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本美食之旅的第一天就在寿司大师美味的手艺中渡过,因为第二天的行程,他们选择在东京站旁的皇宫酒店住宿一晚,在过去的路上接上白天留在艾青店里学习帮忙的欧阳素素。
看着她一脸满足的笑容,想必今天的忙碌让她收获颇多!经过一天的相处,大家的关系也没有在学校时那么僵硬,当然要除了刘杰和秦朔风。
李木臣和关柳等人坐着分享着自己的想法,从料理聊到生活,空城熙展刑南两人也偶尔搭上几句话。气氛还算融洽,一直到十点多大家才意犹未尽的回到房间。
翌日清晨,大家一同坐上新干线,从东京前往荞麦面的产地长野县,而长野县又以饭山市富仓地区的荞麦面最为盛名。
新干线上,婉晴为大家简单的介绍着今天过去一个山区的小村庄追寻的美食,简单极致的面食。
大家对于日本的荞麦面并不陌生,或多或少的听过或者吃过,除了展刑南和空城熙两人。富仓仅仅居住着百户人家不到,平日都是以荞麦面为主食,依山傍水,没有市区的繁华,也没有市区的喧闹。
一行十一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长野县,下了轻轨还需要再驱车一个多小时前往富仓地区,闹市渐渐被抛在了身后,这里山峦叠嶂,海拔较高,吹来的微风都让人不禁打个颤,一到冬季便会堆起厚厚的积雪。好在秋天的天气温度适宜。
走到深处只剩下一条单行道,日本司机介绍着说道再往里走十公里就到了富仓地区。
大家原本枯燥的心情一下子提起来兴趣。半个小时之后,终于走完这看不见尽头的道路,远远看见村口的几户人家,李木臣一路过来看到田野间一片一片绿地种植着许多瓜果蔬菜,还有一种种植数量最多的蒲扇叶一样不认识的植物。来到村里大家都本能的寻找着地区被盛传的原因。
司机在村口并未停留,继续往里走,走到最尽头的一户人家,车子缓缓停了下来。
“到了!”司机熄火停车,淡淡说了句。
将近四个小时的车程,李木臣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他们刚到,就有一位中年『妇』女出来迎门,藏本刚熊和婉晴都懂日语,和店家交流着,这里虽然村庄不大,但是一路过来好像都是小店。
店门口晒着许多白『色』的一坨一坨的东西,跟着大家进门,里面的位置还算宽敞,有两桌人正吃着面,只有简单的面和竹叶寿司,但这些脸上却『露』出无比幸福的表情。特别是那一口发出声音的荞麦面,更令他们不停的赞美。
这让李木臣等人更加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料理才能让人从这么远的地方过来只为一碗面,这需要他们自己找答案。
不一会儿老板便端出来一盘盘煮水沥干的荞麦面上桌,每人一个酱料杯,还有一些辅料放在一旁,像葱丝、芥末等。
大家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小口尝清面,不加任何东西,也不沾酱,大家都是美食行家,知道面食的功底就在于『揉』面的功夫。
吸入口,发出清脆的响声,嫩滑、特殊的韧『性』和筋道让李木臣全部人嘴角抽了一下,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这种口感完全不像是面粉制作出来的面,轻轻咀嚼甚至有些弹牙。
“这……这面的清脆酥脆感和滑嫩怎么会这么强烈!是加了什么特别的材料?”李木臣完全被这道简单的面食,甚至连食盐都没有放的纯天然料理震撼到。
包括来自以面食为主的朝代的展刑南也对这种质朴的料理感到可敬。
婉晴和藏本刚熊虽然你吃过两次,但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前者淡淡说道:“大家再沾料三分之一食用,能更加感受到料理人对这份料理的用心,这里的小店已经坚持了几十年了,代代相传,就是希望这么手艺能有人接续下去。每每品尝的感受都不一样。”
大家依言尝了第二筷,沾了清淡的酱油,也有加了芥末或其他调料的,各种口味带来的感受都一样。
这口面的韧『性』真的能感受到料理人加注的心意,想必『揉』面不下上千下。一旁的两桌日本旅客也不断的称赞,和店家笑着真希望这家店能一直做下去,这种味道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
店家『妇』人只是笑了笑说道:“至少在她这一代会坚持下去,以后的话就可孩子们的心意了。”
虽然笑着说的,但却让听者感受到一抹心酸。大家几分钟便把这些面一扫而尽,店家热心过来询问着味道,又送了他们几份,见李木臣他们是生面孔第一次来,便热心的聊起来。
她对婉晴和藏本刚熊都有印象,知道他们在母亲时代就来过,坐在一旁聊起母亲教会自己荞麦面的做法让自己继承这家店,现在说起来脸上的笑容依旧很暖。说着,另外两桌客人用过餐之后便离开了,还要赶着回京都。
婉晴便主动提了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妇』人能再做一遍给他们看。店老板虽然忙碌了一天有些疲累,但是看到李木臣一群年轻人远道而来便不忍心拒绝,随即点点头。
大家对于店老板的答应喜出望外,立即跟着『妇』人到后面的大厅围成一个圈等候。不一会,店老板拿着一袋荞麦面粉过来,还有刚才在外面看到晒着的白『色』物品。将白『色』物品先用热水煮一下,煮透之后放入荞麦面粉中。
“阿姨,您手中这个白『色』的是什么东西?”李木臣最在意这个门外晒着的东西,因为很多人家好像都晒着,便率先问道。
其他同学对于这个也很在意。
“这个呀?”店老板笑道,“这个叫雄山火口,是一种这边特有的植物,利用它的纤维韧『性』提升面的筋道。”
众人点点头,恍然大悟。
说着,店老板将雄山火口加入面粉中,边搅拌边加水,均匀拌水之后便开始了最重要的一步——『揉』面。这一『揉』就是六十分钟,一般的面也就『揉』十几分钟,这或许就是面的弹『性』、嫩滑的重要之处。料理者对食材的用心才能让美食以最完美的味道呈现出来。
一个小时之后,面团被『揉』的闪闪发亮,店老板一边『揉』面一边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虽然这么手艺简单,也不会因为没有客人而关门,但是太辛苦了,许多年轻人都愿意出门去大城市打拼,只能一些上了年纪的大家坚持着这么手艺,她真的怕有一天富仓荞麦面的手艺就这么消失了。
说时眼睛还喊着泪光,这一幕让李木臣感同身受,就像她家的老店,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国手艺都在时间的长河里流失了。
最后擀面,空城熙和李木臣见店老板有些累了,主动提出帮忙,『妇』人也没有拒绝,毕竟明天还有同样的事情要做,手把手的教他们擀平,直到透明发亮。
手法不难、但却费力,大家今天感受最深的不是美味的荞麦面,而是希望手艺传承的店家那番话。
最后一步便是切面,将面切成大小粗细均匀的面条,便算是大功告成了!一碗富有嚼劲的富仓荞麦面,一代人一代人传承的故事。每个人收获的都不尽相同,对于李木臣而言,她觉得心意大于手艺,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着一种匠人的精神,不畏艰辛的坚持着从始而终的事情。他们并非为了自己而坚持,而是为了下一代。
当晚,李木臣一行人决定在这边留宿一晚,希望发现这个村子更多的故事!因为明天有个区域盛会——新荞麦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