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于是有些天真的孩子就会说:“国家多印一些钱,不就行了吗?”钞票可以随便印吗?多发行货币就能增加人们的财富和产品的价值吗?
答案是,不能!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不是随意发行多少纸币都可以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它必须要遵循的标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货币需求量的公式,清晰地知道印多少钞票才是合理的:
货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水平×商品总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借助公式可以看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总量和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即社会中的商品总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大;同时,它又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周转的次数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如果发行的纸币超过了实际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所谓的通货膨胀。
这也是曼昆的第九大经济学原理要告诉我们的:当国家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会上涨。当通货膨胀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预料时,就如同猛兽出笼,会破坏社会的信用基础,因为人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变得不值钱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经济濒临崩溃,面对战胜国强加的《凡尔赛和约》,德国不得不发行大量的货币为赔款筹资。当时,德国一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一份报纸的价格竟然从l0月1日的2000马克升到10月l5日12万马克、10月29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的7000万马克。当时的德国,可谓是经历了历史上最剧烈的超速通货膨胀。
对于通货膨胀,政府是一定要干预的。结合历史经验来看,治疗通货膨胀的手段主要有:减少货币供给,堵住货币发行的关口;利用提高税收、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等,降低消费需求;减少企业的税后利润,减少企业的投资需求;提高汇率,压缩国外需求等。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通货膨胀都会造成负面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让整个社会保持活力,促进一个民族的健康发展,真正需要干预的是恶性的通货膨胀,类似一战后德国出现的那类情况,才是经济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