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试

测试者是来自北京地区的290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测验和程序

所有学生都接受包括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拼音熟练度和一年级期末的汉语读写能力等各项测试。这些数据是在一年级收集的,后期汉语读写能力测试是在这组被试在二年级下学期时收集的。

语音意识

语音意识测验根据不同的语音成分对儿童进行考察。汉语中声母、韵母和声调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中语音意识测试包括音节反转(syllable reversal)、声母辨别(onset discrimination)和声调辨别(tone discrimination)3个任务。

音节反转。主试大声朗读一个双音节、三音节或者四音节的单词,要求儿童按照音节相反的顺序读出来,如/巧克力/的答案就是/力克巧/。

声母辨别,即声母删除。主试大声朗读一个音节并要求儿童删除音节的声母,如从音节/bāo/中删除声母/b/,答案为/āo/。

声调辨别。主试读出一对音节,并要求儿童判断两个音节的声调是否一样,如/fēng/和/cháng/声调不同,而/bāo/和/huī/声调相同。

语素意识测试

该系列测验用于考察儿童对于汉语词素的觉察。本研究中的语素意识测试包括考察词素水平的语素意识测试,如语素辨别(morpheme discrimination)、语素迁移(morpheme transfer)。此外,本研究还加入了词根水平的语音意识测试,如形旁意义判断(radical meaning judgment)。

语素辨别。该任务与布莱恩特和布拉德利(Bryant & Bradley,1985)的任务相似,由主试朗读一组4个双字词。这些双字词都与儿童的口语水平相符。每组里面的4个双字词都含有一个同音字,但是这个同音字在4个双字词里面的语义是不同的,即4个词语中的1个与其他3个意义不同。例如,/建设/,/健康/,/健壮/,/健美/,都含有一个同音字/jìan/,但是/建设/中的/jìan/与其他3个/jìan/的意义不同,所以该题的答案是/建设/。本测验为一对一进行施测。

语素迁移。采用学习—测试模式,在学习阶段,主试分别呈现2张同音汉字的卡片并以儿童熟悉的词语解释其含义。在测试阶段,主试口头读出一个词语,视觉呈现先前呈现的2个汉字,要求儿童选出应该使用哪个汉字。例如,学习阶段呈现的同音汉字是“心”和“新”。主试解释第一个卡片时说“看,这是‘心’,心脏的‘心’”,然后介绍第二个卡片并说明“看,这是‘新’,新闻的‘新’”,当学习阶段结束开始测试时,主试读出一个词语“新年”,并让儿童选出应该是哪一个“xīn”,该题的答案应该是第二个卡片上的“新”,因为它代表“新旧”的“新”。所有题目都是儿童口语熟悉的词汇。本测试以群体实施的方式在整个班级的同学进行。

形旁意义判断。本测试的目的在于考察儿童在提供语境的情况下匹配形旁与词义的能力。首先,主试在答题纸上给儿童视觉呈现缺少一个汉字的句子,同时提供4个选项。主试大声阅读完整的句子两遍,要求儿童在听到句子后选择合适的汉字填到空白处。所有的目标汉字儿童都不熟悉,但是可以通过汉字的形旁得到线索。例如,答题纸上呈现“海__会飞,也会游泳”以及4个选项“①欧,②殴,③怄,④鸥”,正确答案“④鸥”,因为“鸥”的形旁是鸟,而题目的语境提供了关于海鸥是一种鸟的线索。本测试以群体实施的方式在整个班级的同学进行。

拼音熟练度测试

该测验用于考察儿童在拼音句子阅读中的拼音能力。本研究采用拼音句子阅读(Pinyin Sentence Reading)进行考察。该测试为纸笔测试。每个题目包括一幅图和一句用拼音撰写的句子,句子中的一个词语空缺。任务要求儿童认真看句子和图片,理解并用拼音把词语填在空白处。例如,句子是“___zài mǎ lù shàng pǎo”,图片表明一辆汽车在路上跑,儿童应该在空白处填写/qì chē/。

早期汉语阅读能力

该测验用于考察儿童早期阅读能力,采用汉语句子理解(Chinese sentence comprehension)进行考察。该测试由斯蒂文森(Stevenson)和其同事(1982)设计的测试改编而来。每个题目里,儿童需要阅读一个包含一些不熟悉的汉字的句子,并从呈现的4个图片中选出和句子意思相符的一个图片。该测验是在一年级上学期进行测试的。

发展后汉语读写能力

汉语读写能力用于考察儿童一年后的汉语读写能力,包括句子阅读(sentence reading)、词汇(vocabulary)和汉字书写(character writing)。该系列测验在学期末进行。

句子阅读。仍然采用由斯蒂文森和其同事(1982)设计的测试改编而来的测试,每个题目里,儿童阅读一个包含一些不熟悉汉字的句子,并从呈现的4个图片中选出和句子意思相符的一幅图片。

词汇。该测验以纸笔测试形式群体测试实施。主试大声读出目标汉字,要求儿童从答题纸上的4个汉字选项中选出正确一项。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教科书中随机选取20个汉字,每一个目标汉字的干扰选项为意义相近的汉字。例如,主试读出“左,左边的左”,儿童需要从“上,下,左,右”4个选项中选出“左”。

汉字书写。要求儿童在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汉字来。

结果与讨论

表1-1总结了在一年级时儿童各项任务的成绩。各个测试任务的项目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和信度(α系数),信度值结果表明大部分测试题目难度合适。一些测验任务系数过低,可能由于项目数过少,如语素辨别、语素迁移和汉语句子理解任务。这可能会是该测验有待改进的地方。

表1-1 一年级学生在各任务的正确率描述结果

续表

为了研究汉语的语音意识、拼音学习以及后来汉语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者欲通过路径分析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在路径分析前对几个重要变量先进行了回归分析以便于建立路径分析的模型。在回归分析中,研究者主要试图探明早期的拼音熟练度是否可以预测后期的汉语阅读能力,同时如果控制早期的阅读能力,早期的拼音熟练度是否仍然可以预测后期的汉语阅读能力。

表1-2至表1-4展示了早期阅读能力和拼音熟练度预测汉语书写能力的多重回归结果。表1-2中展示了当句子阅读任务为因变量时,其结果表明在排除了早期汉语阅读分数的影响之后,儿童拼音熟练度仍然能够较强地预测后期的汉语阅读阅读能力,其依旧可以解释变异的5.1%(F=15.91,df=27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