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机会主义(1 / 1)

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多次强调:在大机会时代,技术创新要拒绝机会主义,集中所有的弹药对准一个冲锋口。他在1994年的《胜利祝酒辞》中关于产品技术的一段话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紧紧围绕电子信息领域来发展,不受其他投资机会所**。深圳经历了两个泡沫经济时代,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股票。而华为公司在这两个领域中一点都没有卷进去,倒不是什么出淤泥而不染,而是我们始终认认真真地搞技术。房地产和股票起来的时候,我们也有机会,但我们认为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的世界,不可能是这种泡沫的世界,所以我们不为所动。

十年前,“互联网思维”在国内很火,“风口论”盛行,“飞猪”满天飞,华为有些干部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想当“飞猪”赚快钱。而任正非却告诫华为高管们:

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做机会主义者,我们要有战略耐性。互联网虽然促进了信息的生产、交流、获取和共享,但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即使在互联网时代,车子还是车子,内容还是内容,豆腐还是豆腐。

在任正非的眼中,互联网并未改变商业的本质,“拥抱变革,融入移动互联时代是必须的。但要想在移动互联时代持续成功,却需要具备超越互联网思维的商业能力”。

对于互联网的理解就像下棋一样,有的人只看到眼前,有的人看到了下一步,而有的人则看到了三步甚至五步以外。显然,任正非是后者。

2005年7月,任正非在公司内部会上再次强调:“通信行业是一个投资类市场,仅靠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不可能被客户接纳的。因此,我们拒绝机会主义,坚持面向目标市场,持之以恒地开拓市场,自始至终地加强我们的营销网络、服务网络及队伍建设,经过九年的艰苦拓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赢来了今天海外市场的全面进步。”

华为在1995年决定进军海外市场后,就着手制定了一系列打开海外市场的战略方针,这场征程是长期投入的过程,绝不是去“捞一把金”就撤走,所以,任正非在一开始就告诫华为的员工,进军海外市场要拒绝机会主义,一定要本着踏实肯干、艰苦耐劳的精神才行。

作为一家技术型的企业,华为想要通过技术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在一开始并不容易。在国内,华为虽然能够算得上是技术领先的企业,但来到国际市场上,想要通过技术获得订单在一开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海外那些同行的技术本来就是世界一流的,华为在这方面和它们相比没有什么竞争力。但如果华为想要通过降价来拉拢客源,也是不可取的,毕竟想要打开市场,最终靠的还是过硬的产品质量。

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就不能采取那些投机取巧的营销方式,要靠实力说话。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进军海外市场之前,任正非会要求被派驻到海外的华为工作人员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技术和生产上一定要精益求精,不得有半点松懈,要把每一个研发产品做到最好,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用过硬的产品质量来慢慢打开市场。

抱着打持久战的准备,任正非并没有急于在一开始时就想要赚回利润。华为刚进入海外市场时,因为没有什么名气,订单接得非常少,销售额增长得十分缓慢。任正非没有为此改变初衷,他依然坚持“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这个原则,没有像其他一些利益至上的企业那样,施展各种手段圈钱。

贪婪和恐惧是人的两个本性,特别是在利益的**面前、在成功的时候,人是最容易飘飘然,禁不住**的。回顾过去,1998年所谓的房地产和股票泡沫和现在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在大机会时代,拒绝机会主义,始终聚焦管道战略。过去三十年来,华为抵抗住了很多“赚快钱”的**,拒绝今天的快钱,才能持续赚到钱。

最典型的就是2002年到2006年的小灵通建设**,那个时候的UT斯达康多么风光,而任正非却坚定认为小灵通是过渡产品,生命周期不会太长久,华为不应该从本来还不强大的无线产品线中分兵去做,而是要集中精力研发3G通信技术。后来的事实证明任正非的坚持是对的。2007年开始UT逐渐跌落神坛,而华为十年磨一剑的3G产品2006年在欧洲打开市场,从此一路高歌猛进,带领华为进入了一个新十年。

然而这种坚持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恐怕只有任正非自己最清楚,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中他说:“我当年精神抑郁,就是为了一个小灵通,为了一个TD,我痛苦了八到十年。”

领袖有时候也是痛苦的,因为他前面没有人引路,所有的艰辛都要自己扛,扛下来要靠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拒绝机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还是来自于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即只有用真正有优势的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

任正非多次强调,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要坚决杜绝机会主义,坚持普遍客户原则。他建议在海外的华为干部要下到市场第一线,海外华为办事处要“多配车,跑起来”。什么叫机会主义?根据列宁的说法,机会主义是牺牲根本的利益,贪图暂时的局部的利益。“拒绝机会主义”是任正非的信条,凭着这个信念,华为依靠实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攻克了海外市场。

2000年,华为刚进入泰国时,本希望在泰国卖G**相关设备。但是,当时的泰国移动通信市场,G**网络已经被国外几家大的设备商瓜分殆尽,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按照一般厂商的做法,肯定是暂时撤出,等时机成熟后再进行市场开拓。这种做法被华为人看作是典型的机会主义,是任正非明令禁止的。

仔细做了市场分析后,华为发现,当时泰国的移动运营商AIS面临着与中国移动差不多的市场形势:虽拥有180万用户,但第二大移动运营商DTAC紧随其后,竞争趋于激烈,急需新业务促进用户数的增长。于是,华为找到了一条需要充足耐心和毅力的曲折迂回的突破途径。

华为从做试验局开始,说服AIS投入智能网建设,并且在45天内为其建成智能网。5个月内,AIS便收回了投资,AIS对华为有了初步的信任。由于用户数发展很快,每隔3—5个月AIS的智能网就扩容一次,华为的解决方案帮助AIS实现了滚动发展。结合当地旅游业的特色,华为帮AIS开通了在手机上进行“小额投注”的博彩业务。在3年多的时间里,AIS的用户数从200万户发展到了1200多万户。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一步步赢得了AIS的信任,一点点赢得了市场,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故事点评】

“大机会时代拒绝机会主义”是任正非的信条,凭着这个信条,华为坚守初心,始终聚焦管道战略,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攻克了海外市场。

华为从不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保持对未来的持续投入。人们看见了华为在经营上的成功,没看见华为在冰山下的努力。2020年,在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下,华为的研发投入仍然突破了200亿美元的规模,6G研发已经在路上。未来几年,华为每年的研发经费会将保持在200亿美元左右,其中15%—30%投入基础技术研究和创新。用今天的钱,构建未来的能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机会时代,科技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拒绝机会主义,抵抗“赚快钱”的**,始终聚焦管道战略,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坚持自己已经明晰的道路与方法,用今天的钱,构建未来的能力,稳步地前进。正如任正非所说:“拒绝今天的快钱,才能持续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