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或案例 学生跳楼只因教师一句批评吗?(1 / 1)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如何能成为有效沟通,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对沟通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理解一致而没有歧义,简单地讲,就是学生准确认识和理解教师所传达的信息,学生把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的准确性清晰地反馈给教师,教师对此有所了解。除此之外,在有效沟通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所传递的信息还应有助于学生做出决策,有助于学生行为改善,有助于学生获得发展。

【案例6】学生跳楼只因教师一句批评吗?

有一位初二学生,因为犯错误受到班主任教师的批评,于是这个学生跳楼自杀了,教师自己都想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自己仅仅批评这个学生一句话:“你怎么没有父母教养!”然而学生听了这句话之后,就从教学楼的三楼跳了下去,自杀了。

这位教师刚大学毕业不久,来到学校当教师仅一年,也当了一年班主任,就遇到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让他不知所措,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表示自己除了批评了那句“很普通”的话之外,没有多批评这个学生一句话,而且批评学生的态度并不严厉。在场的其他学生也能证实教师的说法。那么,这个学生为什么选择如此过激的行为呢?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这个学生的确不同于其他学生,他从小就没有父母亲,又有着较为坎坷的童年成长经历。班主任教师的这句看似并不严厉的话语却对这个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换句话说,班主任教师也许对其他学生说这句话,都可能不会引起这种严重后果,但是唯独不能用这句话批评这个学生。

那么,学生跳楼的悲剧是教师导致的吗?教师对此是否负有责任?如果有责任,那么教师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