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寡欲,让心清澈(1 / 1)

站在喧闹的街头,看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潮,你是否有一种身处闹市却莫名失落、驻足人群却无处倾诉的感觉?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很热闹,热闹得让人无处容身;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很冷漠,冷漠得只剩下你自己。假如你不能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平静地面对所有不平静的人和事,那么,就请试着清心寡欲,心静如水。

《论语别裁》中说:“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其实,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每一个人都有形形色色的“欲”,有的时候,合理的欲望是人们生存的原动力。不过,凡事都不可过度。假如对欲望不加以合理地控制,人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贪念,最终导致欲壑难填。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贪欲者被物欲、财欲、权欲、色欲等迷住心窍,攫求无度,终致纵欲成灾。然而,一个人活着就无法摆脱各种各样的欲望,只要有欲望,就会有所求,而有所求又必然导致人们与痛苦纠缠。其实,总体来说,人活在世界上有所为有所求包括以下三件事情,即权力、真爱、知己。相比之下,权力是最容易得到的,可遇亦可求。但是,真爱难寻,可遇而不可求。那么,知己呢?古人早已给出了答案,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夫复何求!正因为如此,佛家才说: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期间也曾写了一副自勉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毫无疑问,这是林则徐一生的信条和写照。圣贤之言,需要我们一生仰视,而圣贤之教,更需要我们一生品悟。

有位出租车司机早晨出家门的时候随手带下来一袋垃圾,因为着急,他把这袋垃圾放在后车座上,忘丢掉了。

巧的是,这部出租车后来载了一位中年女士。这位女士刚刚上车,就眼明手快地发现了那袋鼓鼓囊囊的东西。瞬间,她的心像奔跑的小鹿一样突突地跳开了。她死死地盯着那袋东西,心里想:“这袋东西是什么呢?肯定是前面的那位乘客不小心忘在车上的。”她趁司机不注意偷偷地随手摸了摸那袋东西,感觉里面塞得满满的。因此,她小心地防范着司机,生怕被司机看到。终于,她找到了一个司机专心开车的机会,人不知鬼不觉地把那袋满满的东西塞进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

有一只狐狸对一座葡萄园垂涎已久,但是因为葡萄园中有一只恶狗看门,因此它一直不敢靠近。有一段时间,恶狗消失了,所以狐狸迫不及待地想溜进葡萄园中大饱口福。但是,它遗憾地发现栅栏的空隙太狭窄了,它根本挤不进去。为此,它忍住饥饿,整整节食三天,终于能够钻进去了。然而,当它酣畅淋漓地吃完,却发现自己又变胖了,肚子鼓鼓的,根本钻不出来。无奈之下,它不得不故伎重施,在里面又饿了三天,才顺利地出来。这只狐狸感慨万千地说:“忙来忙去,还是一场空。”

也许很多人看过诸如此类的小故事,但是,又有几人能够真正理解故事中的含义呢?反观自己的生活,我们不由得扪心自问:我整日忙忙碌碌是为了什么?古人云:“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生命也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结果,而不要为了一时的**,就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曾随手拿过一些自认为很珍贵的东西?其实,那只不过是一些毫无用处的垃圾而已。

必须认识到,欲望是思想的热病,它不能使我们变得坚强,而只能使我们越发衰弱。试问有几人能够做到清心寡欲,静心修身?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是一种修养、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作为凡夫俗子,我们很难真正达到如此超然豁达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追求一种与之相近的境界。所谓无欲,在现实社会中,并非指纯粹意义上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而是要求我们应该严于律己,控制自己的邪恶私欲,禁制它们滋生膨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各不相同的,因而世界也处于万千变化之中。要想让自己的内心恢复清静,就要减少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以平常心处世,才能用平静的心情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态的炎凉,才能以安静的心境应对嘈杂的大千世界。总而言之,只有保持不变的“无欲”,清心静心,才能从容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