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雷达(1 / 1)

羊群的共识 肖小跑 2996 字 26天前

How do I know I’m right?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

大家都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尤其是对不确定的当下和未来。

我也想要。问题是它并不存在。就算有,能准确回答出您所关心问题的概率,也许很长时间才有一次。就像七龙珠,集齐七颗龙珠召唤神龙,满足一个愿望后神龙立刻消失。再召唤,就要等下次龙珠集齐之后了——又是个极不确定的时间。

难道没有不绕弯路,对任何事情,都能直接给观点的人吗?

当然有。罗素还给了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困扰是,那些对任何事情都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而那些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

这样的人叫作“妄人”。

“妄人”在行动和言辞上的表现,就是罗素所说的“蠢”。“妄人”总觉得自己手里有真理,有答案,对任何事情,不论是政治、历史、金融、科技,不管自己有没有经验、擅不擅长,都敢于评论,敢于给出非黑即白的观点。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人,比如蒙巴顿,比如康有为。

现在也有,比如漫画天才蔡志忠。

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自己能解释物理学了,于是闭关修炼,聆听那来自遥远宇宙的细微低语。出关后,捧出巨制《东方宇宙四部曲》系列漫画,宣布已经用“东方思维”攻克了物理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休矣。我看了,觉得一把辣椒撒进眼睛,不由得热泪盈眶:他连什么是相对论都没搞清楚。

真理,或者答案,就像七龙珠召唤的神龙。它不是您的宠物,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您要翻山越岭去寻找。

比答案更有用的是逻辑和思考方法。它们就是布尔玛的龙珠雷达,能帮您在一片噪音中定位,给您理性的工具,增加您得出正确答案的概率。比答案更重要的,是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是对还是错。30多年前,墨西哥债务违约使达里奥的财产一夜清零,付水电费的钱都是他老爸借给他的;30多年后,桥水基金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原因无他,达里奥把自己的逻辑从“我是正确的”,强行变成了“我怎么知道我是正确的”。他有了龙珠雷达。

人在没有工具时靠什么思考?只能回归原始。靠简单类比、不完全归纳去下结论。

当然,任何思考方法都有价值,但我们需要一个工具,让您对别人扔来的观点能分解回锅,修正或推翻。有了龙珠雷达,还怕集不齐龙珠,唤不出神龙吗?

这就是我写作时留的小心眼:我没有答案,只能陪您一起思考。

龙珠雷达在金融市场怎么用?给您举几个例子。

关于新兴市场:为什么新兴市场总在同一个噩梦中循环?

很多年前,“新兴市场投资(EM)”是地球上最另类的投资,EM基金经理用一双手就能数过来,个个都像《印第安纳琼斯》或者《夺宝奇兵》里的主角:环游世界几十年,足迹遍布亚非拉,游弋于黑白两道;下得了矿山,进得去皇宫。

从前的新兴市场投资游戏,有着极高的信息门槛。GDP、经常账户,甚至货币到底值多少,完全没有公开信息,投资决策完全依赖基金经理深入实地的私人信息。妥妥的肉身淘宝。

现在呢?任何人都能轻松成为“新兴市场投资者”,不信您仔细读一读“全球高收益甄选基金”的几百页条款,就知道有多少钱在土耳其和印尼兜过风。

如果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游戏,EM投资不是应该更安全吗?并没有。因为新兴市场投资已经变成了一个“common knowledge(共识)”游戏。

玩家从冒险家变成了机构投资者,“EM新兴市场投资”从“另类资产”变成了“资产大类”,飞入寻常的基金里。EM基金投资组合偏好变得高度统一,取数来源都标准化了:一看每年IMF新兴市场国家预测;二看美联储主席的语气。

IMF说“EM国家财政状况强”,美联储主席说“不加息”,钱就往新兴市场中流;IMF说“EM国家有治不好的病根”,美联储主席说“加息缩表”,钱就从新兴市场中外逃。行动高度一致,后果大起大落。

当年的冒险投资家看到今天的新兴市场,会说些什么呢?

他们会说,您被骗了。所有新兴市场都像希腊,玩的都是不可持续增长的游戏。谁才是几十年来新兴市场幻象、全球经济大稳健的真引擎?

是美联储。

新兴市场N年一爆这件事,可以用《教父》中的经典一幕来解释:自相残杀多年后,老教父召集柯里昂、塔塔利亚、史特基、科里奥和巴西尼五大家族开会和解。老教父喉咙里挤出的那声“和平”,苍凉又含混:在场的Don们,今天以拥抱为和解之凭证。

刚要拥抱,塔塔利亚和巴西尼迅速交换了个眼色。看到这个眼色,老教父顿悟了:

“原来一直都是巴西尼(It was Barzini all along)。”

一切风波皆因巴西尼而起。世界上本无“新兴市场”的盛衰故事,“原来一直都是联储货币政策”,一切Risk-On/Risk-Off皆因美元而起。

如果您要向一个从不看新闻的人解释新兴市场出现的危机,三个字就够了:美元荒。

然后再把以下几个关键字串起来:“全球低息”“狂借美元”“联储加息”“美元升值”“美元荒”“外债突喷”“roll-over利率跳起”“资金逃出”,最后加上“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基本上就可以解释所有新兴市场N年一次“盛衰循环”的系列连续剧。

关于黄金:黄金到底是什么?

黄金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达里奥和巴菲特的争执开始。

地球人都知道巴菲特排斥黄金。他觉得黄金没用,没现金流,不能积累财富,它有价值的唯一原因是人们觉得它“有”。可口可乐能挣钱,麦当劳能挣钱,下蛋的鹅一定比只吃不拉的呆头鹅要好。

达里奥认为,巴菲特是错的。经济下行可能导致混乱,一旦混乱,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比如出现希特勒。当毛衣站了起来,遇到干燥的冬天,会噼里啪啦闪出货币战的火花,每个人都会被电到。如果货币电手,那还有什么替代物呢?黄金。

您觉得他俩谁更高明?巴菲特的成功,就像周金涛所说:人生辉煌靠康波。他的哲学思想形成和创造奇迹的年代,是一个信贷增长拉起资产通膨的黄金年代,您和我这辈子都不会再遇上了。而达里奥,看的是一个极长时间线上的人性:一个共识游戏。

黄金是一个什么样的共识游戏?

我们从1912年摩根财团掌门人皮尔庞特·摩根(JP Morgan)的一场听证会开始。

议员:控制信贷也就控制了货币,是否?(The control of credit involves a control of money,doesitnot?)

摩根:控制信贷?没可能。(A control of credit?No.)

议员:银行业的根基不就是信贷吗?(But the basis of banking is credit,isitnot?)

摩根:不一定。信贷由银行业产生,但信贷本身不是货币。只有黄金才是货币,其他都不是。(Not always.That is an evidence of banking,but it is not the money itself.Money is gold,and nothing else.)

摩根为什么说“黄金是货币”?他在听证会上公开支持金本位,有什么目的吗?

当然有。1895年,美国财政部买了350万盎司黄金。卖家是谁?罗斯柴尔德和摩根家族。钱从哪儿来?从财政部和摩根家族联合发行的30年债券。结果是什么?摩根家族赚翻,顺便结束了1893年大恐慌。为什么?因为经过这一出,“黄金即货币”这句话变成了共识,人们只要想一想美国财政部手里那350万盎司的黄金,整个人的信心就像春雨一样回来了。

黄金到底是什么。这个“什么”,已经在人间传达了100多年。在1895年,黄金就是“货币”。在120多年后的今天,如果当代摩根掌门人戴蒙再说同样的话(黄金=货币),您会觉得他开了个很不好笑的玩笑。因为在今天,所有人都知道“黄金≠货币”;今天的黄金,标签变成了“避险”,变成了一份保全球央行同时犯大错误的“保单”。

容我解释一下:

黄金的作用,来自共识。但是1895年和2018年的共识,不是同一个共识;如果您抱着老摩根时代的信念,把黄金等同于货币,那就没办法在今天的游乐场上好好玩耍。黄金永远是个“什么”,而这个“什么”由当下的共识决定。正如《狮子王》中,辛巴之所以为王,是因为所有动物的共识。

那今天的共识是什么?

黄金在今天所代表的意义,是当下市场共识的影子。当下市场最普遍的共识,就是全球央行这片汪洋大海的力量——“央行控制一切”,央行行动决定市场结果,尤其是美联储的行动。

这不好吗?央行正如当年那350万盎司黄金,让大家知道市场涨跌的背后,有一个清晰可辨的原因,而不是恐怖的不确定性。所以今天的央行,就是120年前的黄金——市场的定海神针。

两根定海神针不能同时共存,但互为对方的“保险”。所以“央行万能”的共识越强烈,黄金的价格就越弱;反之就越强。换句话说,人们对“央行万能”的信心强弱,决定今天的黄金价格到底往哪儿走。

对央行的争论越多,“央行万能”共识反而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是为什么2012年以后的黄金价格,从来没有过一天好日子。直到写作本文的当下,毛衣闪火花、新兴市场雪崩,黄金却还趴在地上。有的专家说,这说明危机缺乏“严肃性”。世界都闹腾成这样了,还不够严肃?

不是不严肃,而是当下的危机跟美欧央行政策对错没什么关系;“央行犯了大错”这件事还没形成全球共识。所以黄金还得在地上趴一段时间。

在当下市场参与者的字典里,“买黄金”的意思是:对手里的钱没信心,认为这个世界的经济,在“央行”这条轨道上飞车出轨的概率很大,火车会失控,我们那无所不能的车长——央行,无法再次力挽狂澜。

于是,在今天的语境下,您需要买份保险:保上述情况发生,保全球大规模货币政策失效,保极端情况爆出,比如发达国家超级通胀,欧元崩溃,且无法修复。

其他替代物呢?比特币?

比特币和黄金都是保央行犯错的保单,只不过一个便宜,一个贵得离谱。

首先比特币是不是安全,这个得仔细讨论。至少从价格表现中,用它来做保险,您要付出巨大代价。彩票能养老吗?虽然它的收益曾经秒杀过其他一切资产,但是如果您不能分清“绝对收益”和“风险收益”,也肯定没搞清楚“危险”在哪里。过山车肯定比秋千**得高,您觉得哪个安全?

很多人把比特币比作“数字黄金”。但虚拟币永远代替不了黄金。原因很简单:黄金永远无法被毁灭,其他都可以。电脑、交易所、矿池、钱包、电网、互联网、国家、您和我。把地球炸了,黄金原子还在那里。

当然,这个无聊的游戏也结束了。

关于央行:天下有独立的央行吗?

我们先从两个相关的问题开始。

第一个:中国已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但为什么有人说利率市场化实际上还未完全实现?2018年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明显上浮,这和利率市场化是否有关?

您可以先想象一下“完全利率市场化”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如果有一天,我国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了,央行就可以真正独立。央行将证券在市场上买卖,基准利率就随着其心意上下沉浮。基准利率浮动了,资本市场和银行里各种期限和风险水平的利率,就也跟着一起浮动。这些资金的价格浮动了,市场上的资金总量和配置去向,就会按央行的需求浮动。最后,整个实体经济、人们的生活,都会按央行的指引发展。

再靠近点看这个过程:如果央行想让经济不过热,银行负债成本便会应声而起;该给谁加杠杆,加多少,自己的资产负债和利润结构该是什么形状,便也会应声调整;银行(和资本市场)变得敏感、灵活,没人再靠“量”(无节操扩张)赚钱,违背商业逻辑,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的行为完全消失,上到政府国企,下到小微三农,融资一片阳光透明。

利率完全市场化的世界,就是央行完全独立的世界。

这个完美的场景能实现吗?恐怕难。世界上似乎并没有完全独立的央行。

那看似最“独立”的美联储也不独立吗?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相关问题:美债、美元发行总数和美国GDP之间有什么关联?

跟一个企业一样,短期内,企业要借钱维持正常运营。国家的“信贷”,对推动国家经济和造福人民(选民)也是必要的。联邦政府借钱来干什么?国债借来给国家财政用。财政支出和赤字越大,就得借越多。财政支出到哪里?国防、医保、基建、其他(如特朗普大税改)。以上项目需要私人部门来执行,于是企业拿到订单、雇更多人,就业就拉动了;大家拿到工资再消费,整个经济就拉动了;政府自己的运转和支出(GDP中的巨大一块),拉动经济的过程也是一样的。

但是,看长期,国家也跟企业一样,都要遵守以下规律:“借钱是要付利息的。”借得越多,债主要求的利息就越高——因为债越多违约风险越高,要覆盖风险当然得抬高价码。除此之外,债的需求减弱,也会使利息增加。结果是利率升高,或者说在不该升的时候升,也会拉动经济:只不过是往下拉。

接着往下推理。

当美债需求减少,会直接给美元价值造成压力,因为美元的价值和美债的价值是绑在一起的。美元弱了,债主收回来的钱就减值,就更不愿意借,对美债的需求就进一步减少了。恶性循环。到了这幅光景,每天光付利息就够政府喝好几壶了,您觉得联邦政府还剩多少力气去拉动GDP?(这还没考虑欠美国人民的巨额社保金。)

再看货币发行。

货币发行本来应该是美联储主导,财政部配合。但如果债务过重,加不加息的压力或者主动权就会从美联储转移到财政部。原因如下:通过影响利率,美联储可以影响债务成本,但如果按原定的加息节奏,意味着利息成本越来越高,财政偿还利息的压力越来越大,财政部就必须发更多的新债来偿还利息。那特朗普的大税改怎么办?

果然,在议息会议上,鲍威尔一开口,放出一群大白鸽,还有一股短期流动性瀑布。市场暗示息不加了,正从亚洲外逃的钱停下脚步,喘了口气。美股继续上涨。

三年或七年之后,当大家提起本届美联储掌门人鲍威尔时,会想到什么?

哦,就是被特朗普绑架的那一位。

特朗普多次提醒,如果没他帮忙,以鲍威尔的履历,要当美联储主席,这辈子肯定排不上号。为什么?其他美联储主席都是何等大人物!写的东西和说的话直接拿来做教科书。鲍威尔这种级别的人物,对其驾驭通胀的功力,您也只能笑而不语了。

思考完上面两个问题。央行究竟是不是独立的,您大概心里有数了。

1876年,小巨角河战役,美国悍将卡斯特将军被印第安部落三面围攻。

鲍威尔的处境,正如小巨角河战役中的卡斯特将军:左边是股市,时而温顺,时而狂暴;前方是实体信贷,一个有机会便无限增长的巨人;右边是汇市,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守的死穴。想往后撤,等在那里的,是最凶猛的食人野兽——通货膨胀。他绝望地看了看美国财政部,发现它的处境不比自己好多少。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央行是完全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