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大地护华夏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棣出征的对手是乃儿不花。这是朱元璋为朱棣选择的对手,他可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朱元璋的脑子里,他的嫡长子、太子朱标就是他唯一的继承人。朱标,大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生人,比朱棣大五岁,是他大哥。朱元璋很爱朱标,对朱标好得没边了。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封朱标为皇太子。更有意思的是,朱元璋所有的大臣,在朱标手下都有兼职。
朱元璋的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这意味着三位开国功臣不仅仅是朱元璋的手下,也是朱标的手下。在这三个人领衔之下,其他所有大明的开国功臣,全部在朱标手下有了兼职。
这可就不得了啦!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做老子的臣,老子在的时候就不能听儿子的话!历朝历代如此!宰相、大将军敢结交太子的大都只有死在成功后和死在失败前的区别:隋文帝杨坚的头号大臣杨素结交隋杨广,最终帮助他成功上位,结果杨素得病时,杨广表面上很关心,实际盼他早死,杨素看穿后拒服汤药身亡;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结交唐太宗的大将侯君集谋反,李世民留下一句“无心再登凌烟阁”,就把侯君集杀了。
但朱元璋不管,因为他对朱标的感情非常深。他的解释是:“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1)意思就是说,老子的就是儿子的,所以都是一波,用不着两套班底。
这样一来,朱元璋不怕太子朱标学李世民,搞玄武门之变吗?不怕,完全不怕!因为这个孩子太孝顺,太像马皇后了。
朱标是真的没有想过这个事,他不是李世民,甚至他弟弟想造反害他,他却依然为弟弟们求情。
朱元璋只信自己儿子,他重用了几个儿子:秦王朱樉封地在西安、晋王朱??封地在太原、燕王朱棣封地在北平、周王朱封地在开封、楚王朱桢封地在武昌。这几个地方都是战略要地,兄弟当中有人有了不臣的心思。
最早暴露出心思的是晋王朱??,史称:“然性骄,在国多不法。或告??有异谋。”(2)锦衣卫马上查清楚并报告朱元璋,于是朱元璋决定要废了晋王。结果太子朱标为弟弟求情,免了晋王的罪。之后,秦王、周王又被人告谋反,还是太子给他们求情,再次免罪。老八潭王朱梓总以为自己是陈友谅的遗腹子(其母以前是陈友谅的女人),结果当真谋反,被逼自焚。
和这些不靠谱的藩王比起来,燕王朱棣要靠谱得多,朱元璋也更喜欢他。朱标是朱元璋心目中最佳的接班人,朱棣则是统帅徐达的最佳继任者。这两兄弟如果和当年他与徐达一样配合默契的话,大明江山永固就不是问题。
这次由朱棣担纲统帅的北征,就是一次考试。如果连丧家犬乃儿不花都干不掉的话,就说明他不合格!
当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晋王也被朱元璋选中为考核对象之一。窝里横的人,往往对外就彻底怂,史称“晋王怯不敢进”(3)。毕竟,面对横扫欧亚的蒙古骑兵,不是人人都有胆子的!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有了怂包晋王的衬托,燕王朱棣的行动就变得特别高大上,史称:“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
这一仗朱棣首先做了周密细致的战前侦察。迤都山在今内蒙古境内,距离北平府(北京)可不近。要发现敌人,离不开细致的战前侦察。确定对手的位置,是打败对手的前提,这就必须要有细致的侦察工作,也是作为合格将领的入门条件之一。从朱棣进军目标明确和日后的作战效果来看,他的侦察工作做得很好,深得徐达真传。
确定敌人位置之后,朱棣根据情报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为了隐蔽作战,朱棣的做法是“倍道趋”,也就是一天跑两天的路,这个搞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因为每天行军的距离在任何时代都是受到当时环境情况发展限制的,跑多快取决于行军规划方案。朱棣制订并成功执行了这个方案,说明他不光是个合格的将领,也具备了优秀将领的潜质。
朱棣在首次用兵中还展现了自己的大仁大义。对于明朝的将领和士兵而言,记功授奖都是按斩获人头算。当你发现敌人时,敌人就不再是敌人,而是钞票与权力!只要你砍得下来!此时的蒙古,根本不是朱棣手下如狼似虎的明军的对手。可朱棣没有杀他,活捉回去献俘,这等于让自己后勤补给的难度增加了一倍。朱棣可以完全掌控部队,做到令行禁止,也继承徐达“仁义之军”的一贯主张。
朱元璋特别高兴,史称:“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4)这次考试朱棣考了个满分。朱元璋把北方边防的兵权交给了朱棣,朱棣也在不断的对外战争中让自己的威名传遍了长城内外。蒙古各部都知道,大明又出了一个镇守幽燕的猛人。
这个时候,朱棣的行为、能力、品行都让朱元璋满意,甚至朱棣的出身也给他加了分。秦王、晋王有野心是因为他们是嫡子,一旦太子死了,他们有资格继位,而燕王是庶子,太子没了,按照宗法制度,皇位也轮不上他。因为他不是嫡子,没资格。所以比较起来,燕王对太子的威胁最小。
对于这一点,当时的朱棣是认的。朱标还在,秦王、晋王也都在,朱棣连夺位的想法都没有。可是,两件事勾起了朱棣的夺位之心,第一件事是一个人死了,第二件事是一个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