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世界,要有清澈的洞察力(1 / 1)

在现代社会,放眼所及,我们的周围充满着新奇的、精彩的、各种各样的人、事、物,甚至连人们的衣、食、住、行、育、乐等各个方面,也随时都有着丰富多彩的选择。然而,当我们习惯过着奢侈、舒适的生活时,有一些人反而迷失了自己,或者是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的判断,甚至有时候为了满足物质的欲望,使得自己的生活疲于奔命,或者心生为非作歹的念头,从而造成了社会的不安气氛。只有那些内心淡定的人,才能看清楚自己的内心而不至于迷失自己,他们无论是处于逆境还是顺境,也不管这个世界是浮华还是痛苦,他们总是保持平静的心态。

在南非的沙比亚丛林,至今还生活着靠打猎为生的原始西布罗族人。他们捕获猎物的方法极为简单——在丛林的湿地处涂上一层胶泥,然后在胶泥上放一些野味,他们就在远处静静地等待。只要是食肉动物,它们就会走进湿地,然后一步步地陷入泥沼之中,越挣扎陷得越深。而陷阱中的动物又会引来更多的动物。

几天之后,西布罗族人抬来木板,铺在胶泥上,轻而易举地将猎物收入囊中。

这些动物为什么跑进陷阱自寻死路?原因很简单,在欲望的陷阱面前,它们迷失了自己。作为人,面临这样简单的骗局,又会怎样呢?答案还是很简单,同样会迷失自己,坠入陷阱而不能自拔。现代社会,一切都在高速运转着,到处充满了**,能真正静下心来的有几人?也许我们的确该停下脚步想想,去寻找被我们丢失的内心的单纯与朴实了。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叫迪奥尼斯。

他是个思想怪异的人,他经常在白天提着灯笼穿梭在大街小巷,人们问他在找什么?他回答:“我正在找人,人都迷失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当时的雅典经济繁荣,然而,正是因为物质的充裕,导致了很多人被荣华富贵蒙蔽了双眼,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丢失了自己。所以哲学家奔走呼吁:人们哟,千万不要迷失自己。故此“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便镌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顶上。

古人尚且深知要把握自己,不要迷失自己,然而,在逐步现代化的今天,我们生活的周围,总是不断上演着“迷失自己、沦落陷阱”的悲剧。多少为官者在声色犬马中逐渐失去自己当初做人的原则,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而中饱私囊,最终被绳之以法;又有多少年轻人经不住外界的**,放纵自己,甚至以身试法,最终自食其果。

的确,在这个纷繁嘈杂的世界,金钱、美色、权力、地位、名声充斥了整个现实生活,给人们太多的**,于是人们更多地注重对身外之物的关注和追求,迷失在物欲横流中。这个事实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不迷失自己,就要认识自己。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相反,我们应该努力劳动、努力工作,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劳动与工作是一个人存在的价值。然而,有些人却在这过程中进入了误区——遗忘、迷失了自己。你始终不能忘记的是,自己才是主人公,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主人公。因此,首先必须认识自己,好好地问一问自己:你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不迷失自己,就要树立正气。人们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需要正气,它指引我们正确做人、正确做事。有了正气,我们就能看穿欲望陷阱,就能避免迷失自己。

不要迷失自己,还需要做到常反省自己。人虽然是不断前进的,但在前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阻碍、陷阱等,一个人想不迷失自己,就应时时反省自己,排除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和阻碍,从而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不要迷失自己,就要懂得享受宁静。脱下白领的衣服换上流行时装走进灯红酒绿的地方,好像都是现在人们放松的一种方式,随着灯光的闪烁人们摇摆着头发,这真的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吗?灯红酒绿下,不知今夜又有多少无辜的少女或者少男沉醉在此?这是一种解脱的方式吗?

让自己内心平静的方法莫过于独处,点上一支檀香,沏一壶水,品一杯清茶,推一盏杯。水从高处慢慢冲入杯中,一切仿佛慢了半拍,茶叶在水中翻转腾挪,一缕香气弥漫出来,心境逐渐随之平静。实际上,人生本如茶,一泡洗净铅华,二泡三泡满品精华,四泡五泡回甘香灭。

坚守一份执着,在迷茫的水面稳驾一叶轻舟;不再迷失自我,在喧嚣的尘世保持一份静默。迢迢暗夜,望一柄北斗为我们引路;茫茫雾海,燃一盏心灯为我们导航。可以一无所有,不能失去的是可贵的自信与执着。

总之,在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我们不要迷失自己,要告诉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冷静,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都要坚定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