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显赫一时的“三家诗”(1 / 1)

在汉代,传授《诗经》者有四家:《鲁诗》《齐诗》《韩诗》《毛诗》。其中,《鲁诗》《齐诗》《韩诗》合称“三家诗”。鲁指鲁国申培公,齐指齐国的辕固生,韩指燕国太傅韩婴,毛指毛亨、毛苌。毛亨被称为大毛公,毛苌被称为小毛公。《史记·儒林列传》记载:

言《诗》者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

班固《汉书·艺文志》则记载:

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

(一)“三家诗”的兴盛与衰落

西汉时期,“三家诗”盛极一时,被列于学官,地位和影响远远高于《毛诗》。其中,《鲁诗》最先获得官方的认可,成为西汉《诗》学流派中最受帝王重视的一家,很多《鲁诗》派学者进入了政治权力中心。如号称“邹鲁大儒”的韦贤,以教授《诗经》著称,召为博士,汉昭帝拜他为师,从其学习《诗经》;官至光禄大夫、大鸿胪;汉宣帝时,赐爵关内侯,享有食邑:死后被汉宣帝赐以“节侯”。从其受召为博士开始,直到去世,韦贤都深受西汉帝王的重视,儿子韦玄成也官至宰相。

《齐诗》亦盛极一时,如辕固生在景帝时为博士,《齐诗》学者伏理曾为汉成帝的老师。

《韩诗》盛行于东汉。清代学者唐晏指出:“大抵《鲁诗》行于西汉,而《韩诗》行于东汉,二家互为盛衰。故《韩诗内传》至六朝尚存,亦以习之者多也。”当此之时,学习《韩诗》者亦有为帝王师者。如召驯,年轻时即学习《韩诗》,曾为肃宗的侍讲,并进朝教授皇帝的儿子。《后汉书》中多处记载《韩诗》的讲授盛况,“杜抚……定《韩诗章句》,后归乡里教授……弟子千余人”“夏恭……习《韩诗》《孟氏易》,讲授门徒常千余人”。

“三家诗”可谓盛极一时。然而,至东汉,尤其是郑玄为《毛诗》作《笺》后,《毛诗》日益兴盛,“三家”诗则走向衰落。《齐诗》亡于魏代,《鲁诗》亡于晋代,《韩诗》亡于宋,现仅存《韩诗外传》。

(二)“三家诗”衰落的原因

“三家诗”的衰落有着复杂的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其烦琐、附会的解经风格。《汉书·儒林传》记载当时的解经情况:“一经说至百余万言。” 一部经典演绎出百万语言,拖沓烦琐,不得要领。《汉书·艺文志》进一步指出:

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

将五个字解说至两三万个字,何其烦琐。同时,纠结于细枝末节、乱加比附,将经典原有体系解释得支离破碎,最终导致学习者困于文字之中,而无法获得有用的知识。

“三家诗”解释《诗经》也有支离、烦琐的特点。如伏黯继承父亲伏理之学,为《诗》做解九篇。他认为父亲所传的章句文字太多,遂进行了删减,然而删减之后仍然有二十余万言。伏理所作章句的烦琐可见一斑。《汉书·艺文志 》评价“三家诗”解 《诗》“取《春秋》杂说,咸非其本义”,也就是以《春秋》杂说来附会《诗》义,完全背离《诗经》的本意。为了达到“通经致用”的目的,“三家诗”还特别强调《诗经》的政治意义与伦理意义,不顾《诗经》本意,成了一种极端的“以意逆志”。

此外,“三家诗”充满谶纬之学的痕迹,阴阳、灾异之说夹杂其间。其中又以《齐诗》为甚,因而常给人故弄玄虚之感。这样的解经方式自然遭到有识之士的批判。当其失去了政治力量的庇护,走向衰落便是必然的,《毛诗》就随之而起了。“三家诗”虽然亡佚,但它们很早就立于学官,扩大了《诗经》的流传范围,在《诗经》的流传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