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或案例 “我今天就尊重你!”(1 / 1)

【案例12】“我今天就尊重你!”

这个案例是发生在一个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事情。有一次,我去一所学校调研,一位学生的母亲找我咨询她孩子的问题。她告诉我,她的孩子上高一了,但是最近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反驳大人的话,做事总是与大人对着干,而且孩子的头脑中经常有一些怪想法,行为似乎也有些异常,让大人难以接受。

听了这位母亲的叙述后,我感到孩子其实没有什么“异常”,孩子所谓的“怪想法”其实是其心理发展过程中随着心理不断成熟而出现的逆反。这是孩子为了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而“寻找自我”的表现。

这位母亲把它视为严重的“问题”,但我想那真的不是那么严重。于是,我建议母亲对孩子少一些责备、批评,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尊重是良好亲子沟通的保障。我感到这位母亲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

过了一个星期,这位母亲带她的孩子一起来找我,想让我给她的孩子现场“诊断”一下。我再次向这位母亲建议要尊重孩子的“怪想法”的时候,这位母亲站了起来,板着脸,用手指着她的孩子,严厉地对孩子呵斥道:“你给我听着,老师说了,让我尊重你。好!我今天就尊重你,你给老师说说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看到这一幕,我在一旁感到很惊讶。“我今天就尊重你”,这也许就是这位母亲认为的尊重,但是从母亲命令式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看出她并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母亲对孩子的尊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这并不是真正对孩子的尊重,在母亲的思想深处,她可能还是把孩子视为服从者,把自己视为孩子的控制者。我想孩子从母亲的话语中感受到的恐怕也不是尊重。

那么什么是尊重呢?对于教师而言,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是否也有类似的一幕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