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 一国两制:辽朝独特的北、南面官制(1 / 1)

在前面的论述中,时有含义费解的契丹官名出现。因辽朝统治者实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辽代的北、南面官制,发展至萧太后当国时期,又因吸收了宋制而最终定型,从而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一国两制”局面。

在辽太祖统治时期,为安置于战争中俘获的以及归附的汉人,特地设置了专管汉人事务的汉儿司,由韩德让之祖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兼掌诸国礼仪,从而为日后胡、汉分治的北、南面官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随着契丹统治疆域深入汉人居住的燕云地区,在辽境内形成了以上京为中心,生活着“畜牧畋猎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游牧民族居民的北部草原地区,和以燕京为中心,生活着“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的汉人、渤海人的南部农耕地区。为适应这种各地区不同的社会生活形态和生产方式,辽太宗为契丹传统职官体系做了重大调整,以“因俗而治”之原则,初步确立了“汉制”在辽朝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分别设置了北面官和南面官两个系统,“以国制(契丹传统制度)治理契丹人,以汉制(吸收唐、五代等中原政治制度而成)治理汉人(包括渤海人)”。此后经过辽世宗、穆宗、景宗时的发展,至辽圣宗时,萧太后又在吸取宋朝制度的基础上,对辽朝官制进行调整、改革,设置新的职官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从而使辽朝北、南面官制基本完成。如据《辽史》所载,初见于辽圣宗时期的官名有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都承旨等。但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宋代文献记载,可知此类官职皆始设置于宋初,参知政事初置于应历十四年(964年,宋乾德二年),同知枢密院事始置于统和九年(991年,宋淳化二年),枢密都承旨始置于乾亨四年(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皆为辽朝所袭用,成为辽朝重要职官名。同时,萧太后还仿效宋制设立国史院、起居舍人院,负责修撰本朝国史等。以下即据相关文献记载,对辽朝北、南面官制作一简要之介绍。

北、南面官的含义,据《辽史·百官志》云,是因为“辽俗东向而尚左,御帐东向”,即契丹习俗,营帐之门要向东朝着日出之处,而且以左为上、右为下,所以治理契丹人等部族事务的官衙位于辽帝御帐的北面(即左面),故称北面官;治理汉民等事务的官衙位于御帐的南面(即右面),故称南面官。北、南面官分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和“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而后军政大权聚于皇帝一人。

北面官制:为统治契丹等游牧民族而设置的北面官,分北面朝官、北面御帐官、北面皇族帐官、北面诸帐官和北面宫官等,掌管契丹一切军政大事,一般任用契丹贵族,但辽景宗时已有汉人出任北面官者,至辽圣宗时期更为普遍。但北面官中又有南、北之分,然“所治理者皆北面之事”,其“南”“北”与北、南面官制中的“南”“北”实是两回事,不容混淆。

北面朝官主要有:北枢密院,又称契丹枢密院,为辽朝最高行政机构,“凡契丹军马皆属焉”,设有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官职,下设掌纠察百官的中丞司等。北、南宰相府,佐理军国大政,各设左、右宰相等官。北、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之政,各设北、南院大王等官吏。宣徽北院,掌御前祗应之事,设宣徽北院使等官,常被委以军事重任;另有宣徽南院,属南面官系列。大惕隐院,掌皇族之政教,设惕隐等官,大多以宗室为之。夷离毕院,掌刑狱之事。大林牙院,掌起草文书等事。敌烈麻都司,掌行营礼仪之事。又在百司之上设置大于越府,设大于越,无所不统,非有大功德者不授,但自辽廷设置枢密院以后,宰辅之制渐趋完备,位居百官之上的于越始变成一无执掌的荣誉性“尊官”。

北面御帐官主要有侍卫司、护卫司、奉宸司、三班院等机构,其中侍卫、护卫执掌警卫御帐安全之事,奉宸司掌帝、后日常衣食行住所用物品等,三班官负责纠察大朝会时的风仪官纪等。

北面皇族帐官,执掌皇族之政教、军马之事务。

北面诸帐官主要有:大国舅司,执掌后族事务;渤海帐司,执掌迁居上京地区的原渤海国王族诸事务;奚王府,掌管奚族王族等事务。

北面宫官有诸行宫都部署司、诸行宫部署司等机构,掌诸行宫斡鲁朵之部族、蕃户、宫户等的军政事务。各斡鲁朵分设宫使、副使等,下设都部署司、题辖司、马群司等。

此外还有北面著帐官(管理皇族、后族和官宦之犯罪没为奴隶者,设著帐郎君、娘子掌其事)和有关牧马、矿冶等技术官。

南面官制:辽朝仿唐制而设置南面官以治汉人。辽太宗灭后晋以后,将中原王朝一整套职官制度带入契丹;至萧太后摄国后,又兼取宋制以适应契丹封建化之进程。南面官主要任用汉人,间杂以契丹贵族。凡为南面官的契丹人,亦称汉官,穿汉服。辽朝南面官制没有留下系统、完整的记录,《辽史·百官志》所载,为参照唐制所罗列职官之名,与辽朝实际情况多有出入,未必皆实有其职。近年出土的辽代墓铭碑志中所见的官制,即多为《辽史》所未载。大抵契丹南面官有因人因事而设职官的特点,且杂采数朝制度而时作增损,所以其职官名称极为紊乱。同时,在仿唐制而设的南面官中,有不少机构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如三师府(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府(太尉、司徒、司空)、门下省(设侍中、常侍等官)、御史台(纠察百官,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官)之类。下面就实有其职事的主要南面朝官机构略加介绍之。

汉人枢密院:辽太宗灭后晋后,因中原官制而改汉儿司为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之政,初期还兼领尚书省事。至辽世宗设置北枢密院后,汉人枢密院亦称南枢密院、南衙,为南面最高行政机构,长官称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但元人编撰《辽史》时,因不谙辽制,以为北面官皆分北、南,而误分汉人枢密院、南枢密院为二,使南枢密院与北枢密院相对,而别将汉人枢密院归入南面官。

中书省:起初仅有官名而未设机构,辽世宗天禄四年(950年)建政事省,辽兴宗时改名中书省,其官长如中书令、政事令、大丞相、平章事、同平章事等均为南面宰相。辽圣宗朝,因新设的参知政事已成事实上的南面宰相,故“平章事”“同平章事”多为荣誉性之加官。不过辽朝握有实际相权的为枢密院,而非中书省长官。南面宰相必须带枢密院职官才得参与军政机事的决策。

尚书省:设尚书令、左右仆射等官,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掌赋税及其他一般财政。

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因与北面官中的大林牙相对称,故亦称南面林牙;设翰林都林牙、南面林牙、翰林学士等官,兼领翰林画院、国史院(设监修国史、同修国史、史馆修撰等官)。

南面官中还有内侍官、寺监官、东宫官(辅佐太子之官僚)等。在辽圣宗时,因进入辽朝帝、后所在行宫的汉人增多,还特为汉人设置了南面宫官,有汉人行宫都部署院、某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等。

此外,辽朝还基本继承了唐朝考核、升降官员之制,即所谓“辨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以时考核而升降之”。品分九品,再分正、从,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有十八等。爵分公、侯、伯、子、男。勋官凡十二转,一转为武骑郎(相当于从七品),十二转为上柱国(视正二品)。阶又称“散阶”,分文、武两途,其中文散阶自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至将仕郎(从九品下),共二十九阶。因为要避辽太宗耶律德光之讳,故文散阶中的“光禄大夫”(从二品)、“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和“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分别改称“崇禄大夫”(亦称荣禄大夫)、“金紫崇禄大夫”和“银青崇禄大夫”。官员升迁,主要表现是进阶,而勋则随阶变化。

辽朝虽然设置北、南枢密院主持军事,但习惯上又往往设立天下兵马大元帅总掌军政。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只授予皇太子、皇太弟或亲王。因辽太宗是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继承皇位的,故此后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者,即意味着是皇位的继承人。其他执掌军事或主持行军征讨之事的机构有:大元帅府,以大臣总军马之政,设大元帅、副元帅等;都元帅府,以大将总军马之政,设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府事等;大详稳司,辖左、右、北、南皮室诸详稳司,设大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等;诸路兵马统署司,掌一路之军政。另在各地设有都指挥司、都总管府、都统军司、安抚司、都招讨司、都部署司等机构负责边防之务。虽然自辽朝中期以后,汉军亦成为辽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直接指挥辽军行军作战者,大都为契丹贵族,汉官大臣一般不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