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或案例 不良沟通与发型管理的恶果(1 / 1)

【案例4】“被批头发遮眉毛,13岁女生自杀”[2]

某中学13岁的初一女生,由于发型不符合学校短发令的要求,受到学校批评,学生三次理发都不合格,三次被请出校门之后,10月9日,该生在家中服毒自杀。死者家属认为学校管理方式粗暴,应为此事负责,在学校门口搭灵堂、挂横幅。截至14日,家属与学校仍未达成解决协议。

记者13日看到,校门口摆着花圈,搭着灵堂,不少家属聚集。该生的父亲认为,学校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对女儿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要讨回公道。父亲告诉记者,女儿今年刚升入这所学校,9月份开学后,女儿因为发型不符合学校规定多次被老师批评,理由是“头发遮住了眉毛”。父母先后三次带女儿理发,但老师都说不合格。10月8日,女儿到校后又被政教处老师批评,说头发不合格。9日早上,父亲送女儿上学,在校门口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老师电话中说到政教处看发型是否合格。该生不想去政教处,两人回到家后,父母外出办事,9点多回到家后,发现女儿已经喝下农药,当天经抢救无效死亡。

学校认为没有过错。该校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对该同学的死亡感到痛心和遗憾,对家属十分同情,但家属的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秩序。校长说,该同学烫发拉直板,头发太过成人化,明显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等要求。要求发型不符合规范的学生改正,是学校正常管理的一部分,该同学是家长领回家的,其自杀学校并没有过错,只能从人道关怀的角度进行适当抚慰。

此案例的悲剧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吗?是学校管理的责任吗?它是否可以避免呢?它与教师对学生教育引导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从师生沟通来看,也许教师只需要改进一下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也许只需要教师调整一下说话的语气或语调,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发型问题,这种悲剧就有可能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