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案例 “推门课”的门可以随便推吗?(1 / 1)

【案例13】“推门课”的门可以随便推吗?

有一次我去一所学校做课题调研,我向校长提出是否可以听几节课,校长欣然同意了,说:“现在就可以去听”。我有点儿纳闷,几分钟前已经打上课铃了,学生们都已经在教室里开始上课了,怎么进教室去听课呢?校长对我说:“没有关系,我们学校正在实行‘推门课’,我们可以随时进教室去听课,这是学校的规定。”

于是,我随机选了一个班级,校长表示没有问题。我也想看一看这所学校的“推门课”的门到底是如何推的。校长从办公桌上拿了一个听课记录本,带着我往准备听课的教室走去。这时每个教室里教师们已经开始上课了,校长带着我来到一个教室的后门,直接把门推开,走了进去。在教室的后面我们找了两个凳子坐下。

我们的到来,使得学生不约而同地扭过头来往教室后面看,许多学生一直看着我们坐下才转回头去,正在上课的教师也不得不停止讲课看着我们,教师对此似乎并不感到惊讶。

这时校长并没有与那位上课的教师说话,只是暗示教师继续上课。那时,我看到那位教师表情有些凝重地站在讲台上的样子,我的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觉得这样进入教室有些不尊重人家教师了。校长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小声对我说:“没有关系,教师们都很习惯。”

然而,那位教师并没有继续上课,而是叫前排的一位学生去教师办公室取作业本,然后平静地对坐在教室后面的校长说:“校长,不好意思,今天是作业分析课,您看您还听吗?”校长一听是作业分析课,就对教师摆手示意“不听了”,然后对我说:“作业分析课就不听了,咱们再换个教室去听。”

我不能确定那位教师是否有意回避校长来听课,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我们的学校教育与管理是否缺少了尊重?

教师应该获得充分的尊重,校长作为学校最重要的管理者,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校长去听课主要是为了通过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分析教学理念和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教学做出指导,使教师树立教学信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增添动力。然而,案例13中“推门课”的门并不能随便推啊!校长对教师是否已经开始上课无所顾忌,就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它不仅会影响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干扰教师的教学思路。如果教师感受到这种不尊重,那么势必影响学校管理效率。

目前“推门课”这种说法在许多学校都存在,但是不管这个“门”是如何推的,它需要以尊重教师为前提,否则随意“推门”容易让教师感到不被尊重,这不仅不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而且可能使教师对学校管理产生反感或逆反,甚至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给校长今后管理教师带来隐患。如果校长可以不尊重教师,那么教师是不是也可以不尊重学生呢?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希望校长也尊重教师,对此在已经出版的《校长与教师的心理沟通》一书中,给校长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这里不多赘述。

尊重是每一个人的需要。正如校长需要把教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一样,教师也需要把学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传统社会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管理理念,在当前的社会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在当前的教育中,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缺乏基本尊重的情况仍不少见。当管理者以不尊重的方式对待被管理者时,被管理者也在潜移默化地学会这种不尊重的管理方式。当被管理者将来成为管理者时,他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以不尊重的方式对待被管理者。父母对待孩子如此,教师对待学生也如此,校长对待教师也如此。

因此,对教师而言,一定要明确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要认识到学校的根本发展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教育存在的价值,而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会尊重,我们希望学生学会尊重教师,学会尊重父母,学会尊重社会,等等。这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正是需要依靠教师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尊重的过程中来实现的。教师给学生以尊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校的重要一份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往往蕴含在教师对待学生的一言一行、点滴积累之中。

对学校管理者而言,一定要明确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位置,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尊重也蕴含于他们对教师的一言一行、点滴积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