到被周围所抛弃时,当我们被羞辱所打击时,抑郁总是悄然而至。其实,抑郁非但于事无补,还会导致我们的心情越来越糟糕,更加不可能好好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修复心态,最好强化并保持正念。

所谓正念,就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及不作判断。首先,正念意味着“有意识地觉察”。在某些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混淆“正念”和“觉察”这两个词。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但是,并非意味着人们在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情绪。要想保持正念,就要有意识地觉察自己,而不是习惯性地觉察自己。举例来说,在吃东西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在吃东西,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念念分明。倘若我们只能习惯性地觉察,它们就会随意攀缘,而不会主动将注意力带回到吃东西的过程。习惯性的觉察没有任何目的性。但是,目的性却是正念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假如我们致力于体会当下,不管是情感、呼吸还是诸如吃东西之类的简单行为,都是在积极地培育心境。假如让心任意攀缘,就会杂念丛生,包括一些负面的心念。如果任由心念发展,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强化相应的情感,从而导致自己非常痛苦。正确的做法是有意识地强化并且保持正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修复自己的心态,削弱杂念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更有利于培育平静和愉悦的心境。

张琦是一名大学老师,在他45岁时,学校组织的一次体检中,不幸被查出得了癌症。幸运的是,癌症属于中期,发现得比较及时。刚开始的时候,张琦老师的心情极度恶劣,他觉得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即使做手术、做化疗,也只是拖延时间而已。因此,他的情绪很低落,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很多亲戚朋友都劝他打起精神来面对现实,乐观地生活,但是,收效甚微。后来,一位信佛的同学告诉他要坚持正念,并且向他灌输了很多正念静想的好处。看到同学说得神乎其神,张琦老师不禁半信半疑。因此,在同学的建议下,他决定先做手术,然后再坚持正面静想,看看一段时间以后效果如何。手术之后,张琦老师每天都坚持练习正念静想,排除一切杂念,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奇迹发生了,配合手术和放化疗,张琦老师坚持正念静想,在术后一年复查的时候发现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非常健康。自此以后,张琦老师更加用心地练习正念静想,全然专注身心健康,心胸变得越来越开阔,心态也越来越好了。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是一种可以把我们带回当下的巨大力量。众所周知,草木对阳光非常敏感,同样的道理,行为对正念也非常敏感。正念是能够拥抱和改变所有行为的神奇力量。所谓念,就是要记得回归当下。坚持正念,我们就可以冷静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除此之外,正念还能感染身边的人和一切活着的事物也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分钟。

在修习正念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接触生命中的那些使人清明的诸多因素,随之开始转化自己的和整个世界的痛苦。刚刚开始修行时,我们的习气也许比我们的正念更加强大,因此,要想改变自己的习气,可能需要我们花费几年的时间。然而,只要我们真正地做了,我们就可以使生死轮回停止。概括起来说,只要坚持修习正念,就会使我们过上健康幸福生活的概率增大,使我们远离痛苦,拥有喜悦、平静和安详、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