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特点
欲探讨视觉注意在汉语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了解汉字系统的一些特点。首先,汉字是一个由笔画为基本单位组成的二维视觉加工单元。相较于字母文字,汉字具有更加复杂的视觉空间构成方式,因此对视觉加工能力的要求可能也更高。一方面,在学习汉字时,儿童需要对汉字的具体视觉信息进行精确的加工,如果儿童的视觉注意出现问题,很可能会造成对所学汉字的某一视觉成份加工不足,从而影响他们对该汉字的习得。比如,有些儿童在汉字听写任务中写出的汉字缺笔画,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他们在汉字习得过程中对所缺笔画的注意不足。另一方面,汉字的视觉复杂性还体现在差别细微的两个汉字表达的意思往往差异甚大,比如之前例举的“未”“末”“木”的例子。如果视觉注意出现问题,儿童很可能会对这些细节差异缺乏敏感性,从而在汉字阅读中出现错误,或者在汉字习得中造成混淆。
此外,在篇章阅读中,儿童同样要克服周围字词的干扰影响,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当前字词的加工上。在这一点上,视觉注意在汉语阅读中的作用与其在字母文字加工中的作用类似。另外,在汉语书写系统中,词语并非一个独立的视觉单元,也就是说,在汉语篇章中并不存在如字母文字空格那样的视觉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对词语进行识别,而视觉注意很可能帮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对词语进行识别。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其中国家名字需要特别标明”这句话中,“国家”是一个词语,而非“中国”。视觉注意的导向性功能(即快速从前一个字脱离并转移、聚焦到当前汉字),以及视觉注意广度很可能帮助阅读者快速有效地做出判断,从而保证高效精确的阅读。
视觉注意与汉语阅读研究
目前在汉语儿童阅读发展领域,有关视觉注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研究为视觉注意对汉语阅读的重要性提供了支持。有研究分别发现了视觉巨细胞通路(visual magnocellular pathway)与汉语儿童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Meng,Cheng-Lai,Zeng,Stein & Zhou,2011;Wang,Bi,Gao & Wydell,2010)。由于视觉巨细胞通路被认为是视觉空间注意的基本生理机制(Vidyasagar,1999;Vidyasagar & Pammer,1999),因此,上述研究从侧面表明,视觉空间注意对汉语阅读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在最近的一个研究中(Anderson,Ku,Li,Chen,Wu & Shu,2013),让汉语小学儿童从一系列汉字中搜索带有某一特定偏旁的汉字(比如,带有偏旁“马”的汉字)。研究者发现,小学一、二、四年级的儿童在该任务上的成绩,与其汉语词汇量、阅读理解成绩、以及总体评价阅读水平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虽然该研究所采用的搜索任务并非严格的视觉注意任务,但仍与之有相似之处,因此,该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视觉注意在汉语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当然,由于该研究中并未对其他认知因素(如,语音意识、词法意识等)加以控制,也没有对数据进行更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因此研究结果只能用以辅证视觉注意的重要性。但也有研究并未发现视觉注意与汉语阅读之间的显著关系(Shu,McBride-Chang,Wu & Liu,2006),有研究者曾经利用视觉搜索范式对75名有阅读困难的汉语儿童和77名阅读能力正常儿童(两组儿童的平均年龄为11~12岁)的视觉注意进行了测量。无论是在阅读困难组还是在阅读正常组儿童中,该研究均未发现视觉搜索任务成绩与中文读写能力(包括词语阅读、阅读理解和汉字听写)之间的显著相关。该结论还会在稍后部分进行探讨。
虽然,目前有关汉语儿童发展的研究对视觉注意的关注相对较少,但仍有一些研究者对视觉技能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一项研究要求被试对同时呈现的两个汉字的大小是否相同做出判断,以检测儿童的视觉空间分析能力,研究发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视觉空间技能与语音加工能力上均存在着不足(Siok,Spinks,Jin & Tan,2009)。另外还有研究者对视知觉技能(visual perceptual skill)与汉语儿童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加德纳(Gardner)视知觉技能测试系列测验中的成绩显著低于同年龄阅读能力正常儿童,并且有36.7%的阅读障碍儿童表现出视知觉技能方面的问题(Ho,Chan,Tsang & Lee,2002)。其他研究也都发现了视知觉技能与汉语儿童汉字阅读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McBride-Chang,Chow,Zhong,Burgess& Hayward ,2005;Luo,Chen,Deacon,Zhang & Yin,2013)。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研究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有研究就没有发现视知觉技能与汉语儿童阅读能力之间的显著关系(Huang & Hanley,1997)。有关视知觉技能与汉语儿童阅读能力之间关系的探讨,在一项元分析中有较详尽的介绍(Yang,Guo,Richman,Schmidt,Gerken & Ding ,2013)。
考虑到汉语及汉字的特点、视觉注意在西方字母语言儿童阅读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汉语领域有限的(直接或间接的)研究证据,我们有理由认为,视觉注意对汉语儿童的阅读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在该研究领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在下文部分,笔者将给出一个初期研究的结果(Liu,Chen & Chung,2015)。
一项中文研究
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香港地区的两所小学共招募了95名三年级儿童参加本研究项目,其中3名儿童是学校老师报告的有特殊需要儿童,因此最终进入数据分析的人数为92人。其中男生60人,女生32人,平均年龄9岁。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了自主设计的视觉搜索任务,对儿童的视觉注意进行了测量。
视觉搜索任务由三类测试材料构成,分别为字母、简单符号和汉字。为减少汉字知识对任务成绩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的汉字均为儿童常见的高频汉字。在任务中,要求儿童在一个5(行)×20(每行项目数)的矩阵中圈出指定的目标项目,所有项目均以黑体(11磅字)呈现,如图10-5所示。对三类测试材料之间的视觉复杂度,以及目标项目与背景项目之间的视觉相似度,研究设计均进行了平衡。每类测试材料由四个测试页组成,因此本测验一共由12个测试页组成,为减少期望效应,每个测试页的目标项目数量为19~21。儿童完成每个测试页的时间,以及在每个测试页上出现的错误均被记录下来。为了考虑速度与准确率的平衡问题,我们决定利用公式(错误个数+1)/平均完成时间得到的结果作为儿童视觉搜索任务的成绩指标。该任务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图10-5 视觉搜索任务三类测试材料示例
儿童的阅读能力测验由汉字阅读和阅读理解两个任务构成。汉字阅读任务由100个从易到难排列的汉字组成,这些汉字均选自香港地区小学语文课本。该任务总分为100分,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阅读理解任务由一项已有的阅读理解任务(Leong,Hua,Tse & Loh,2007)改编而成,包括两个篇章,分别为《亡羊补牢》和《长城》。儿童在阅读完每个篇章后,需要完成6个选择题,因此该任务的总分为12分。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儿童的年龄、词法意识、语音意识、正字法意识、汉语词汇量以及非言语智力之后,视觉搜索对汉字阅读(R2 change=.03)和阅读理解能力(R2 change=.14)均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在进一步控制了汉字阅读之后,视觉搜索对阅读理解仍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 change=.13)。为检验汉字材料是否会对视觉搜索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在再次分析中,我们将视觉搜索任务中的汉字材料做了剔除,而得到的结果与未剔除汉字材料时非常相似。因此,我们排除了汉字材料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该研究结果支持了视觉注意对汉语阅读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
在另外一个研究中(Liu & Chen,2015)我们还发现了视觉注意对计时阅读准确性和听写的显著预测作用。接下来,我们还会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在不同年龄的儿童中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并且会增加一些控制变量,以排除干扰因素(比如运动技能、执行功能等)的可能影响。虽然视觉搜索任务范式已经被很多研究者用来测量视觉注意,甚至一些标准化测验也将视觉搜索范式作为注意测试的一部分,但仍然有研究者对该测验的效度提出了质疑。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会尝试采用其他视觉注意任务(如,空间线索化任务范式),并对视觉注意的具体成份在阅读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总之,有关视觉注意与汉语儿童阅读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少,今后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