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除被说服者的猜疑,就要顺着他的眉毛抓胡子。
如果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不够,人作往往会产生猜疑心理。譬如,世界政治或经济的舞台上,究竟在进行些什么?因为,一般的人均处于不闻不问的状态下,对于国际形势当然无法深入地了解,所以才会产生猜疑心,不信任之念头一旦产生,就不易连根拔除了。如果所有市长都将自己的办公室开放给民众,民众皆可登堂入室,与市长促膝商谈市政;民众举办各种活动时,政府官员也都欣然参加,彼此打成一片,这样,政府与民众之间自然就能互相信赖。
的确,当我们了解对方的底细之后,就难以产生毫无理由的怀疑了。如果,自己的底牌被摸得一清二楚,竟然还使对方产生猜疑心的话,那么,自己就得自我反省一番,是否自己不够坦诚,否则怎么不能与对方建立互信互赖的关系呢?这也可说是个人自作自受的结果。
不过,很多时候,猜疑心皆因说服者没有供给对方充分的资料,或对方误以为说服者有所隐瞒而产生的。由于对方资料不足,他当然会小心翼翼地预防各种不利于己的情况发生。这种心理状态若放任不管,也不想办法消除,只一味地想游说对方,对方当然会以为说服者是利用他的无知。进行某件不利于己的事情,而产生怀疑。
关于此一问题,必须注意下列两点:一是说服者认为对方理所当然知道的资料,也不可因对方没有提出疑问,而不主动加以说明,这是行不通的。
因此,若要消除或防止自己与对方之间,因资料量的差距过大而产生的猜疑心,那么,有关“对方当然早就知道的事”,也应加以说明,切忌只字不提,或一笔带过,使对方如坠五里雾中,以致更加惶恐不安。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实例:有位妻子认为,婆婆理所当然早就知道丈夫升迁的好消息,因此,并没有特地告诉婆婆这件事。婆婆事后获悉此一消息,怒不可遏,以为媳妇不把她放在眼里,简直是大逆不道,也不听取媳妇的解释,结果,造成不可收拾的结局。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当说服者欲提供资料给对方时,如果资料是属于说服者单方面所有,则必须小心谨慎,很自然地诱导对方如何确定资料的可靠性,以免弄巧成拙,徒增对方的猜疑。譬如,以“有关这件事的本末,你去问××。就可了解了”的方式来提示,即可消除对方所存有的猜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