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说话含蓄,故意游移其词(1 / 1)

交谈时的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说话含蓄,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精明的一大技巧。常言说:“言已尽而意无穷,含意尽在不言中。”含蓄表达法是把重要的、该说的部分故意隐藏起来,或者说得明显,却又能让人家明白自己的意思,即把精明寓于其中。

如果说话者不相信听众丰富的想像力,把所有的意思和盘托出,这样不但起不到说话的作用,而且平淡无味、言语逊色、使人厌倦。因此,有的话不必直说,甚至把本来可以直说的话,故意用含蓄表达法表达,从而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精明效果。

含蓄表达法这种说话技巧,有一定难度,它要求有较高水平的说话艺术和高雅的精明语,它表现了说话者驾驭语言的功夫和含蓄表达精明的技巧,同时,也表现了对听众想像力和理解力的信任。

有一个酒店老板,脾气非常急躁。一天,有位客人来喝酒。客人刚喝了一口便叫:“好酸,好酸!”

酒店老板大怒,不由分说,把客人绑起来,吊在屋上。这时来了另一位顾客,问老板为什么吊人。老板回道:“我店里的酒明明香醇甜美,这家伙硬说是酸的,你说该不该吊?”

来客说:“可不可以让我尝尝?”老板殷勤地给他端来一杯酒,客人喝了一口,酸得皱眉眯眼,对老板说:“你放下这个人,把我吊起来吧!”

后一个顾客显然机智地用含蓄表达法,精明地表达了酒酸,使老板明白了酒的确是酸的。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运用含蓄表达法的例子,经常见到。

这是一个“含蓄表达”和“锋芒毕露”对比的例子。

有一家理发店,门前贴着一副对联:“磨刀以待,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这副直来直去的对联,磨刀霍霍锋芒毕露,令人胆寒,吓跑了不少顾客,自然门可罗雀。

而另一家理发店的对联则含蓄精明:“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上联取“弹冠相庆”的典故,含有准备做官之意,又正合理发人进门脱帽弹冠之情形。

含蓄表达的说话技巧,有时是人们用故意游移其词的手法,既不背语言规范,又给人以精明之感。如有的演员自嘲自己长相差时说自己“长得困难”,“对不住观众”;营业员遇到顾客买了商品未付款而准备走时,问一句:“我找你钱了吗?”——大多数顾客会马上回答:“哦,我还没付款呢!”而说一个人“贪睡”为“对床铺利用率很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