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attention and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cy development
[中国香港]刘铎(Liu Duo)[1]
书面语言的习得与使用(即读写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多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这其中既包括语言特异性的心理加工活动(比如,元语言意识、言语知觉等),也包括一般性的心理活动(比如,视觉注意等)。任何一种心理功能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最终的书面语言加工产生影响。在当前的儿童阅读研究领域,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不同语言中各种心理活动对书面语言加工的影响,但相对较多的研究仍然集中在言语特异性能力对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上。这种倾向在英语儿童研究中尤为明显。在非英语研究领域,有研究者将研究聚焦到一些一般心理活动对儿童语文能力发展的影响上,视觉注意就是其中一个因素。在本章内容中,笔者将首先介绍视觉注意的概念及其对儿童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结合西方已有的研究证据,探讨视觉注意对儿童读写能力产生影响的机制。其次,笔者会参照汉语的特点,以及目前已有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对视觉注意在汉语儿童读写能力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讨论。最后,笔者会提出一些值得未来研究关注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方向。
阅读焦点
·汉字的视觉复杂性决定了视觉加工能力在汉字认知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本
章内容中,笔者将着重对视觉注意与汉语儿童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
视觉加工,读写能力,视觉搜索,阅读障碍
视觉注意,即对视觉信息的选择性注意 (Carrasco,2011;Vecera& Rizzo,2003),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心理加工能力。当你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选心仪之物时,或者当你在人群中寻找你的朋友时,视觉注意都是非常重要的。视觉注意可以帮助我们将有限的认知资源集中到我们想要进行进一步加工的事物上,并在不同的目标事物之间进行有效地转换;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排除周围其他事物对当前心理加工的干扰,从而保证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加工能够高效精准地进行。显然,书面文字也是一种视觉信息。而对这些视觉信息的加工当然也离不开视觉注意的参与。已有研究结果证实,至少在语义层面上,对书面字词的加工是需要视觉注意参与的(Stolz & McCann,2000)。那么,考虑到汉字的视觉特点,汉语儿童的视觉注意与其阅读能力的发展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视觉注意方面的问题是否是导致汉语阅读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呢?本章内容将主要围绕视觉注意在阅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对视觉注意在汉语儿童阅读发展中的可能影响加以讨论。
在目前的儿童语言及读写能力发展相关领域,相对较多的研究者将视角放在了言语相关技能对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上。比如,在西方阅读研究领域,语音加工能力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影响儿童阅读发展的核心因素,语音加工能力不足可能是导致儿童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Ziegler & Goswami,2005)。也有不少的研究发现了口语词汇量(vocabulary)、语素意识(morphological awareness)、正字法加工能力(orthographic processing)以及自动化快速命名(automatized rapid naming,RAN)等对使用字母文字儿童在阅读发展上的影响(McBride-Chang,2004)。在有关汉语儿童读写能力发展的研究领域情况也基本相同,即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着上述几个概念展开。阅读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种心理活动共同参与的认知过程,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对最终的阅读成绩产生影响(Vidyasagar & Pammer,2010)。因此,研究的着眼点不应该只局限在语言相关技能方面。事实上,已有研究者发现,一些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在非言语相关技能方面存在不足(Castles & Coltheart,2004)。有研究者指出,作为一种非言语技能,视觉注意的发展跨越整个儿童期,而儿童的视觉注意又是其他认知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的发展基础(Smith & Chatterjee,2008)。因此探讨视觉注意对儿童阅读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合理且有价值的研究方向。