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测验或考试的成绩往往反映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为了应付考试取得高分,学生们死记硬背的成分在学习中占的比例是相当高的。考试成绩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结果,影响着学生的升学甚至就业。正因为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引,教师教学也更多地指向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当我们的学生步入高校或进入职场,要取得学业或事业的成功,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还远远不够,他们要具备更多的技能,如审辩思维能力 (critical thinking)、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我们已进入21世纪,它是知识信息社会,知识成几何式急剧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人们面临的各种信息更是极其丰富和繁杂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死记硬背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习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资料的收集、整合、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它对新一代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已成为美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最近席卷美国各州的共同核心标准(Common Core Standards)已深入到美国中小学的教材、教学以及每日的教学活动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审辩思维能力。对于critical thinking,国内有不少人将它翻译成“批判性思维”,这样的翻译实际上没有点出它的核心意义,往往会误导读者,似乎它的意思是去批判别人的观点;还有一种解释认为critical thinking 是需要分析综合、推理解释以及评价和反思,这样的解释也没有把这个“critical”的意思表达清楚。我们想通过本文来详细解释critical thinking(审辩思维)的含义、理论模型,以及审辩思维的测验和培养。
引言(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