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1 / 1)

九边拱卫北京城

所谓“九边”是明朝北方最重要的九处边陲要地。《明史》称:

其边陲要地称重镇者凡九:曰辽东,曰蓟州,曰宣府,曰大同,曰榆林,曰宁夏,曰甘肃,曰太原,曰固原。(1)

这九处要地不是简单的九个城市,而是以城市为核心、具有极大战略纵深的国防守备区:“皆分统卫所关堡,环列兵戎。纲维布置,可谓深且固矣。”(2)

而在这九个国防守备区相互之间也可以彼此支援。比如,辽东是北京东面的前沿阵地,蓟州是靠近北京东的内环防御圈,宣府是北京西北侧的前沿阵地,大同是靠近北京西的内环防御圈,太原是宣府、大同的后方基地。榆林镇位于河套陕北和宁夏、甘肃组成大明西部立体防线,固原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前面三个国防守备区的后方基地。

“九边”由此形成了守护整个明朝的一条漫长边防线。其中,五个国防守备区域与北京有关,另外四个则是以西安为核心,守备帝国西部边境。

朱元璋时代,明朝“九边”是平均用力,对西安、北平两个点用力基本相同。现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防御重心立即变为蓟州、辽东、宣府、大同这四个点。

皇帝就在你身后,肯定要先守住这几个地方。

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蓟州和辽东逐渐整合为蓟辽总督辖区,宣府和大同逐渐整合为宣大总督辖区。日后的大明第一哲人、心学的创立者王守仁就曾经说过:蓟州、辽东、宣府、大同就是大明最重要的四个地方,一旦失守,大明必亡。

朱棣迁都北京,让这四个区域的兵力得到了极大加强。今天可以在北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大部分都是那个时代修筑的。

但是朱棣这个防御体系里面有个绝大的漏洞,就是他当年靖难时期毁弃的大宁卫。

朱棣南下的三千营是由当时的蒙古兀良哈部朵颜三卫骑兵组成的。后来建文帝的部下平安也通过关系,大量雇佣蒙古骑兵前来帮助朝廷作战。这些人只认钱,不认人,打起仗来特别玩命。当年的灵璧决战时,南军的雇佣骑兵就几次杀到朱棣面前,差点要了他的命。

平安裨将火耳灰者,故燕番骑指挥,素骁勇,被召入京师,遂隶平安麾下,持槊直犯燕王。相距十步许。燕王令胡骑指挥童信射其马,蹶,遂获火耳灰者。其部曲哈三帖木耳亦勇,见火耳灰者被获,持槊突阵,亦射擒之。(3)

这里面说的“火耳灰”“曲哈三帖木耳”都是蒙古人的姓名,他们拿了平安的钱,就要帮他杀朱棣。反过来朱棣抓了他们,同意给他们更多的钱,他们也就愿意帮助朱棣打平安。

“靖难之役”后,朱棣把朵颜三卫中的大部分兵力重新布署在原属大宁卫的地方,“约以为外藩,居则侦保,警则捍卫,岁给牛、具、种、布帛、酒食良厚”(4)。这支蒙古骑兵逐渐在这一代扎下了根,由于双方交往频繁,这支蒙古人又长期居住在离汉族较近的地方,因此汉化程度也较高,长期被统一编入明军,随明军作战。

本来朱棣想把这支战斗力强悍的蒙古骑兵养在原来大宁卫(今内蒙古一带)的地方上,事与愿违,给大明王朝留下了巨大隐患。关键问题在于朱棣给这些蒙古骑兵的地方太大了,“三卫自辽、沈抵宣府几三千里”。这么大一片地盘全是蒙古骑兵的驻地,时间一长谁是主人就说不清楚,慢慢成为北方边防的巨大漏洞。朵颜三卫实际是三个部落:朵颜、泰宁、福余,在整个明朝历史上,他们大多忽东忽西来回投靠,谁给的好处多就帮谁。

朱棣可能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于是调整了北京周边的军事部署。

乃调营州左屯卫于顺义,右屯卫于蓟州,中屯卫于平谷,前屯卫于香河,后屯卫于三河。卫设左、右、中、前、后五所,仍隶大宁都司。复设东胜中、前、后三所千户于怀仁等处守备。

这些部队屯驻之后,算是勉强扎住了北京城周边的篱笆墙,堵住了“九边”防御体系的漏洞,但是问题是,朵颜三卫已经入驻到原来蒙古兀良哈部的草原,“诸部落已列我门庭矣” 。

这股不靠谱的雇佣军,谁雇就跟谁混,结果导致后来进攻大明的鞑靼、瓦剌和后金都是以三卫为先导发起进攻的。后来明英宗时代的瓦剌部也先南下大破明军的土木堡之役和明末皇太极率军绕过关宁防线直杀北京走的就是这条路,带路的就是朵颜三卫。

但是,朱棣似乎觉得没问题。因为朱棣的战略方针除了巩固“九边”之外,还强调主动出击。数次跑到蒙古草原作战。所以,三卫设在什么地方,有多少兵力无所谓,关键是朱棣要保证大明有绝对的实力,谁闹事就收拾谁,谁不服就打谁。这就取决于大明的力量有多强。

朱棣手下的精锐打击力量就是他亲自编成的三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