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国文,为什么要把他分做许多部分,而判定其孰为基本呢?这是由于国文的本身,异常复杂之故。国文的本身,为什么会复杂呢?这是由于其为“堆积”之故(从前金世宗是热心提倡女真文的,他兼用汉文和女真文开科取士,觉得女真文总不如汉文的精深。他就问他的臣下,这是什么理由?有一个人回答说,这是由于女真文行用日浅之故,倘使假以时日,自然会逐渐精深的,就合于这个道理)。
文字是代表语言的,语言是代表意思的。人的意思,是随着时代而变迁的,意思变,当然语言不得不变,语言变,当然代表语言之文字亦不得不变,这亦是当然易明的道理。但是新的既兴,旧者为什么不废呢?这又因为社会的文化非常复杂,新者既兴,旧者仍自有其效用之故。人之所以异于别种动物,根本就是靠语言,因为有语言,所以这个人所会的,可以教给别个人,前人所会的,可以传给后来的人,不必人人从头做起,所以其所成就者大。
但是单有了语言,还是不够,因为其所达到的空间,和所占据的时间太少了。试将我们现在所有的书,和我们所能记得的书比较,便可明白此中的道理。记忆力是有限度的,我们能正确记得的,加上我们所能模糊记得的,便是我们记忆力的限度,超出这限度以外,就是靠文字替我们保存下来,倘使没有文字,这一部分就要先亡,或者虽不先亡,而大减其正确性(古书所以多不正确,即由其本为口传之故)。
文字是有形的,固定的,靠着它固定,所以能将许多东西替我们正确保存下来,而不至走样。然亦因其固定,所以其所保存的,仍是异时代人的语言,而不能转变为今人的语言,这种异时代的知识和材料,既是有用的,而又不能不用异时代的语言保存下来,于是异时代的语言,在现代就仍有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